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絜齊酒食,以供祖宗,是謂繼祭祀也。 三者苟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見也。 三者苟失之,何名稱之可聞,黜辱之可遠哉! 有齊季女。 ” 夫婦第二: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 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着關雎之義。 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夫不賢,則無以禦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 夫不禦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方斯二事,其用一也。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禦,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 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于學矣。 獨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敬慎第三:陰陽殊性,男女異行。 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 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生女如鼠,猶恐其虎。 」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 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 夫敬非它,持久之謂也。 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 持久者,知止足也。 寬裕者,尚恭下也。 夫婦之好,終身不離。 房室周旋,遂生媟黷。 媟黷既生,語言過矣。 語言既過,縱恣必作。 縱恣既作,則侮夫之心生矣。 此由於不知止足者也。 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 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 訟爭既施,則有忿怒之事矣。 此由於不尚恭下者也。 侮夫不節,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 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婦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夫雲婦德,不必才明絶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 清閒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 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 盥浣塵穢,服飾鮮絜,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 專心紡績,不好戲笑,絜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 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此之謂也。 專心第五:禮,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 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 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然所求者,亦非謂佞媚苟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 禮義居絜,耳無涂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髃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 若夫動靜輕脫,視聽陜輸,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說所不當道,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曲從第六:夫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 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 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物有以恩自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 夫雖雲愛,舅姑雲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 然則舅姑之心柰何?固莫尚于曲從矣。 姑雲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 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 此則所謂曲從矣。 故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可賞。 」 和叔妹第七:婦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愛己也;舅姑之愛己,由叔妹之譽己也。 由此言之,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復不可失也。 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聖人,鮮能無過。 故顏子貴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雖以賢女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 此必然之埶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此之謂也。 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 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聲譽曜于邑鄰,休光延于父母。 若夫憃愚之人,于嫂則託名以自高,于妹則因寵以驕盈。 驕盈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之臻!是以美隱而過宣,姑忿而夫慍,毀訾布于中外,恥辱集於厥身,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基也。 可不慎哉!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謙順矣。 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詩云:「在彼無惡,在此無射。 」其斯之謂也。 馬融善之,令妻女習焉。 昭女妹曹豐生,亦有才惠,為書以難之,辭有可觀。 昭年七十餘卒,皇太后素服舉哀,使者監護喪事。 所着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 子婦丁氏為撰集之,又作大家贊焉。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其行乎!」羊子大臱,乃捐金于野,而遠尋師學。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 第3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3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