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也是一部奇異的機器,它能以最令人驚奇的方式把它獲得的材料結合起來,但是如果缺乏了來自外部世界的材料,它便會變得軟弱無力。 心靈與制腸機的區別是:由於事件只有通過我們對它們發生興趣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經驗,因此心靈必須自己為自己獲取材料;如果事件不能激發我們的興趣,我們便不會去利用它們。 因而一個注意力向內的人會覺得一切都不值得他去關注,一個注意力向外的人,在他偶然審視自己的靈魂時,則會發現那些極其豐富、有趣的各類成份被解析和重組成了美妙的,富有教益的形式。 熱情的形式是數不勝數的。 人們也許會記得,歇洛克·福爾摩斯有一次偶然發現了一頂躺在大街中央的帽子,他把它撿了起來。 經過一番打量,他說,這頂帽子的主人因為酗酒而毀了自己的前程,他的妻子也不再像從前那樣愛戀他了。 如此普通的物品都能引起他的極大的興趣,因而對於他這種人來說,生活將永遠不可能是無聊乏味的。 在鄉間野外的散步途中,有多少不同的東西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某個人或許會對鳥兒感興趣,另一個則關心草不,還有的人留心地質地貌,也有的人注意農事莊稼等等。 如果你有興緻,那麼上述其中任何一項都會是有趣的,其它的也一樣。 一個人,只要對其中的一種感興趣,就比不感興趣的人更好地適應了這個世界。 同樣地,不同的人對待自己的同類,態度的差異何其驚人!在一次長途火車旅行中,一個人會對同車的旅客視而不見,而另一個則會對他們進行歸納,分析他們的性格,並對他們的狀況作出相當準確的判斷,甚至他也許會瞭解到其中幾個人的個人隱私。 人們在弄清別人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也同樣地反映在人們對別人的感覺之中。 有些人總是發現所有的人都讓自己受不了,而有些人則會很快地、很容易地對那些與自己接觸的人產生友好的感情,除非有某些明顯的理由,他們才會產生別種感情。 再以旅行為例:有一些人將遊遍好幾個國家,但他們總住在最好的旅館,吃着與在家中吃的東西一樣的食物,約見那些在家中見到的同樣的富翁,談的話題也與他們在自豪餐桌上談的相同。 這些人一旦回家,他們唯一的感受只是為結束了昂貴旅行的煩惱而感到如釋重負。 而另外一些人,不管走到哪裡,他們都在尋找那些獨特的東西,並結識當地的典型人物,觀察任何有歷史或社會意義的東西,品嚐當地的食物,學習當地的風俗和語言,回家時給冬夜帶去一大雅新的快樂歡愉。 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的人比那些沒有熱情的人更加優越。 即使那些不愉快的經驗對那些熱愛生活的人來說也有益處。 我為見過一群中國人和一處西西里村莊而感到高興,雖然我不能說當時的心清是極為愉快的。 愛冒險的人喜歡諸如船隻失事、兵變、地震、大火災等所有這類不愉快的經歷,只要它們不危及其健康。 舉地震這個例子來說,他們會驚呼:「地震原來如此!」由於這是一樁新鮮事,增加了他們對世界的瞭解,因而他們為此感到高興。 如果認為這些人不受命運的擺佈,這並不是正確的,因為如果他們失去了健康,很可能在同時,也會失去熱情,——但也並非一定如此。 我曾經認識一些長年累月受盡折磨的人,但直到臨死的最後一刻,他們仍對生命保持着熱情。 有些疾病能摧毀人的熱情,有些則不一定。 我不知道生物化學家現在能否區分這兩類疾病,也許當生物化學取得了更大的進展以後,我們都會有機會服用那些能確保我們對一切感興趣的藥片。 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還得依賴對生活的常識性觀察,以便判斷哪些因素使得一部分人對一切均感興趣,而使另一部分人對一切全無興趣。 熱情有時是一般化的,有時是專門化的。 它有時也許會變得極端專門化。 鮑洛的讀者也許還記得那位失去了可愛的妻子,曾因此一度感到生活無聊之極的《拉大格羅曄中的人物。 但他開始迷上了菜罐和條箱上的中文說明,通過一個法籍中國人在語法方面的幫助,並因之學會了中文之後,他漸漸地能夠閲讀這些標誌了。 這樣,他在生活中獲得了一種新的樂趣,雖然他從沒有把習得的中國知識用於其它目的。 我曾經認識一些人,他們專心致志地致力干搜尋一切有關諾斯替教②的旁門左道的東西;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主要樂趣便是整理。 校正霍布斯③的手稿和其著作的早期版本。 想事先知道一個人將會對什麼感興趣是絶對不可能的,不過大多教人都能對這件事或那件事懷有濃厚的興趣,一旦這種興趣被引發出來,那麼他們的生活就會從單調、沉悶中解脫出來。 但是,比起對生活的一般熱情來,非常專門的興趣,作為幸福的源泉,是不會令人感到滿意的,因為它很難填補一個人所有的時光,並且總面臨着這樣一種危險:他也許會在某一天全部理解那個已經成為他的愛好的特殊事物,因此感到興味索然。 讀者們也許還記得在我們列舉的不同進餐者當中,包括了我並不打算讚賞的蓬谷之徒。 讀者們也許會認為,我們前此讚不絕口的充滿熱情的人,與婆餐之徒並無界線分明的不同。 現在,我們得開始對這兩種類型加以明確的區分了。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幸福論》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