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始終不曾現身,鈎光也未現形,到了上空,突然下去。 紅光想要逃走,如何能夠,只一接觸,便將紅光絞住。 本來妖道也不免死,不知用甚邪法,由身旁放出一片紅光,破空遁去。 紅光立被絞碎,灑了一天紅雨。 花仙也飛落,手朝上一舉,道聲多謝,人便隱去。 這原是一眨眼之事。 花仙身形一隱,那些妖人也隨同破空之聲,紛紛飛落,共是九人,昨日男女妖人也在其內,好似不見紅臉妖道和花仙在場,有些奇怪。 一個說道: 「我明見老徐和賤婢在此鬥法,到時看得逼真,彷彿看見一片極淡金霞閃了一閃,便全無蹤。 就走,也沒這等快法。 莫非有人用太乙潛影迷蹤之法,將形隱去不成?」另一妖人答道:"就說有人行法迷蹤,到此總該見人,徐道友為何不見?難道就這轉眼之間,人便隱形飛去?斷無此理。 適見徐道友已經大占上風,他近年法力越高,也許殺了賤婢,故弄玄虛,使我們撲空,自去破壁取寶。 你看何師兄和溫三妹的七煞搜魂陣,不是行家到此,怎會毫無動靜?賤婢必死無疑。 莫如我們照溫三妹所說,就今夜分出兩撥,一由崖頂,一由崖前,兩頭夾攻,試他一試如何?「四手天尊何永亮忽然失驚道:」我那陣法被人破了。 我數十年祭煉的凶魂惡煞,連同黑青赤屍之氣,全都不見,七煞幡也不知去向。 適纔心疑行法毫無反應,賤婢無此本領。 只有老徐又凶又貪,今日聞我一說,自告奮勇,並還不等這裡有了動靜,便借題目飛來,諸多可疑。 他忌烏牙洞二老前輩,也許不敢下手,卻抽空將我七煞神幡盜去。 弄巧賤婢也被生擒回山取樂都不一定。 由崖頂直攻,也有顧忌,如若在此,必往前崖一試。 此地外人一來,立有警覺,非他沒有第二人。 他今日所為,不論怎說,都不夠朋友。 我們先往前崖一試,如真恃強欺人,我必與他拚命,諸位道友、師兄弟尚須助我一臂。 " 眾妖人方在隨聲附和,忽聽花仙在暗中冷笑,喝道:"無知妖孽!你們那七煞妖幡,早被我朋友破去。 可笑你們連點影子也不知道,還在狂吹大氣。 你那妖黨徐全,素恃是妖鬼徐完之弟,你們怕他,來時果是存心不良,想要賣友獨吞。 可惜邪法無功,奸謀未遂,反將他性命相連的天赤劍失去,還斷了兩節手指,才得化血逃生。 偏生近年來為一妖女,與徐完不和,平日凶頑孤立,連個救兵也沒處請。 我本想不說破,由你們群邪內證。 但我花無邪乃芬陀神尼與小瑤宮玉繩仙子門下,兩位恩師戒律謹嚴,向無誑語。 實不相瞞,前後兩層禁圖,均已在我手中。 此崖有大雄神僧佛法封禁,已有千年,二圖缺一不可,妄想非分,自取滅亡。 趁早縮頭遠去,還可網開一面;否則少時伏誅,悔無及了。 "話未說完,眾妖人已齊聲怒喝,十來道妖光邪焰,齊朝花仙發聲所在飛去。 妖女溫三妹更由懷中取出一鏡,待要向前照去,數十丈五色光華,連同五座旗門,倏地同時湧現。 眾妖人知已入伏,陣法厲害,一聲招呼,聚在一起,各施邪法,想將陣破去,就此繞陣飛駛起來。 妖女寶鏡晚了一步,為旗門所隔,並未照出花仙。 龍娃見眾妖人合力前攻,破完一座旗門,又有一座旗門出現,光焰萬道,變化無窮,好看已極。 正看到有興頭上,小仙笑道:"你師父既打算幫人家,怎不早來?如不是我,那可憐的花道友,豈不為妖劍所害?就這樣,為想將眾妖人引入伏地,我下手稍晚,她那飛劍已經受了點傷,真個可氣。 等我把前崖禁光蔽住,送她入內。 我再去把你師父催來。 你卻不可離開。 「隨即走去,待有不到半個時辰飛回,說:」你師父就來,如覺一陣微風急吹上來,便是你師父來到。 如果久候不至,便不是落在這裡,我再帶你尋他。 此時我還有點事須走一趟。 "說罷,人便不見。 一會,果有一陣風落向石側,試喊了一聲老師。 申屠宏聞言,越知來時所料不差,小小嬰童,竟有這高法力,好生欣慰。 少時必能相見,便不再去尋找。 暗忖:"花無邪已得小師弟之助,進了頭層崖洞,禁圖全得,神妙已悉,照說今晚就許得手。 但恩師先機預示,卻說她不到時機強求,不恃成功無望,反倒吃苦,多費辛勞,不是有人解救,命且不保。 如今崆峒派所有厲害一點妖人,俱集於此,均為旗門所困。 就被破陣脫出,花無邪連來七日,所剩僅此一關,只要被攻進,立可運用內中現成禁制,抵禦外敵。 再按禁圖施為,去往內洞尋取禪經。 不問敵人發覺與否,均無妨害。 先前還恐天殘、地缺兩老怪師徒作梗。 一則,為時已久,花無邪當已破關而入;二則,老怪師徒素極自負,生具特性,當雙方勝負未分,妖人以眾對一之際,當時決不至于出手。 遷延時久,人已入洞,轉以大雄禪師所設禁制相抗,無可奈何。 分明有成功之望,恩師說得那等難法,並令自己首次只可暗助,非出不已,不可現出形跡,其中必有原因,井還關係重大。 小師弟尚未見面,不知此來是否奉有師父之命,萬一乘着歸省,或是私自下山,來此惹事,他雖屢生修積,前生法力俱在,畢竟今生尚是幼嬰,天真膽大,惹出亂子,卻不在小。 幾世至交情切,不尋見人,問個明白,如何能放心? 第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