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宏笑道:」昨晚只顧與花道友說話,忘了此子未進飲食。 我索性成全你的孝友,將我這一份與你吧。 「龍娃不肯。 花無邪道:」我是主人,斷無道友推食之理。 「申屠宏自是謙謝。 龍娃道:」我知師父、師伯話已出口,必不收回。 我想師父、師伯俱是仙人,不過嘗一點新,無須乎此。 還是由弟子拜領一桃,以防路上腹饑,無從得食。 下余一藕一桃,師父、師伯分食吧。 吃完,弟子有事稟告呢。 " 申屠宏也說有理。 當下三人分吃。 初意龍娃所說,必是他家中之事。 及至龍娃說完昨夜回去,遇一小仙人贈丹經過,俱都大驚。 尤其申屠宏覺着本門禁制何等神妙,任多厲害的外人,即便自己不是對手,一近禁圈,必然警覺。 此人竟會來去自如,並向龍娃耳邊說話,一點也未發覺。 是何能人,有此法力?想來想去,幼童打扮的前輩仙人,只有極樂真人李靜虛,但那行動裝束均不相似。 如系老前輩所煉元神,化身遊戲,又不應那等天真稚氣。 聽他要龍娃拜他為師的口氣,分明是同輩中人。 同門師弟雖有幾個未見過的幼童,一則入門不久,無論如何,不會有此高深功力。 再說年紀也本幼小,照他戲弄妖婦,盜圖情形,必是一個極有力而與本門有關的大助手。 怎麼一點也想不出他的來路?花無邪雖然修煉功深,佛道兩門均有深造,但是一向隱修海外,交遊不廣,更是聞所未聞。 知道此人必是正教中高人,好意從旁暗助,法力既高,隱身尤為神妙,弄巧此時便在室中都不一定。 惟恐出語不慎,被人輕笑,互相示意,各說了兩句感佩欲見的話。 申屠宏又暗中運用禁法一查,並無回應,知道人不在側。 似此神出鬼沒,平生僅見,益發留心。 不提。 一會,花無邪起身告辭。 申屠宏勸她夜來慎重,最好暫時不去。 見花無邪微笑不語,知勸不住,只得罷了。 花無邪走後,便命龍娃將桃藕包好送回,無令人知,明日午後再來。 龍娃笑道:「我看老師今晚必要入山暗助花師伯,不是說帶我隨同經歷麼?」申屠宏道:「我說是起身以後,或是事成以後,帶你前往見識。 你一點法力皆無,如何去得?」龍娃不敢強求,只得辭別回去。 申屠宏想起贈丹小孩奇怪,試再行法一查看,並無影跡,卻看出珠靈澗有二妖人剛走。 知道當晚花無邪去了,凶多吉少。 經過一夕長談,得知此女以前諸生孽累極重,竟能以精誠毅力,排除萬難,才有今日。 前此犯規,原是無心之失,分明神尼芬陀故意將她逐出師門,激使奮志潛修,消除魔障,以期正果。 想起自家身世、經歷,好些與她相同,恩師本有暗助之命,自更非以全力往援不可。 只那幼童來得奇怪,怎會查不出點影跡?昨日曾聞身側笑聲,查看無蹤,以為誤認,忽略過去。 憑自己耳力,焉有誤聽之理? 定是此人在側發笑無疑。 雖幸這等重要的禁圖,竟會任龍娃拾來討好,又以靈丹相贈,不似存有敵意,但人心難測,尚未見面,終以小心為是。 再把柬帖拜觀,第二張空白忽現,只是指示當晚如何應付,對於小孩隻字未提。 本因兩老怪難惹,雖照第一張柬帖行事,令花無邪事急往烏牙洞飛去,心中終是憂疑,恐難勝任。 不料竟有安排,心便放了一半。 便在室中默運玄功,調神煉氣,算準時候再去。 一晃,到了子夜將近。 因那天蟬靈葉乃上元仙府奇珍流落人間的,共只九片。 除崑崙派得有一片外,下余幾片几乎全在海外散仙手中。 自己這一片,原因十年前路遇一女散仙,為翼人耿鯤所困,自己本非耿鯤之敵,也不知火中困有何人,只為一時仗着寧甘不久身犯奇險,將極樂真人所賜用來保命免劫的一道靈符捨去,將女仙救出險地。 跟着阮征趕來,用手戴二相環,發出威鎮群邪的天璇神砂,將窮迫不捨的妖孽耿鯤驚走,那女仙才得保全性命。 事完,仔細一看,那女仙竟是前世誤殺的對頭,這兩世三生七八十年中,已經救過她夫妻三次,始終仇恨難消,以為又要反戈相向,哪知這次竟是消了夙怨。 只是說她丈夫也因夙孽,轉劫之後,不似她心靈堅定,中途不慎誤入旁門,不合在東洞庭路遇嚴師婆門人姜雪君,生心調戲,現被擒往王屋山別府,日受風雷苦難,已有半年。 雪君法力高強,素稱冰心鐵手,疾惡如仇,去必無幸,不敢前往。 此次為耿鯤所困,也為海外求人之故。 知道峨眉與嚴家師徒頗有淵源,如能代往求情,將她屢世同修的恩愛丈夫救出,立時前怨齊消,並還感謝不盡。 身是師門棄徒,雖知嚴氏師徒最難說話,好容易八十一年限期將滿,有此解孽良機,如何不去?那女仙關心太切,便用這天蟬葉隱形尾伺。 依了阮征,雪君時喜出遊,明求未必肯允,索性乘其出外,用二相環破了禁法,將人救走。 然後同在洞中束身待罪,任憑處治,好歹把這一塊心病去掉。 幸是自己持重,知她師徒性情,決不容搗鬼,徑往叩關求見,果然對方早知來意。 結果是四次登門苦求,受了好些險阻艱難,才將人救出。 同時那女仙目睹自己和阮征為他夫妻身受了許多苦難,始終志不少懈,才將對方感動,把一個就快形神俱滅的恩愛丈夫救了出來;又知二人以前實是無心之失,為此受了大罰,能否重返師門,尚不可知。 第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