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通過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着一種歡樂的氣氛。 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二十四節氣,春分連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戀的時節。 春已中分,新燕將至,此時恰值社日也將到來,古人稱燕子為社燕,以為它常是春社來,秋社去。 詞人所說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 那時每年有春秋兩個社日,而尤重春社,鄰裡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極一時一地之盛。 閨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謂「問知社日停針線」,連女紅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喚妹,門外遊玩。 詞篇開頭一句,其精神全於此。 按民族「花歷」,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風,自小寒至穀雨,每五日為一花信,每節應三信有三芳開放;按春分節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蘭花。 梨花落後,清明望。 詞人寫時序風物,一絲不苟。 當此季節,氣息芳潤,池畔苔生鮮翠,林叢鸝囀清音。 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言外。 清明的花信三番又應何處?那就是桐花、麥花與柳花。 所以詞人接着寫的就是「日長飛絮輕」。 古有詩云:「落盡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可以合看。 文學評論家于此必曰:寫景;狀物!而不知時序推遷,觸人思緒也。 當此良辰佳節之際,則有二少女,出現于詞人筆下:採桑的路上,她們正好遇著;一見面,西鄰女就問東鄰女:「你怎麼今天這麼高興?夜裡做了什麼好夢了吧!快說來聽聽!」東鄰笑道:「莫胡說!人家剛纔和她們鬥草來着,得了綵頭呢!」「笑從雙臉生」五字,再難另找一句更好的寫少女笑吟吟的句子來替換。 何謂雙臉?蓋臉本從眼際得義,而非後人混指「嘴巴」也。 故此詞,美情景,其用筆明麗清婉,秀潤無倫,而別無奇特可尋之跡;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盡出,天時人事,物態心情,全歸於此。 ●山亭柳·贈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 花柳上,鬥尖新。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 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 衷腸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彳扁唱陽春。 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晏殊詞作鑒賞 從詞中「家住西秦」、「來往咸陽道」等句,可知此詞是作者晚年知永興時所作(永興,治所今陝西西安市)。 這首詞《珠玉詞》中是別具一格的。 從思想內容看,它一反以往流連酒歌的生活、相思離別的閒愁、風花雪月的吟詠,而是反映了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歌女的不幸命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從作品的風格來說,也一反以往的雍容華貴、閒雅圓融,而變得激越悲涼。 這一轉變或許與作者罷相知外郡的境遇有關,雖則詞中沒有象白居易的《琵琶行》明寫「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但讀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寓意。 起首一句,是歌女聲口,語氣自信而又自負。 「家住西秦」是寫實,因為下面有「數年來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當是住陝西附近。 「賭」是比賽競爭之意。 這兩句是歌女述說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種浪漫的藝術技能,敢和人比賽競爭。 「花柳上,鬥尖新。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負的口氣。 「花柳上,鬥尖新」之「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藝術才能技巧。 「鬥」,仍是競賽之意。 「尖」,是高處,是過人之處。 「新」,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 合起來,這是歌女說自己多種藝術才能上敢和大家競賽,並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絶不流俗。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是具體形象地誇述自己的才能如何。 「偶」,有隨便之意。 「念奴」是唐天寶年間有名的歌女。 詞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訴說:我偶爾隨便一唱當年念奴曾經唱過的歌,能讓天上的行雲停住,聽我歌唱,足見我唱得有多麼美,多麼動聽。 「高遏行雲」,語出《列子·湯問》,說古有歌者秦青「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這幾句,當是失意時回憶當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負的話後面,都有一種反襯中的失意悲慨。 自負的口氣,實是自負的不平。 「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寫當年得意之時,歌聲一發,令眾人傾倒,博得賞賜無數,不辜負自己多年的辛勞。 「蜀錦」,是四川的絲織品,當時很名貴,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因借「纏頭」之名指稱贈與她們的財帛。 下片首句「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後淒涼冷落境遇的寫照。 從詞裡的「西秦」、「咸京道」地點上看,當是晏殊被貶知永興時,慨嘆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 可見作者這首詞確有「惜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之寓意。 這首詞的整個口吻都寄託着感慨。 「殘杯冷炙」語本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首詩是寫杜甫當年身困長安時遭受的冷落。 此處寫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 「衷腸事,托何人?」歌者因為封建社會女子沒有獨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個足以託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終生為之奉獻而不改變。 第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