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起句「濁酒一杯家萬裡」,是詞人的自抒懷抱。 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 這「一杯」與「萬裡」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 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 燕然,山名,即杭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漢和帝永元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後漢書。 和帝紀》)。 詞意是說,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是無從談起的,然而要取得勝利,更為不易。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發的是淒切之聲,深夜裡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上鋪滿了秋霜,耳聞目睹盡皆給人以淒清、悲涼之感。 下句:「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 「將軍白髮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 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 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情調蒼涼而悲壯。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禦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 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范仲淹詞作鑒賞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寫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 樹葉紛紛飄墜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靜,並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 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裡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 「寒聲碎」這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出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 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之聲,由秋聲而感知寒意。 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捲起珠簾,觀看夜色。 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感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裡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捲起,環視天宇,顯得奔放。 「天淡銀河垂地」,評點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 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 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畢肖。 古來借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 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 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裡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 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淒切。 自《詩經。 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愁態。 范仲淹這裡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淒然的氣氛。 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 「諳盡孤眠滋味。 」由於有前句鋪墊,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於感人力量。 「都來此事」,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迴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 愁,內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 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體外,故或寫愁由心間轉移到眉上,或寫由眉間轉移到心上。 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兩者兼而有之,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詞作鑒賞 此詞以低徊婉轉、沉雄青剛的筆觸,抒寫了覊旅相思的情懷。 詞的上片寫穠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下片直抒思鄉情懷。 全詞大筆振迅,意境深闊。 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 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 秋色,承上指碧雲天、黃葉地。 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着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 第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