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其養,則以性禦情,而五常百行由此而正;心失其養,則以情蕩性,而五常百行由此而隳。 此心之所主,顧不重乎?學者誠能時時省察,唸唸不忘,而使道心常為之主,人心每聽命焉,則寂然不動之時,當與造化同其體,及感而遂通,自然與造化同其用,斯其所以為三極之道。 三極者,三才各一太極也。 洪武甲戌秋七月既望,餘姚趙謙謹識。 仁 愛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元。 孝 存則承顏養志,愛敬不忘;沒則慎終追遠,繼志述事。 慎行其身,不敢以遺體行 殆。 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將為不善,思貽父母羞辱,必不果。 公 老老幼幼,舉斯加彼,物我不分,窮達一視,克伐怨欲不行,意必固我不立。 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以所長者病人,不以所能者愧人,不念舊惡。 慈 少者懷之,不獨子其子。 愛 矜孤恤貧,隨力濟物。 寬 納污藏疾,犯而不校。 厚德必報,怨不讎。 故舊不遺,篤序姻親。 成人美,掩人過。 不仁險 設機阱,包禍心,陷人不義,中人凶禍。 忍 害物傷人,幸災樂禍。 忌 聞人才美而媢疾,見人富貴而熱中。 凡以勝己為不滿者,皆忌也。 刻 督責太苛,(自忍中來。 )掊克無艾,(自貪中來。 )念怨不忘,敗人之善,成人之惡。 薄 喜聞人過,好言人短,忘恩負德,得新棄舊,輕訾毀,好攻訐。 克 多尚人不遜善,事功欲自己出,議論專好己勝。 躁 不耐激觸,不能容忍。 (自褊中來。 )私 立物我,分町畦,凡事只求自利。 褊 氣宇狹隘,不能容物。 暴 任情恣橫,挾勢憑陵。 義 宜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利。 直 志義不屈不撓,詞色不佞不諛。 弟 敬兄友弟,恭老尚年。 正 任理而行,不為阿比,安命守分,不肯苟求。 凡出處語默,進退屈伸,剛柔寬嚴 ,好惡取捨,從違避就,貴審其宜而不失。 自反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剛 乾健篤實,不為物撓,富貴貧賤,不淫不移,威武不能屈。 介 確然有守,不為俗變。 廉 見得思義,分無多求。 勇 見善必為,知過必改。 不義貪 貨殖玩物,貪名逐祿,不務自守,動輒有求。 吝 不濟人之財,當予者不予,但有刓忍戀惜之意。 不教人以善,所有則隱蔽,惟恐他人知之。 憂 患貧畏禍。 昔人謂禍患之來,只有一個處置。 若過於憂,是無義無命也。 佞 脅肩諂笑,巧言飾語,擎跪曲拳。 凡冀以逄迎投合人意向者皆是。 欲 耳於聲,目於色,口於味,鼻於臭,四肢於安佚。 懦 柔而無立,隨俗浮沉,自守不堅,屈於威勢。 偏 不求中正,好惡任情。 鄙 計瑣屑,甘猥賤。 (自吝中來。 )悖 執己自是,違眾從欲。 比 不顧是非, 情黨物。 怨 不安義命,不務反躬,一切歸咎於天人。 禮 恭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亨。 敬 正名辨分,敬老崇賢,居處恭,執事敬。 內則攝思慮去知,故凝然主一而無適; 外則正衣冠尊瞻視,儼然莊重而不慢。 謹 不侈然自放,不軒然自得,言不輕發,事不輕舉,不出位而思,不怨天,不尤人 ,不居下訕上,務隱惡揚善,避嫌疑,審去就,不訐以為直,不徼以為知。 讓 辭尊居卑,推多取少,慮以下人,善則稱人。 謙 有若無,實若虛,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無禮驕 挾富貴以自恣,恃才美以為高,常有欲自表見意,(便有伐在其中。 )常有陵壓 人意。 (便有傲在其中。 )侈 大室廬,華衣服,盛車馬,美飲食,麗器用,越制度,不安分。 誕 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 粗厲 氣象兀突難親。 簡 接物不委曲,與人無恩義。 敖 簡賢德,侮老成,自處放肆,待物輕率。 智 別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貞。 窮理 博覽以致廣大,窮究以盡精微,凡大而天地之理,微而事物之故,明而禮樂之文 ,幽而鬼神之情狀,近而人物賢否邪正之分,遠而古今興哀治亂之 ,無一不當 致知。 疑事每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待人 不逆詐,不億不信,又當先覺,不可受人之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親 賢人,遠小人。 知人 識別邪正,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處事 別是非,辨可否,審利害,計始終。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 知言 真偽忠佞,貴於辨察。 知命 貧富貴賤,付於自然。 明 不讀非僻之書,不為非禮之視。 聰 不受浸潤之譖,樂聞讜直之言。 無智昏 於事不審是非可否,於人不識誠偽善惡,遠賢人,交小人。 淺 以小小得喪為利害,以小小毀譽為榮辱,以小小逆順為恩怨。 固 拘方泥曲,執滯不通。 陋 安於卑陋,不務廣覽博取以長見識。 滿 器識褊狹,不能自屈,矜驕傲世,侮慢才德。 巧 好穿鑿徼以為智。 不明 溺於亂色,觀非僻之書,視非禮之物。 不聰 諱聞過,喜諛佞,惡正直。 輕 事不詳審而妄為,言不詳審而妄發。 浮 不惇篤。 信存心 真實無妄。 盡己 言顧行,行顧言。 盡人 循物無違。 極誠 為人謀而忠,與人有終始,體道無虛偽。 不信詐 虛言罔人,匿行炫耀。 欺 食言、偽言、大言、行事不確實,為人不親切,有失自蓋藏。 矯 心 不相副,沽徼以求名。 譎 多機關,挾術數,務詭隨,易反覆。 以上原在圖內,今書於外,以便觀者。 考古續戒書 有攸為,罔稽乎得失,有攸行,罔覺乎凶吉,惟爾德之至神,惟爾道之至一,凡民有疑,惟爾質。 (《着》) 第3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儒學案》
第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