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稽首為敬之至。 《周禮‧太祝》:「辨九拜:一日稽首。 」註:「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禮。 」《禮記‧郊特牲》:「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泊享晉公子重耳,公賦《六月》,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 」《襄公三年》:「盟于長樗,公稽首。 知武于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懼矣。 』」《二十四年》:「鄭伯如晉,鄭伯稽首,宣子辭。 子西相,曰:『以陳國之介,恃大國而陵虐于敝邑,寡君是以請罪焉,敢不稽首。 』」《哀公十七年》:「盟于蒙,齊侯稽首,公拜。 齊人怒,孟武伯曰:『非天子卜寡君無所稽首。 』」《國語》:「襄王使召公過及內史過賜晉惠公命,晉侯執玉卑,拜不稽首。 內史過歸以告王曰:『執玉卑,替其贄也;拜不稽首,誣其上也。 替贄無鎮,誣王無民。 』」可以見稽首之為重也。 自敵者皆從頓首,李陵《報蘇武書》稱「頓首」。 陳氏《禮書》曰:「稽首者,諸侯于天子、大夫士于其君之札也。 然君于臣亦有稽首,《書》稱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 大夫于非其君亦有稽首,《儀禮》:“公勞賓,賓再拜稽首;勞介,介再拜稽首」是也。 蓋君子行禮于其所敬者,無所不用其至。 則君稽首于其臣者,尊德也;大夫士稽首于非其君者,尊主人也。 春秋之時,晉穆贏抱太子頓首于趙宣子,魯季平子頓首于叔孫,則頓首非施于尊者之禮也。 《荀子》言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穎;似未然。 古惟喪禮始用稽顙,蓋以頭觸地,與稽首乃有容、無容之別。 ○稽首頓首今表文皆云稽首、頓首。 蔡邕《獨斷》:「漢承秦法,群臣上書皆言『昧死言』。 王莽盜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頓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 」 ○百拜「百拜」字出《樂記》。 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計一席之間,賓主交拜近至于百。 註云:「壹獻,士飲酒之禮,百拜以喻多」是也。 若平禮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于君亦止再拜,《孟子》:「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是也。 禮至未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 《大明會典》:「四拜者,百官見東宮親王之禮。 見其父母亦行四拜禮。 其徐官長及親戚朋友相見止行兩拜禮。 」是四拜唯于父母得行之。 今人書狀,動稱百拜何也? 古人未有四拜之禮,唐李涪《刊誤》曰:「夫郊天祭地止於再拜,其禮至重,尚不可加。 」今代婦謁姑章,其拜必四,詳其所自,初則再拜,次則跪獻衣服、文史,承其筐筐,則跪而受之,常于此際授受多誤,故四拜相屬耳。 《戰國策》:蘇秦路過洛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此四拜之始,蓋因謝罪而加拜,非禮之常也。 今人上父母書用百拜,亦為無理。 若以古人之拜乎,則古人必稽首然後為敬,而百拜僅賓主一日之禮,非所施于父母;若以今人之拜乎,則天子止於五拜,而又安得百也?此二者過猶不及,明知其不然而書之,此以偽事其親也。 洪武三年,上諭中書省臣曰:「今人書札多稱頓首再拜百拜,皆非實禮。 其定為儀式,令人遵守。 」於是禮部定儀,凡致書於尊者稱「端肅奉書」,答則稱「端肅奉復」;敵己者稱「奉書」、「奉復」;上之與下稱「書寄」、「書答」;卑幼與尊長則曰「家書敬復」;尊長與卑幼則曰「書付某人」。 ○九頓首三拜九頓首出《春秋傳》;然申包胥元是「三頓首」,未嘗九也。 杜註:「《無衣》三章,章三頓首。 」每頓首必三,此亡國之餘,情至迫切,而變其平日之禮者也,七日夜哭于鄰國之庭,古人有此禮乎?七日哭也,九頓首也,皆亡國之禮也,不可通用也。 韓之戰,秦獲晉侯,晉大夫三拜稽首。 古但有再拜稽首,無三拜也。 申包胥之九頓首,晉大夫之三拜也。 《楚語》:「椒舉遇蔡聲子,降三拜,納其乘馬。 」亦亡人之禮也。 《周書‧宣帝紀》:「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 」後代變而彌增,則有四拜。 不知天元自擬上帝,凡冕服之類十二者皆增為二十四,而笞棰人亦以百二十為度,名曰「天杖」,然未有四拜。 ○東向坐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故宗廟之祭,太祖之位東向。 即交際之禮,亦賓東向而主人西向。 《新序》:「楚昭奚恤為東面之壇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位』」是也。 《史記‧趙奢傳》言:「括東向而朝軍吏。 」《田單傳》言:「引卒東鄉坐,師事之。 」《淮陰侯傳》言:「得廣武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 」《王陵傳》言:「項王東鄉坐陵母。 」《周勃傳》言:「每召諸生說士,東鄉坐,責之趣為我語。 」《田傳》言:「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自坐東鄉,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撓。 」《南越傳》言:「王太後置酒,漢使者皆東鄉。 」《漢書‧蓋寬饒傳》言:「許伯請之,乃往,從西階上,東鄉特坐。 」《樓護傳》言:「王邑父事護。 時請召賓客,邑居樽下,稱賤子,上壽。 坐者百數,皆離席伏。 護獨東向正坐,字謂邑曰:『公子貴如何?』」《後漢書‧鄧禹傳》言:「顯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為太傅,進見東向。 」《桓榮傳》言:「乘輿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天子親自執業。 」 第2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