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集韻】徒冬切,音彤。 【爾雅·釋訓】爞爞,薰也。 爞或作蟲。 【羣經音辨】藴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 【韻會】俗作蟲,非。 考證:〔【大戴禮】八主蟲,故蟲八月。 〕 謹照原文八主蟲改八主風,風主蟲。 〔【爾雅·釋訓】爞爞董也。 〕 謹照原文改爞爞薰也。 █蟣 【申集中】【蟲字部】 蟣 【唐韻】居夷切,音肌。 密蟣,蟲名。 ◆又【集韻】通作肌。 【爾雅·釋蟲】密肌,繼英。 考證:〔【集韻】通作飢。 【爾雅·釋蟲】密飢,繼英。 〕 謹照原文飢□改肌。 (蟣)【集韻】舉豈切,音幾。 【說文】蝨子也。 【前漢·嚴安傳】介冑生蟣蝨。 【沈約·憫國賦】蓄素蟣于□冑。 ◆又【韻會】居希切,音飢。 義同。 ◆又【廣韻】渠希切,音祈。 【爾雅·釋魚】蛭,蟣。 【注】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為蟣。 見蛭字注。 █蜛 【申集中】【蟲字部】 蜛 【唐韻】九魚切【集韻】斤於切,□音居。 蜛蠩,蟲名。 【郭璞·江賦】蜛蠩森衰以垂翹。 【注】《南越志》曰:蜛蠩,一頭,尾有數條,長二三尺左右,有腳狀如蠶,可食。 或作□。 █虺 【申集中】【蟲字部】 虺 〔古文〕蟲【唐韻】【正韻】許偉切【韻會】詡鬼切,□音卉。 【廣韻】蛇虺。 【詩·小雅】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爾雅·釋魚】蝮虺。 詳蝮字注。 ◆又王虺。 【楚辭·大招】王虺騫只。 【注】王虺,大蛇。 ◆又水虺。 【述異記】水虺,五百年為蛟。 ◆又姓。 【潛夫論】虺氏,皆子姓也。 【唐書·則天本紀】削越王貞及琅琊郡王沖屬籍,攺其姓為虺氏。 ◆又人名。 【書·仲虺之誥疏】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 ◆又【博雅】虺虺,聲也。 【詩·邶風】虺虺其雷。 【傳】暴若震雷之聲虺虺然。 ◆又【正韻】呼回切,音灰。 喧虺。 詩虺虺其雷,亦讀平聲。 ◆又【爾雅】虺隤,病也。 【詩·周南】我馬虺隤。 ◆又與螝通。 【顏氏家訓】《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遂相殺也。 茫然不識此字何音,後見《古今字譜》是虺字。 ○按螝當作虺。 考證:〔【爾雅·釋蟲】蝮虺。 〕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蠿 【申集中】【蟲字部】 蠿 【集韻】側八切,音札。 【說文】蠿蟊,作綱蛛蟊也。 ◆又朱劣切,音拙。 義同。 或作蝃、□。 【正字通】《六書正偽》以為小蟬,非是。 █蟻 【申集中】【蟲字部】 蟻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艤。 【說文】作螘,蚍蜉也。 【爾雅·釋蟲】蚍蜉,大螘。 【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別名蚍蜉,俗呼馬蚍蜉。 小者即名螘,齊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齊魯之間謂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間謂之元蚼,燕謂之蛾蛘。 其場謂之坻,或謂之垤是也。 其大而赤色斑駁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飛名□,即飛螘也。 【古今注】河內人□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 【續博物誌】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為水。 ◆又蟻裳。 【書·顧命】麻冕蟻裳。 【傳】蟻,裳名,色元。 ◆又蟻丘,山名。 【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又白蟻,馬名。 【博物誌】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又浮蟻,醪汁滓酒也。 【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又【唐韻古音】魚我切。 義同。 【爾雅】本作螘。 【禮記】通作蛾。 詳蛾字注。 █虶 【申集中】【蟲字部】 虶 【唐韻】憶俱切,音紆。 蚰蜒別名。 【揚子·方言】蚰蜒,趙、魏之間謂之蚨虶。 【集韻】作□。 █蚐 【申集中】【蟲字部】 蚐 【集韻】規倫切,音鈞。 【類篇】蟲名,馬□也。 █蜅 【申集中】【蟲字部】 蜅 【唐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小蟹。 【玉篇】蜅,觜蟹也。 ◆又奉甫切,音父。 義同。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 蛤蜅也。 █螢 【申集中】【蟲字部】 螢 【唐韻】戶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 火蟲名。 【禮·月令】腐草為螢。 【爾雅·釋蟲】螢火即炤。 【注】夜飛,腹下有火。 【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 【埤雅】螢無胃而育。 【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 義同。 或作□。 █蝔 【申集中】【蟲字部】 蝔 【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 【類篇】蟲名,猥狗也。 淮南呼為雨母。 【廣韻】《淮南子》曰:蝔知雨至。 蝔蟲大如筆管,長三寸,代謂之猥狗,知天雨,則於草木下藏其身。 ◆又戶皆切,音諧。 義同。 █蝕 【申集中】【蟲字部】 蝕 【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音食。 【廣韻】敗創也。 【玉篇】日月蝕也。 【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 【漢書·韋昭注】虧敗曰蝕。 【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 或曰脫光也。 《春秋》本作食。 ◆又【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谷名,在杜南。 【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 【李奇注】蝕音力。 【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又盧東切,音籠。 與豅同。 詳豅字注。 或作□。 █蝖 【申集中】【蟲字部】 蝖 【集韻】許元切,音萱。 【玉篇】蠀螬也。 【揚子·方言】蠀螬,或謂之蝖□。 【郭注】亦呼當齊,或呼地蠶,或呼蟦蝖。 【韓詩·外傳】蝖飛蠕動,各樂其性。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