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 【辰集下】【歹字部】 殆 【唐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駘上聲。 【說文】危也。 【禮·祭義】不敢以先父母之體行殆。 ◆又近也。 【詩·小雅】無小人殆。 【箋】言無與小人近。 ◆又始也。 【詩·豳風】殆及公子同歸。 【毛傳】殆,始也。 ◆又將也,幾也。 【易·繫辭】顏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禮·檀弓】殆不可伐。 ◆又【賈誼·新書】志操精果謂之誠,反誠為殆。 ◆又與怠通。 【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殆。 ◆又葉養裡切,音以。 【楚辭·天問】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考證:〔【禮·祭儀】不敢以先父母之體行殆。 〕 謹照原書祭儀改祭義。 █殌 【辰集下】【歹字部】 殌 【字彙】居月切,音決。 死也。 ◆又渠京切,音擎。 義同。 █殍 【辰集下】【歹字部】 殍 【廣韻】平表切【集韻】【韻會】被表切,□音摽。 餓死曰殍。 或作□,亦作□。 【前漢·食貨志贊】塗有餓□。 與殍同。 ◆又通作莩。 【孟子】野有餓莩。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義同。 【白居易·坐隅詩】俱化為餓莩。 莩作夫字押,是也。 【集韻】或從耳作□。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部鄙切,□音痞。 義同。 一曰草木枯落也。 或作□。 【韻會】按《說文》□音皫,物落也。 凡從□者皆當作□。 從爪從又,今變為孚,轉寫訛耳。 本非孚信之孚,然今經史承訛難遽改,故韻書□兩存之。 █殏 【辰集下】【歹字部】 殏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爾雅·釋詁】終也。 亦作求。 █殑 【辰集下】【歹字部】 殑 【玉篇】巨升切【廣韻】其矜切【集韻】巨興切,□音□。 殑□,欲死貌。 一曰掣縮也。 ◆又【廣韻】【集韻】□其拯切,音□。 ◆又【集韻】其孕切。 義□同。 ◆又【集韻】居陵切,音兢。 □殑,鬼出。 ◆又【廣韻】其□切,□去聲。 殑伽,河名。 《大藏西域記》:阿耨達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北,周八百里。 東南流入海者曰殑伽河,西南流入海者曰縛芻河,西北流入海者曰涉多河。 ◆又潛流地下,出積石,東北流入海者,為中國河源。 《釋典》殑伽,華言天堂。 見【翻譯名義集】。 █殮 【辰集下】【歹字部】 殮 【廣韻】【集韻】【韻會】□力驗切,音斂。 □殮也。 【釋名】殮者,斂也,衣死也。 經史□作斂。 【禮·檀弓】小斂於戶內,大斂於阼。 █殝 【辰集下】【歹字部】 殝 【玉篇】側詵切【集韻】緇詵切,□音臻。 盡也。 █殔 【辰集下】【歹字部】 殔 【唐韻】【集韻】□羊至切,音肄。 【說文】瘞也。 【小爾雅】埋柩謂之殔。 【釋名】假葬於道側曰殔。 與肂同。 考證:〔【釋名】假葬於道曰殔。 〕 謹照原文道字下增側字。 █殖 【辰集下】【歹字部】 殖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植。 【說文】脂膏久殖也。 【徐曰】脂膏久則浸潤。 【玉篇】生也,種也。 【書·湯誥】兆民允殖。 【呂□】農殖嘉穀。 【左傳·昭二十五年】為溫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育。 ◆又興生財利曰殖。 【書·仲虺之誥】不殖貨利。 【傳】殖,生也。 不生資貨財利,言不貪也。 《史記》有《貨殖傳》。 ◆又封殖也。 【書·仲虺之誥】殖有禮。 【傳】有禮者封殖之。 【左傳·昭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 ◆又蕃也,長也。 【魯語】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韋注】殖,蕃也。 ◆又【左傳·昭元年】內官不及同姓。 其生不殖。 【杜注】殖,長也。 ◆又立也。 【周語】以殖義方。 ◆又學殖。 【左傳·昭十八年】夫學,殖也。 不學將落。 【杜注】殖,生長也。 言學之進德,如農之殖苗,日新月益。 ◆又殖殖,平正也。 【詩·小雅】殖殖其庭。 ◆又【集韻】仕吏切,音事。 植也。 【左傳·襄三十年】子產從政,輿人誦之曰:我有田疇,子產殖之。 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注】殖,時力反。 徐,是吏反。 葉下韻。 考證:〔【左傳·昭八年】夫學,殖也。 不殖將落。 〕 謹照原文 八年改十八年。 不殖改不學。 █殗 【辰集下】【歹字部】 殗 【玉篇】於劫切【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音浥。 病也。 【揚子·方言】殗殜,微也。 宋衛之間曰殗。 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病而不甚者曰殗殜。 ◆又重也。 【左思·吳都賦】重葩殗葉。 【注】殗,重也。 葉重疉貌。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 義同。 一曰歿也。 ◆又【集韻】於贍切,音□。 與□同。 汚觸也。 或作殗。 █殘 【辰集下】【歹字部】 殘 【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 【說文】賊也。 【詩·小雅】廢為殘賊。 【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又【釋名】殘,踐也。 踐使殘壞也。 【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 ◆又【史記·樊噲傳】殘東垣。 【注】謂多所殺傷也。 ◆又惡也。 【書·泰誓】取彼凶殘。 【史記·陳余傳】為天下除殘。 ◆又放逐也,殺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弒其君,則殘之。 【揚子·方言】□殺也。 晉魏河內之北,謂□為殘。 □音廩。 或洛感反。 ◆又食余也。 【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又煑肉之名。 【張協·七命】鷰□猩脣,髦殘象白。 【注】髦,髦牛也。 殘白,蓋煮肉之異名。 【崔駰·博徒論】□臛羊殘。 ◆又殘缺也。 【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 【注】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第2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中》
第2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