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笑而署名。 以筆授孝公,孝公曰:「有楚不必有齊。 寡人流離萬死之餘,幸社稷不隕,得從末歃為榮,何足重輕?而褻此簡牘為耶?」堅不肯署。 論齊孝公心事,卻是怪宋襄公先送楚王求署,識透他重楚輕齊,所以不署。 宋襄公自負有恩于齊。 卻認孝公是衷腸之語,遂收牘而藏之。 三君于鹿上又敘數日,丁寧而別。 髯仙有詩嘆曰: 諸侯原自屬中華,何用紛紛乞楚家。 錯認同根成一樹,誰知各自有丫叉? 楚成王既歸,述其事于令尹子文。 子文曰:「宋君狂甚。 吾王何以征會許之。 」 楚王笑曰:「寡人欲主中華之政久矣。 恨不得其便耳,今宋公倡衣裳之會。 寡人因之以合諸侯。 不亦可乎?」 大夫成得臣進曰:「宋公為人好名而無實,輕信而寡謀。 若伏甲以劫之,其人可虜也。 」 楚王曰:「寡人意正如此。 」 子文曰:「許人以會而復劫之,人謂楚無信矣。 何以服諸侯?」 得臣曰:「宋喜于主盟。 必有傲諸侯之心,諸侯未習宋政,莫之與也,劫之以示威。 劫而釋之,又可以示德,諸侯恥宋之無能。 不歸楚,將誰歸乎?夫拘小信而喪大功,非策也!」 子文奏曰:「子玉之計,非臣所及。 」 楚王乃使成得臣、鬥勃二人為將,各選勇士五百人操演聽令,預定劫盟之計,不必詳說,下文便見。 且說宋襄公歸自鹿上,欣然有喜色,謂公子目夷曰:「楚已許我諸侯矣。 」 目夷諫曰:「楚,蠻夷也,其心不測。 君得其口,未得其心,臣恐君之見欺也。 」 襄公曰:「子魚太多心了。 寡人以忠信待人,人其忍欺寡人哉?」遂不聽目夷之言,傳檄征會。 先遣人于盂地築起壇場,增修公館,務極華麗,倉場中儲積芻糧,以待各國軍馬食費。 凡獻享犒勞之儀,一一從厚,無不預備。 至秋七月,宋襄公命乘車赴會。 目夷又諫曰:「楚強而無義,請以兵車往。 」 襄公曰:「寡人與諸侯約為‘衣裳之會',若用兵車,自我約之,自我墮之,異日無以示信于諸侯矣!」 目夷曰:「君以乘車全信,臣請伏兵車百乘于三里之外,以備緩急何如?」 襄公曰:「子用兵車,與寡人用之何異,必不可。 」臨行之際,襄公又恐目夷在國起兵接應,失了他信義,遂要目夷同往。 目夷曰:「臣亦放心不下,也要同去。 」於是君臣同至會所。 楚、陳、蔡、許、曹、鄭六國之君,如期而至,惟齊孝公心懷怏怏,魯僖公未與楚通,二君不到。 襄公使候人迎接六國諸侯,分館安歇。 回報:「都用乘車,楚王侍從雖眾,亦是乘車。 」襄公曰:「吾知楚不欺吾也。 」 太史卜盟日之吉,襄公命傳知各國。 先數日,預派定壇上執事人等。 是早五鼓,壇之上下,皆設庭燎,照耀如同白日。 壇之旁,另有憩息之所,襄公先往以待,陳穆公谷、蔡莊公甲午、鄭文公捷、許僖公業、曹共公襄五位諸侯,陸續而至。 伺候良久,天色將明,楚成王熊頵方到。 襄公且循地主之禮,揖讓了一番,分左右兩階登壇。 右階賓登,眾諸侯不敢僭楚成王,讓之居首。 成得臣、鬥勃二將相隨,眾諸侯亦各有從行之臣,不必細說。 左階主登,單只宋襄公及公子目夷君臣二人。 方纔升階之時,論個賓主,既登盟壇之上,陳牲歃血,要天矢日,列名載書,便要推盟主為尊了。 宋襄公指望楚王開口,以目視之。 楚王低頭不語,陳、蔡諸國面面相覷,莫敢先發。 襄公忍不住了,乃昂然而出曰:「今日之舉,寡人欲修先伯主齊桓公故業,尊王安民,息兵罷戰,與天下同享太平之福,諸君以為何如?」諸侯尚未答應,楚王挺身而前曰:「君言甚善。 但不知主盟今屬何人?」 襄公曰:「有功論功,無功論爵,更有何言?」 楚王曰:「寡人冒爵為王久矣。 宋雖上公,難列王前,寡人告罪占先了。 」便立在第一個位次。 目夷扯襄公之袖,欲其權且忍耐,再作區處。 襄公把個盟主捏在掌中,臨時變卦,如何不惱。 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謂楚王曰:「寡人徼福先代,忝為上公,天子亦待以賓客之禮。 君言冒爵,乃僭號也,奈何以假王而壓真公乎!」 楚王曰:「寡人既是假王,誰教你請寡人來此?」 襄公曰:「君之至此,亦是鹿上先有成議,非寡人之謾約也。 」 成得臣在旁大喝曰:「今日之事,只問眾諸侯,為楚來乎?為宋來乎!」 陳,蔡各國。 平素畏服于楚,齊聲曰:「吾等實奉楚命,不敢不至。 」 楚王呵呵大笑曰:「宋君更有何說?」 襄公見不是頭。 欲待與他講理。 他又不管理之長短,欲作脫身之計,又無片甲相護,正在躊躇,只見成得臣、鬥勃卸去禮服,內穿重鎧,腰間各插小紅旗一面,將旗向壇下一招,那跟隨楚王人眾,何止千人,一個個俱脫衣露甲,手執暗器,如蜂趲蟻聚,飛奔上壇。 各國諸侯,俱嚇得魂不附體,成得臣先把宋襄公兩袖緊緊捻定,同鬥勃指揮眾甲士,擄掠壇上所陳設玉帛器皿之類,一班執事亂竄奔逃,宋襄公見公子目夷緊隨在旁。 低聲謂曰:「悔不聽子言,以至如此,速歸守國,勿以寡人為念。 」目夷料想跟隨無益,乃乘亂逃回。 不知宋襄公如何脫身?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 齊姜氏乘醉遣夫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