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 其上多梓木丹,其下多荊杞。 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黃水。 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其鳴自譑,見則螽蝗為敗。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夫草木,多水碧,多大蛇。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鑐,其鳴自譑見則其國有恐。 又南三百里,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利鳥鶘,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譑,見則其國多土功。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無草木,多蛇,多碧、多玉。 又南五百里,曰緱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原水出焉,東流注于沙澤。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曰獙獙,見則天下大旱。 、 又南五百里,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又南五百里,曰湮山,南臨湮水,東望湖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獋狗,其名曰峳峳。 見則其國多狡客。 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鉤,見則其國多疫。 凡東次二經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湮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 其神狀皆獸身人面載觡。 其祠:毛用一鷄祈,嬰用一壁瘞。 又東次三經之首,曰屍胡之山,北望羪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束束。 有獸焉,其狀如麋而魚目,名曰囗胡,其鳴自譑。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諸鋦之山,無草木,多沙石。 是山也,廣員百里,多寐魚。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無草木,多沙。 又東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無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獸多麋鹿。 是山也,廣員百里。 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鮪。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趾踵之山,廣員二百里,無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 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湧,其名曰深澤,其中多大龜。 有魚焉,其狀如鯉。 而六足鳥尾,名曰魺魺之魚,其名自譑。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足每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譑。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無皋之山,南望幼海,東望榑木,無草木,多風。 是山也,廣員百里。 凡東次三經之首,自屍胡之山至於無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 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 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 是神也,見則風雨水為敗。 又東次四經之首,曰北號之山,臨于北海。 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其實如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瘧。 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 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獬狙,是食人。 有鳥焉,其狀如鷄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譽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無草木。 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浪注于展水,其中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東始之山,上多蒼玉。 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其名曰芑,可以服馬,泚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貝,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蘼蕪食之不鐨。 又東南三百里,曰女丞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又東南二百里,曰欽山,多金玉而無石。 師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澤,其中多鱃魚,多文貝。 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譑,見則天下大穰。 又東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 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澤。 其中多鯝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 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 又東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 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又東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鋦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勞水,其中的鱃魚。 凡東次四經之首,自北號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中山經 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上多□木。 其下有草焉,葵本而可葉。 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懵。 有獸焉,其狀如囗鼠而文題,其名曰輵,食之已癭。 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其上多橿,多杤木,是木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揀,服之不忘。 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其中是多豪魚,狀如鮋,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又東十五里,曰湋山,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 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褚,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又東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 又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 其中有谷,曰梟谷,其中多鐵。 又東十五里,曰橿谷之山。 其中多赤銅。 第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山海經》
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