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 子曰:「鈞之哭也,曰:『子予奈何兮乘我何』其哀則同,其所以哀則異。 」故哀樂之襲人情也深矣。 鑿地漂池,非止以勞苦民也。 各從其蹠而亂生焉。 其載情一也,施人則異矣。 故唐、虞日孳孳以致于王,桀、紂日怏怏以致于死,不知後世之譏己也。 凡人情,說其所苦即樂,失其所樂則哀。 故知生之樂,必知死之哀。 有義者不可欺以利,有勇者不可劫以懼,如饑渴者不可欺以虛器也。 人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勇。 嫚生乎小人,蠻夷皆能之;善生乎君子,誘然與日月爭光,天下弗能遏奪。 故治國樂其所以存,亡國亦樂其所以亡也。 金錫不消釋則不流刑,上憂尋不誠則不法民。 憂尋不在民,則是絶民之系也。 君反本,而民系固也。 至德小節備,大節舉。 齊桓舉而不密,晉文密而不舉。 晉文得之乎閨內,失之乎境外;齊桓失之乎閨內,而得之乎本朝。 水下流而廣大,君下臣而聰明。 君不與臣爭功,而治道通矣。 管夷吾、百里奚經而成之,齊桓、秦穆受而聽之。 照惑者,以東為西,惑也;見日而寤矣。 衛武侯謂其臣曰:「小子無謂我老而羸我,有過必謁之。 」是武侯如弗羸之必得羸。 故老而弗舍,通乎存亡之論者也。 人無能作也,有能為也;有能為也,而無能成也。 人之為,天成之。 終身為善,非天不行;終身為不善,非天不亡。 故善否,我也;禍福,非我也。 故君子順其在己者而已矣。 性者,所受于天也;命者,所遭于時也。 有其材,不遇其世,天也。 太公何力,比干何罪,循性而行止,或害或利。 求之有道,得之在命。 故君子能為善,而不能必其得福;不忍為非,而未能必免其禍。 君,根本也;臣,枝葉也。 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 有道之世,以人與國;無道之世,以國與人。 堯王天下而憂不解,授舜而憂釋。 憂而守之,而樂與賢終,不私其利矣。 凡萬物有所施之,無小不可為,無所用之,碧瑜糞土也。 人之情,于害之中爭取小焉,于利之中爭取大焉。 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師而超群者,必其樂之者也。 弗甘弗樂,而能為表者,未之聞也。 君子時則進,得之以義,何幸之有!不時則退,讓之以義,何不幸之有!故伯夷餓死首陽之下,猶不自悔,棄其所賤,得其所貴也。 福之萌也綿綿,禍之生也分分。 禍福之始萌微,故民嫚之。 唯聖人見其始而知其終。 故傳曰:「魯酒薄而邯鄲圍,羊羹不斟而宋國危。 」 明主之賞罰,非以為己也,以為國也。 適於己而無功于國者,不施賞焉;逆於己便于國者,不加罰焉。 故楚莊謂共雍曰:「有德者受吾爵祿,有功者受吾田宅。 是二者,女無一焉,吾無以與女。 」可謂不逾於理乎!其謝之也,猶未之莫與。 周政至,殷政善,夏政行。 行政善,善未必至也。 至至之人,不慕乎行,不慚乎善。 含德履道,而上下相樂也,不知其所由然。 有國者多矣,而齊桓、晉文獨名;泰山之上有七十壇焉,而三王獨道。 君不求諸臣,臣不假之君,修近彌遠,而後世稱其大。 不越鄰而成章,而莫能至焉。 故孝己之禮可為也,而莫能奪之名也。 必不得其所懷也。 義載乎宜之謂君子,宜遺乎義之謂小人。 通智得而不勞,其次勞而不病,其下病而不勞。 古人味而弗貪也,今人貪而弗味。 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於其美者也。 金石絲竹,助而奏之,猶未足以至于極也。 人能尊道行義,喜怒取予,欲如草之從風。 召公以桑蠶耕種之時,馳獄出拘,使百姓皆得反業修職。 文王辭千里之地,而請去炮烙之刑。 故聖人之舉事也,進退不失時,若夏就絺綌,上車授綏之謂也。 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守柔矣。 列子學壺子,觀景柱而知持後矣。 故聖人不為物先,而常制之,其類若積薪樵,後者在上。 人以義愛,以黨群,以群強。 是故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行者遠;義之所加者淺,則武之制者小。 矣鐸以聲自毀,膏燭以明自鑠,虎豹之文來射,猿狖之捷來措。 故子路以勇死,萇弘以智困。 能以智知,而未能以智不知也。 故行險者不得履繩,出林者不得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而明有所害。 人能貫冥冥入于昭昭,可與言至矣。 鵲巢知風之所起,獺穴知水之高下,暉目知晏,陰諧知雨,為是謂人智不如鳥獸,則不然。 故通於一伎,察于一辭,可與曲說,未可與廣應也。 寧戚擊牛角而歌,桓公舉以大政;雍門子以哭見孟嘗君,涕流沾纓。 歌哭,眾人之所能為也,一發聲,入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 故唐、虞之法可效也。 其諭人心,不可及也。 簡公以懦殺,子陽以猛劫,皆不得其道者也。 故歌而不比于律者,其清濁一也;繩之外與繩之內,皆失直者也。 紂為象箸而箕子嘰,魯以偶人葬而孔子嘆,見所始則知所終。 故水出於山,入于海;稼生乎野,而藏乎倉。 聖人見其所生,則知其所歸矣。 第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淮南子》
第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