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民人被髮文身,以像鱗蟲;短綣不絝,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 雁門之北,狄不谷食,賤長貴壯,俗尚氣力;人不馳弓,馬不解勒;便之也。 故禹之裸國,解衣而入,衣帶而出;因之也。 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 故橘樹之江北,則化而為枳;鴝鵒不過濟;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勢居不可移也。 是故達于道者,反于清靜;究於物者,終於無為。 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所謂天者,純粹樸素,質直皓白,未始有與襍糅者也。 所謂人者,偶差智故,曲巧偽詐,所以俯仰于世人而與俗交者也。 故牛岐蹄而戴角,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絡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 循天者,與道游者也;隨人者,與俗交者也。 夫井魚不可與語大,拘于隘也;夏蟲不可與語寒,篤于時也;曲士不可與語至道,拘于俗、束于教也。 故聖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亂情,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為而成,精通於靈府,與造化者為人。 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是故好事者未嘗不中,爭利者未嘗不窮也。 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 與高辛爭為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絶祀。 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 由此觀之,得在時,不在爭;治在道,不在聖。 土處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昔舜耕于歷山,期年而田者爭處墝埆,以封壤肥饒相讓;釣于河濱,期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 當此之時,口不設言,手不指麾,執玄德於心,而化馳若神。 使舜無其志,雖口辯而戶說之,不能化一人。 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未發號施令而移風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法度刑罰,何足以致之也!是故聖人內修其本,而不外飾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 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澹然無治也,而無不治也。 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 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獨知守其門。 故窮無窮,極無極,照物而不眩,響應而不乏。 此之謂天解。 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強,心虛而應當。 所謂志弱而事強者,柔毳安靜,藏於不敢,行于不能,恬然無慮,動不失時,與萬物回周旋轉,不為先唱,感而應之。 是故貴者必以賤為號,而高者必以下為基。 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剛,用弱而強,轉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多。 所謂其事強者,遭變應卒,排患扞難,力無不勝,敵無不凌,應化揆時,莫能害之。 是故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 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 強勝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 故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之敝。 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堅強者,死之徒也。 先唱者,窮之路也;後動者,達之原也。 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 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何者?先者難為知,而後者易為攻也。 先者上高,則後者攀之;先者逾下,則後者蹶之;先者隤陷,則後者以謀;先者敗績,則後者違之。 由此觀之,先者則後者之弓矢質的也。 猶錞之與刃,刃犯難而錞無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後位也。 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見也,而賢知者弗能避也。 所謂後者,非謂其底滯而不發,凝結而不流,貴其周于數而合于時也。 夫執道理以耦變,先亦制後,後亦制先。 是何則?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不能制也。 時之反側,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逮。 夫日回而月周,時不與人遊。 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也。 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因循應變,常後而不先。 柔弱以靜,舒安以定,攻大靡堅,莫能與之爭。 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修極於無窮,遠淪於無涯,息耗減益,通於不訾。 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 大包群生,而無好憎;澤及蚑蟯,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行而不可得窮極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 擊之無創,刺之不傷,斬之不斷,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 利貫金石,強濟天下。 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之上;回川谷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 有餘不足,與天地取與,授萬物而無所前後。 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盪,與天地鴻洞;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 是謂至德。 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 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 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 其子為光,其孫為水。 皆生於無形乎!夫光可見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毀。 故有像之類,莫尊于水。 出生入死,自無蹠有,自有蹠無而為衰賤矣!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淮南子》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