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開春始雷,則蟄蟲動矣。 時雨降,則草木育矣。 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 王者厚其德,積眾善,而鳳皇聖人皆來至矣。 共伯和修其行,好賢仁,而海內皆以來為稽矣。 周厲之難,天子曠絶,而天下皆來謂矣。 以此言物之相應也,故曰行也成也。 善說者亦然。 言盡理而得失利害定矣,豈為一人言哉!魏惠王死,葬有日矣。 天大雨雪,至於牛目。 群臣多諫於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 」太子曰:「為人子者,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義也。 子勿復言。 」群臣皆莫敢諫,而以告犀首。 犀首曰:「吾末有以言之。 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 」惠公曰:「諾。 」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 」惠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渦山之尾,{亦水}水嚙其墓,見棺之前和。 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天,故使{亦水}水見之。 』於是出而為之張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 此文王之義也。 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 太子為及日之故,得無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易日。 先王必欲少留而撫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雨雪甚。 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 若此而不為,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 敬弛期,更擇葬日。 」惠子不徒行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君而因有說文王之義。 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韓氏城新城,期十五日而成。 段喬為司空,有一縣後二日,段喬執其吏而囚之。 囚者之子走告封人子高曰:生能活臣父之死,願委之先生。 ”封人子高曰:「諾。 」乃見段喬。 自扶而上城。 封人子高左右望曰:「美哉城乎!一大功矣,子必有厚賞矣!自古及今,功若此其大也,而能無有罪戮者,未嘗有也。 」封人子高出,段喬使人夜解其吏之束縛也而出之。 故曰封人子高為之言也,而匿己之為而為也;段喬聽而行之也,匿己之行而行也。 說之行若此其精也,封人子高可謂善說矣。 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欒盈。 欒盈有罪於晉,晉誅羊舌虎,叔向為之奴而朡。 祈奚曰:「吾聞小人得位,不爭不祥;君子在憂,不救不祥。 」乃往見范宣子而說也,曰:「聞善為國者,賞不過而刑不慢。 賞過則懼及淫人,刑慢則懼及君子。 與其不幸而過,寧過而賞淫人,毋過而刑君子。 故堯之刑也殛鯀,於虞而用禹;周之刑也戮管蔡,而相周公:不慢刑也。 」宣子乃命吏出叔向。 救人之患者,行危苦,不避煩辱,猶不能免;今祈奚論先王之德,而叔向得免焉。 學豈可以已哉!類多若此。 察賢 二曰: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 所以求之萬也。 故賢者之致功名也,比乎良醫,而君人者不知疾求,豈不過哉!今夫塞者,勇力時日卜筮禱祠無事焉,善者必勝。 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賢。 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國治身逸。 天下之賢主,豈必苦形愁慮哉!執其要而已矣。 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 故曰堯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 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 」宓子則君子矣。 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以治,義矣,任其數而已矣。 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 期賢 三曰:今夫龠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乎火,在於暗。 當今之時,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明火也。 凡國不徒安,名不徒顯,必得賢士。 趙簡子晝居,喟然太息曰:「異哉!吾欲伐衛十年矣,而衛不伐。 」侍者曰:「以趙之大而伐衛之細,君若不欲則可也;君若欲之,請令伐之。 」簡子曰:「不如而言也。 衛有士十人於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義也,而我伐之,是我為不義也。 」故簡子之時,衛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歿簡子之身。 衛可謂知用人矣,游十士而國家得安。 簡子可謂好從諫矣,聽十士而無侵小奪弱之名。 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閭而軾之,其仆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歟?段干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干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 」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 於是君請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則君乃致祿百萬,而時往館之。 於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輟不敢攻之。 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 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謂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號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不可知也。 其離仁義亦遠矣! 審為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呂氏春秋》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