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所指專言六經,則以先王政教典章,綱維天下,故《經解》疏別六經,以為入國可知其教也。 《論語》述夫子之言行,《爾雅》為群經之訓詁,《孝經》則又再傳門人之所述,與《緇衣》、《坊》、《表》諸記,相為出入者爾。 劉向、班固之徒,序類有九,而稱藝為六,則固以三者為傳,而附之於經,所謂離經之傳,不與附經之傳相次也。 當時諸子著書,往往自分經傳,如撰輯《管子》者之分別經言,《墨子》亦有《經》篇,《韓非》則有《儲說》經傳,蓋亦因時立義,自以其說相經緯爾,非有所擬而僣其名也。 經同尊稱,其義亦取綜要,非如後世之嚴也。 聖如夫子,而不必為經。 諸子有經,以貫其傳,其義各有攸當也。 後世著錄之家,因文字之繁多,不盡關於綱紀,於是取先聖之微言,與群經之羽翼,皆稱為經。 如《論語》、《孟子》、《孝經》,與夫大小《戴記》之別於《禮》,《左氏》、《公》、《穀》之別於《春秋》,皆題為經,乃有九經、十經、十三、十四諸經,以為專部,蓋尊經而並及經之支裔也。 而儒者著書,始嚴經名,不敢觸犯,則尊聖教而慎避嫌名,蓋猶三代以後,非人主不得稱我為朕也。 然則今之所謂經,其強半皆古人之所謂傳也。 古之所謂經,乃三代盛時,典章法度,見於政教行事之實,而非聖人有意作為文字以傳後世也。 ○經解中 事有實據,而理無定形。 故夫子之述六經,皆取先王典章,未嘗離事而著理。 後儒以聖師言行為世法,則亦命其書為經,此事理之當然也。 然而以意尊之,則可以意僣之矣。 蓋自官師之分也,官有政,賤者必不敢強干之,以有據也。 師有教,不肖者輒敢紛紛以自命,以無據也。 孟子時,以楊、墨為異端矣。 楊氏無書,墨翟之書,初不名經。 (雖有《經》篇《經說》,未名全書為經。 )而莊子乃云:「若獲、鄧陵之屬,皆誦《墨經》,則其徒自相崇奉而稱經矣。 東漢秦景之使天竺,《四十二章》,皆不名經;(佛經皆中國翻譯,竺書無經字。 )其後華言譯受,附會稱經,則亦文飾之辭矣。 《老子》二篇,劉、班著錄,初不稱經,《隋志》乃依阮《錄》,稱《老子經》,意者阮《錄》出於梁世,梁武崇尚異教,則佛老皆列經科,其所仿也。 而加以《道德真經》,與《莊子》之加以《南華真經》,《列子》之加以《沖虛真經》,則開元之玄教設科,附飾文致,又其後而益甚者也。 韓退之曰:」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 "則名教既殊,又何防於經其所經,非吾所謂經乎? 若夫國家制度,本為經制。 李悝《法經》,後世律令之所權輿;唐人以律設科,明祖頒示《大誥》,師儒講習,以為功令,是即《易》取經綸之意,國家訓典,臣民尊奉為經,義不背於古也。 孟子曰:「行仁政,必自經界始。 」地界言經,取經紀之意也。 是以地理之書,多以經名,《漢志》有《山海經》,《隋志》乃有《水經》,後代州郡地理,多稱圖經,義皆本於經界,書亦自存掌故,不與著述同科,其於六藝之文,固無嫌也。 至於術數諸家,均出聖門製作。 周公經理垂典,皆守人官物曲,而不失其傳。 及其官司失守,而道散品亡,則有習其說者,相與講貫而授受,亦猶孔門傳習之出於不得已也。 然而口耳之學,不能歷久而不差,則著於竹帛,以授之其人,(說詳《詩教上》篇。 )亦其理也。 是以至戰國而羲、農、黃帝之書,一時雜出焉。 其書皆稱古聖,如天文之甘、石《星經》,方技之《靈》、《素》、《難經》,其類實繁,則猶匠祭魯般,兵祭蚩尤,不必著書者之果為聖人,而習是術者,奉為依歸,則亦不得不尊以為經言者也。 又如《漢志》以後,雜出春秋戰國時書,若師曠《禽經》,伯樂《相馬》之經,其類亦繁,不過好事之徒,因其人而附合,或略知其法者,託古人以鳴高,亦猶儒者之傳梅氏《尚書》,與子夏之《詩大序》也。 他若陸氏《茶經》,張氏《棋經》,酒則有《甘露經》,貨則有《相貝經》,是乃以文為諧戲,本無當於著錄之指。 譬猶毛穎可以為傳,蟹之可以為志,琴之可以為史,荔枝牡丹之可以為譜耳。 此皆若有若無,不足議也。 蓋即數者論之,異教之經,如六國之各王其國,不知周天子也。 而《春秋》名分,人具知之,彼亦不能竊而據也。 制度之經,時王之法,一道同風,不必皆以經名,而禮時為大,既為當代臣民,固當率由而不越;即服膺六藝,亦出遵王制之一端也。 術藝之經,則各有其徒,相與守之,固無虞其越畔也。 至諧戲而亦以經名,此趙佗之所謂妄竊帝號,聊以自娛,不妨諧戲置之,六經之道,如日中天,豈以是為病哉! ○經解下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史通義》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