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不衷大道,其所以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則以本原所出,皆不外於《周官》之典守。 其支離而不合道者,師失官守,末流之學,各以私意恣其說爾。 非於先王之道,全無所得,而自樹一家之學也。 至於佛氏之學,來自西域,毋論彼非世官典守之遺,且亦生於中國,言語不通,沒於中國,文字未達也。 然其所言與其文字,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殆較諸子百家為尤盛。 反覆審之,而知其本原出於《易》教也。 蓋其所謂心性理道,名目有殊,推其義指,初不異於聖人之言。 其異於聖人者,惟舍事物而別見有所謂道爾。 至於丈六金身,莊嚴色相,以至天堂清明,地獄陰慘,天女散花,夜叉披髮,種種詭幻,非人所見,儒者斥之為妄,不知彼以象教,不啻《易》之龍血玄黃,張弧載鬼。 是以閻摩變相,皆即人心營構之象而言,非彼造作誑誣以惑世也。 至於末流失傳,鑿而實之,夫婦之愚,偶見形於形憑於聲者,而附會出之,遂謂光天之下,別有境焉。 儒者又不察其本末,攘臂以爭,憤若不共戴天,而不知非其實也。 令彼所學,與夫文字之所指擬,但切入於人倫之所日用,即聖人之道也。 以象為教,非無本也。 《易》象通於《詩》之比興;《易》辭通於《春秋》之例。 嚴天澤之分則二多譽,四多懼焉。 謹治亂之際,則陽君子,陰小人也。 杜微漸之端,姤一陰,而已惕女壯。 臨二陽,而即慮八月焉。 慎名器之假,五戒陰柔,三多危惕焉。 至於四德尊,元而無異稱,亨有小亨,利貞有小利貞,貞有貞吉貞凶,吉有元吉,悔有悔亡,咎有無咎,一字出入,謹嚴甚於《春秋》。 蓋聖人於天人之際,以謂甚可畏也。 《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協天道,其義例之見於文辭,聖人有戒心焉。 ○書教上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今存虞、夏、商、周之策而已,五帝僅有二,而三皇無聞焉。 左氏所謂《三墳》、《五典》,今不可知,未知即是其書否也?以三王之誓、誥、貢、范諸篇,推測三皇諸帝之義例,則上古簡質,結繩未遠,文字肇興,書取足以達微隱通形名而已矣。 因事命篇,本無成法,不得如後史之方圓求備,拘於一定之名義者也。 夫子敘而述之,取其疏通知遠,足以垂教矣。 世儒不達,以謂史家之初祖,實在《尚書》,因取後代一成之史法,紛紛擬《書》者,皆妄也。 三代以上之為史,與三代以下之為史,其同異之故可知也。 三代以上,記注有成法,而撰述無定名;三代以下,撰述有定名,而記注無成法。 夫記注無成法,則取材也難;撰述有定名,則成書也易。 成書易,則文勝質矣。 取材難,則偽亂真矣。 偽亂真而文勝質,史學不亡而亡矣。 良史之才,間世一出,補偏救弊,憊且不支。 非後人學識不如前人,《周官》之法亡,而《尚書》之教絶,其勢不得不然也。 《周官》三百六十,具天下之纖析矣,然法具於官,而官守其書。 觀於六卿聯事之義,而知古人之於典籍,不憚繁複周悉,以為記注之備也。 即如六典之文,繁委如是,太宰掌之,小宰副之,司會、司書、太史又為各掌其貳,則六典之文,蓋五倍其副貳,而存之於掌故焉。 其他篇籍,亦當稱是。 是則一官失其守,一典出於水火之不虞,他司皆得藉徵於副策。 斯非記注之成法,詳於後世歟?漢至元成之間,典籍可謂備矣。 然劉氏七略,雖溯六典之流別,亦已不能具其官;而律令藏於法曹,章程存於故府,朝儀守於太常者,不聞石渠天祿別儲副貳,以備校司之討論,可謂無成法矣。 漢治最為近古,而荒略如此,又何怪乎後世之文章典故,雜亂而無序也哉? 孟子曰:「王者之跡息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蓋言王化之不行也,推原《春秋》之用也。 不知《周官》之法廢而《書》亡,《書》亡而後《春秋》作。 則言王章之不立也,可識《春秋》之體也。 不知《周官》之法廢而《書》亡哉?蓋官禮制密,而後記注有成法;記注有成法,而後撰述可以無定名。 以謂纖悉委備,有司具有成書,而吾特舉其重且大者,筆而著之,以示帝王經世之大略;而典、謨、訓、誥、貢、范、官、刑之屬,詳略去取,惟意所命,不必著為一定之例焉,斯《尚書》之所以經世也。 至官禮廢,而記注不足備其全;《春秋》比事以屬辭,而左氏不能不取百司之掌故,與夫百國之寶書,以備其事之始末,其勢有然也。 馬、班以下,演左氏而益暢其支焉。 所謂記注無成法,而撰述不能不有定名也。 故曰:王者跡息而《詩》亡,見《春秋》之用;《周官》法廢而《書》亡,見《春秋》之體也。 《記》曰:「左史記言,右史記動。 」其職不見於《周官》,其書不傳於後世,殆禮家之愆文歟?後儒不察,而以《尚書》分屬記言,《春秋》分屬記事,則失之甚也。 夫《春秋》不能捨傳而空存其事目,則左氏所記之言,不啻千萬矣。 《尚書》典謨之篇,記事而言亦具焉;訓誥之篇,記言而事亦見焉。 古人事見於言,言以為事,未嘗分事言為二物也。 劉知幾以二典、貢、范諸篇之錯出,轉譏《尚書》義例之不純,毋乃因後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實事乎!《記》曰:「疏通知遠,《書》教也。 」豈曰記言之謂哉?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史通義》
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