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即稱:「前代如馬、鄧之賢,不免貪戀權勢,今太后便能復辟,誠馬、鄧之所不及,未審決取何日撤簾。 」太后遽起。 琦即命鸞儀司撤簾,帝始親政。 內侍任守忠乘間交構兩宮。 一日,韓琦出空頭敕一道,歐陽修已簽,趙概難之,修曰:「第書之,韓公必自有說。 」概不敢違。 既而琦坐政堂,召守忠立庭下,曰:「汝罪當死。 」遂謫蘄州,取空頭敕填與之,即日押行,琦意以為少緩,則中變也。 其黨史昭錫等悉竄南方。 中外快之。 帝有疾,韓琦入問起居,因進言曰:「陛下久不視朝,願早建儲以安社稷。 」帝頷之,即召學士承旨張方平至福寧殿,帝憑幾言不可辨,方平進筆,帝乃書曰:「立大火王為皇太子。 」 方平請書其名,帝力疾書之。 方平退,草制立穎王項為皇太子。 太子既立,帝因泣然下淚。 文彥博退謂琦曰:“見上顏色否? 人生至此,雖父子亦不能不動情也。 ”在位四年崩。 帝以明哲之資,膺繼統之命,優禮大臣,愛民好士,每裁決,皆出群臣意表,足為良主。 乃天不假以年,不克大有所為,惜哉!太子項即位,是為神宗。 立妃向氏為後,乃向敏中之曾孫女也。 神宗即位之初,勵精求治,不禦游畋,不治宮室,惟勤惟儉,志欲破遼滅夏,大有為于天下。 先憂財用不足。 王安石為翰林學士,越次入對,說以富國強兵之術,曰:「昔周置泉府之官,變通天下之財,後世惟桑弘羊、劉晏,粗合此意,學者不明先王之法意,更以為人主不當與民爭利,今欲理財,當修泉府之法。 」帝納其說。 安石猶恐帝不決意任之,復言曰:「昔堯使群臣共擇一人治水,尚不能無敗事,後乃成功;今欲變法,所使或非其人,豈能無一二之敗事,當計其利害之多少,不為眾論所惑,決意行之,久自收其效矣。 」帝深然之,堅意任之,乃以安石為相。 唐介言安石狷狹少容,好學而泥古,不通於今,用必為害。 若欲求賢相,則呂公著、司馬光、韓維其人也。 帝不聽。 王安石既執政,士大夫皆以為得人。 呂誨獨言其不可,將入諫,與司馬光相遇並行,光密問今日所言何事。 誨曰:「袖中彈文,乃新參也。 」光愕然曰:「眾喜得人,奈何論之?」 誨曰:「君實亦為是言耶?安石雖有時名,然好執偏見,輕信奸回,喜人佞己,聽其言則美,施于用則疏。 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遂上疏極諫。 帝不聽,出誨知鄧州。 誨既出,安石所為益執。 光由是服誨之先見,自以為不及也。 後青苗盛行,誨乞致仕。 及病亟,手書囑司馬光為墓銘。 光往省之,至則目且瞑。 光呼白:「更有見囑乎?」誨張目強視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 」遂卒。 王安石欲行新法,見諸臣排之者眾,乃引用呂惠卿、章忄享、曾布、韓絳等奸邪附己之人為心腹,由是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法,相繼並興,號為新法。 行之天下,而民不聊生矣。 農田水利者,開諸路廢田,興水利面收其稅,並察官吏之家皆同役,不得有所私也。 青苗者,于方播種青苗時,令民自度麥粟所贏幾何,先貸以錢,使出息二分,俟谷熟還官也。 均輸者,凡諸州郡所當輸官糧,皆令平其所在時價,輸其土地所饒出之物,官自轉遷于所無之地而賣之,以收利也。 保甲者,十家為保,有保長;五十家為大保,有大保長;十六保為都保,選眾所服者二人為都保長,一正一副。 聽保丁自置弓箭,習武藝,以禦寇也。 免役者,凡當役人戶,以等第出錢免役也。 市易者,以金帛諸貨為抵當,而貸之錢,責期使償,半歲輸息十一,及歲倍之。 過期不輸,息外更加罰錢也。 保馬者,令保甲為官養馬,死則償之也。 方田者,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為一方,計量田地,分五等以定稅也。 諸法皆害民,而青苗法為尤甚。 初,英宗時,邵雍與客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聲,慘然不樂。 客問其故?雍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至。 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將亂自南而北。 今南方地氣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 不二年,上用南人作相,多引用南人,專務變法,天下自此多事矣。 」至是其言果驗。 第31回 宋太祖統中原未能混一3 時帝堅意用安石行新法,萬民愁怨,於是富弼、韓琦、司 馬光、趙抃、張方平、蘇軾、蘇轍、呂公著、呂公弼、范純仁、 程顥、歐陽修、鄭獬、孫覺、李常、張戩、劉庠、范鎮、王拱 辰、秭維、劉摯、楊繪、唐詗等,前後相繼上疏,極言新法之為害,請復祖宗之舊法,安靜以守之。 上皆不聽。 於是諸臣紛紛相繼引去,或加貶。 安石性執拗,巧為文飾,持新法益堅。 會歲饑,徵斂苛急,東北流民,每風沙霾噎,扶攜塞道,羸疾愁苦,身無完衣,或茹木實草根,至身被鎖械而負瓦揭木,賣以償官,纍纍不絶。 監上安門鄭俠乃繪所見為圖,發馬遞上之,且云:「旱由王安石所致。 去安石,十日不雨,乞斬臣以正欺君之罪。 」疏入,帝反覆觀圖,長吁數四,袖以入內。 是夕寢不能寐。 翌日,令罷青苗、免役等新法。 民聞之歡呼相賀。 是日果大雨,遠近沾洽,而呂惠卿、鄧綰詆俠為狂夫,治其擅發馬遞之罪,下之獄,竄之英州。 而新法復行如故。 知潮州府蘇軾托詩以諷朝政,其詠青苗曰:「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其詠課吏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 」 第1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