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王病發,卒於秦。 子頃襄王橫立,傳考烈王完,無子。 春申君黃歇,以李園之妹為妾,既有孕,園說春申君進之王,遂生男。 考烈王卒,春申君子幽王悼立。 李園欲專權,伏甲宮門,刺殺春申君而滅其家。 幽王在位十年卒,弟哀王猶立,五月而為庶兄負芻所篡。 負芻立,五年而為秦始皇所滅,楚亡,傳四十世,共八百八十餘年。 其次曰齊,姜姓,又呂姓,侯爵。 太公望股肱周室,武王十三年己卯,封之於營邱曰齊。 傳丁公伋、乙公得、癸公慈母、哀公不辰。 不辰為周懿王所烹,弟胡公靖立。 癸公子獻公山,襲殺胡公而自立。 傳武公壽、厲公無忌、文公赤、成公脫、莊公購、僖公祿甫,而國漸強。 子襄公諸兒,Y亂無道,為從弟公孫無知所弒,弟桓公小白立,大霸諸侯,事見第八回中。 及薨,易牙豎刁立無虧,為齊人所弒。 宋人納孝公昭,及薨,于為開方所弒。 弟昭公潘立。 昭公薨,子舍為懿公商人所弒。 懿公為邴蜀欠、閻職所弒,國人立懿公之兄惠公元。 傳頃公無野、靈公環、莊公光。 莊公通於崔杼之妻棠姜,宣Y無忌,為崔杼所弒,景公杵臼立,而陳氏日盛。 景公嬖子荼,立之。 陳乞弒之,而立悼公陽生。 悼公為鮑牧所弒,齊人立悼公之子簡公壬。 簡公為陳恆所弒,恆立壬之弟平公驁,而專其政。 傳宣公積,至康公貸,田和乃遷其君于海上,而奪其國,姜氏之齊亡。 凡二十九世,共七百四十四年,為後齊田和所篡。 田和請為諸侯,周安王許之。 和亦號太公;子午亦號桓公。 午子因稱王,是為齊威王,威王之子宣王闢疆,即《孟子》書齊宣王也。 時燕相子之與蘇秦弟蘇代婚,子之慾得燕權,適蘇代使齊還。 燕王噲問曰:「齊其霸乎?」對曰:「不能。 」燕王曰:「何故?」對曰:「不信其臣。 」於是燕王專任子之。 鹿毛壽復以堯舜之讓天下說燕王,燕王乃讓國于其臣子之,而噲反為臣,燕國大亂。 齊宣王伐燕,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噲。 三年,燕人共立噲之子平,是為昭王,尊賢養士,與百姓同甘苦,卑禮厚幣,以招賢者。 於是樂毅自魏往,劇辛、鄒衍等俱自各國往。 昭王以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 齊宣王傳子湣王地。 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周而為天子。 燕昭王悉起國中兵,以樂毅為上將,連結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 齊湣王悉起國中兵,拒戰于濟西,大敗。 樂毅長驅入臨淄,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獨莒、即墨未下。 湣王走莒,求救于楚,楚使淖齒將兵救之,因為齊相,亦在莒城,楚欲與燕共分齊地,乃擢湣王筋懸之廟梁,隔宿而死。 湣王子法章,變姓名,為太史敫家灌園。 敫女奇其貌,憐而竊衣食之,因與私通焉。 王孫賈糾合市人,攻殺淖齒,求法章,立為襄王,復保莒城以拒燕。 燕樂毅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死。 即墨人共推田單為將以拒燕。 燕圍二邑,三年不下。 會燕昭王薨,惠王立。 惠王自為太子時,素不快于樂毅。 田單聞之,乃縱反間計,以間樂毅。 燕王疑之,使騎劫代將,而召樂毅,毅奔趙。 田單誑言神師下助,而復偽請降,陰收城中牛,得千餘,為繹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其後;鑿城數十穴,夜縱牛,燒其尾,牛怒,儘力而奔燕軍,燕軍大敗。 齊人殺騎劫,七十餘城皆復焉。 乃迎襄王于莒,入臨淄複位,以太史敫女為後,是為君王后,生子建。 襄王君薨,王后當國。 君王后薨,齊王建為秦始皇所滅,後齊亡。 凡七世,共一百六十六年。 其次曰燕,姬姓,伯爵。 武王十三年己卯,封召康公奭于燕,傳三十六世,至文公子易始稱王。 子燕王噲,讓國于其臣于之,為齊所殺,齊遂滅燕。 噲子昭王平復燕,幾滅齊。 傳惠王、武成王、孝王。 至燕王喜,為秦所伐,避秦居遼東。 又四年,秦始皇滅之。 凡傳四十三世,共九百有一年。 已上晉自春秋時,合為一國;自戰國時,分為魏、趙、韓三國,而韓仍為晉之支派。 齊自春秋時為姜齊,自戰國時為田齊。 及楚與燕,凡六國,俱起自周初,日漸強盛,歷春秋戰國,而滅于秦始皇,所謂併吞六國也。 此外,文獻之邦,首推魯國,姬姓,侯爵。 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國。 傳魯公伯禽、考公酋、煬公熙、幽公宰。 于昭王時,弟魏公氵費弒幽公而自立。 傳厲公擢、獻公具、直公濞、武公敖、懿公戲。 侄伯禦弒懿公而自立。 周宣王討誅之,懿公之弟孝公稱立。 傳子孝公弗涅、惠公元妃孟子。 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息姑。 宋武公生仲子。 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魯。 生桓公軌,惠公以手文之故,欲傳位於軌。 惠公薨,桓公少,兄隱公權國。 桓公既壯,隱公遵父志,將讓國于桓公。 桓公反聽羽父之讒,弒隱公而自立。 桓公生四子,長莊公周,次慶父,次叔牙,次季友。 季友之將生也,公使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 季氏亡,則魯不昌。 」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因以名之。 及桓公與夫人文姜如齊,齊襄公兄妹通姦,醫而殺桓公。 魯人立莊公。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