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儒林傳序》「魏道武初定中原,……始建都邑,便以經術為先。 立太學,置五經博士,生員千有餘人。 天興二年春,增國子太學生員至三千人。 ……明元時,改國子為中書學,立教授博士。 太武始光三年春,起太學于城東。 後徵盧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舉才學,於是人多砥尚儒術。 ……天安初,詔立鄉學。 ……太和中,改中書學為國子學,建明堂闢雍,尊三老五更,又開皇子之學。 及遷都洛邑,詔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 ……劉芳、李彪諸人以經術進。 ……宣武時,復詔營國學,樹小學于四門,大選儒生,以為小學博士員四十人。 雖黌宇未立,而經術彌顯。 時天下承平,學業大盛;故燕、齊、趙、魏之間,橫經著錄,不可勝數;大者千餘人,小者猶數百。 ……周文受命,雅重經典;……明皇纂歷,敦尚學藝。 內有崇文之觀,外重成均之職。 ……徵沈重於南荊,……待熊安生以殊禮。 是以天下慕向,文教遠覃。 」案北朝諸君,惟魏孝文、周武帝能一變舊風,尊崇儒術。 考其實效,亦未必優於蕭梁。 而北學反勝於南者,由於北人俗尚樸純,未染清言之風、浮華之習,故能專宗鄭、服,不為偽孔、王、杜所惑。 此北學所以純正勝南也。 焦循曰:「正始以後,人尚清談。 迄晉南渡,經學盛于北方。 大江以南,自宋及齊,遂不能為儒林立傳。 梁天監中,漸尚儒風,於是梁書有《儒林傳》。 《陳書》嗣之,仍梁所遺也。 魏儒學最隆,歷北齊、周、隋,以至唐武德、貞觀,流風不絶,故《魏書儒林傳》為盛。 」 「北方戎馬,不能屏視月之儒;南國浮屠,不能改經天之義。 」此孔廣森以為經學萬古不廢,歷南北朝之大亂,異端雖熾,聖教不絶也。 而南北諸儒抱殘守缺,其功亦未可沒焉。 夫漢學重在明經,唐學重在疏注;當漢學已往,唐學未來,絶續之交,諸儒倡為義疏之學,有功于後世甚大。 南如崔靈恩《三禮義宗》、《左氏經傳義》,沈文阿《春秋》、《禮記》、《孝經》、《論語義疏》,皇侃《論語》、《禮記義》,戚袞《禮記義》,張譏《周易》、《尚書》、《毛詩》、《孝經》、《論語義》,顧越《喪服》、《毛詩》、《孝經》、《論語義》,王元規《春秋》、《孝經義記》;北如劉獻之《三禮大義》,徐遵明《春秋義章》,李鉉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沈重《周禮》、《儀禮》、《禮記》、《毛詩》、《喪服經義》,熊安生《周禮》、《禮記義疏》、《孝經義》;皆見《南北史•儒林傳》。 今自皇、熊二家見采於《禮記疏》外,其餘書皆亡佚。 然淵源有自,唐人五經之疏未必無本於諸家者。 論先河後海之義,亦豈可忘篳路藍縷之功乎。 《北史》又云:「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門下講鄭玄所注《周易》,遵明以傳盧景裕,……景裕傳權會、郭茂,……能言《易》者多出郭茂之門。 河南及青、齊之間儒生多講王輔嗣所注,師訓蓋寡。 齊時儒士罕傳《尚書》之業,徐遵明兼通之。 遵明受業于屯留王聰,傳授浮陽李周仁及勃海張文敬、李鉉、河間權會,並鄭康成所注,非古文也。 下里諸生,略不見孔氏註解。 武平末,劉光伯、劉士元始得費甝《義疏》,乃留意焉。 其《詩》、《禮》、《春秋》,尤為當時所尚,諸生多兼通之。 《三禮》並出遵明之門。 徐傳業于……熊安生,……其後生能通《禮》經者,多是安生門人。 諸生盡通《小戴禮》,于《周》、《儀禮》兼通者,十二三焉。 通《毛詩》者,多出於魏朝劉獻之,……其後能言《詩》者多出二劉之門。 河北諸儒能通《春秋》者,並服子慎所注,亦出徐生之門。 ……姚文安、秦道靜初亦學服氏,後兼更講杜元凱所注。 其河外儒生,俱伏膺杜氏。 」案史言北學極明晰;而北學之折入于南者,亦間見焉。 青、齊之間,多講王輔嗣《易》、杜元凱《左傳》;蓋青、齊居南北之中,故魏、晉經師之書,先自南傳于北。 北學以徐遵明為最優,擇術最正;鄭注《周易》、《尚書》、《三禮》,服注《春秋》,皆遵明所傳;惟《毛詩》出劉獻之耳。 其後則劉焯、劉炫為優,而崇信偽書,擇術不若遵明之正。 得費甝《義疏》,傳偽孔古文,實始於二劉。 二劉皆北人,乃傳南人費甝之學,此北學折入于南之一證。 蓋至隋,而經學分立時代變為統一時代矣。 七、經學統一時代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經學考》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