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字子奇,梓潼人也。 孝平帝末,以城門校尉為犍為屬國,遷益州太守。 造開稻田,民咸賴之。 公孫述時,據郡不服。 述拘其妻子,許以公侯,招之,不應,乃遣使由交趾貢獻河北。 述平,世祖嘉之,徵拜鎮遠將軍,封成義侯,南中咸為立祠。 子忄屯,有令德,為北海太守。 ▲巨游玉碎,高風金振。 李業,字巨游,梓潼人也。 少執志清白,太守劉咸慕其名,召為功曹,十命不詣。 咸怒,欲殺之。 業徑入獄,咸釋之。 公孫述屢聘不應,述怒,遣鴻臚尹融持毒藥酒逼之。 業笑曰:「名可成不可毀,身可殺不可辱也。 」遂飲藥死。 述恥殺善士,賜錢百萬。 子逃匿不受。 建武中,察孝廉,為遂久令。 ▲文堅亟哉,南面懷民。 景毅,字文堅,梓潼人也。 太守丁羽察舉孝廉,司徒舉治劇,為氵允陽侯相、高陵令。 立文學,以禮讓化民。 遷侍御史,上計吏守闕請之,三年不絶。 以子顧師事少府李膺,膺誅,自免。 久之,拜武都令,遷益州太守。 上事吏民涕泣送之,至沮者七百人,白水縣者三百人。 值益州亂後,米鬥千錢。 毅至,恩化暢洽,比去,米鬥八錢。 鳩鳥巢其聽事,孕育而去。 三府表薦,徵拜議郎,自免歸。 州牧劉焉表拜都尉。 為人廉正,疾淫祠,敕子孫惟修善為禱,仁義為福。 年八十一而卒。 ▲盛國好學,研頤聖真。 楊充,字盛國,梓潼人也。 少好學,求師遂業,受古學于扶風馬季長、呂叔公、南陽朱明叔、潁川白仲職,精研七經。 其朋友則潁川荀慈明、李元禮、京兆羅叔景、漢陽孫子夏、山陽王叔茂,皆海內名士。 還以教授州裡。 常言圖緯空說,去事希略,疑非聖,不以為教。 察孝廉,為郎,卒。 ▲漢伯肄業,諸生之純。 景鸞,字漢伯,梓潼人也。 少與廣漢郝伯宗、蜀郡任叔本、潁川李仲、渤海孟元叔遊學七州,遂明經術。 還,乃撰《禮略》、《河洛交集》、《風角雜書》、《月令章句》,凡五十萬言。 太守貺命為功曹,察孝廉,舉有道,博士徵,不詣。 然上陳時政,言經得失。 又戒子孫人紀之禮,及遺令,期死葬不設衣衿,務在節儉,甚有法度。 卒終布衣。 ▲伯禧效志, 張壽,字伯禧,涪人也。 少給縣丞楊放為佐。 放為涼州賊所得,壽求之,積六年,始知其生存。 乃賣家鹽井得三十萬,市馬五匹往贖放。 道為羌所劫掠盡。 凡往三年,計道遠不可得數,乃單身詣虜,涕泣自說。 虜哀其屢來,遣放隨還。 郡召為中候,詔書除巫尉。 以身佩印,盡讓所有財物與三弟。 復為郡掾。 章平賦役,歲出三百五十萬。 遷功曹史,徙五官掾,卒。 ▲李餘殘身。 李餘,涪人。 父早世,兄夷殺人亡命,母慎當死。 餘年十三,問人曰:「兄弟相代能免母不?」人曰:「趣得一人耳。 」餘乃詣吏乞代母死。 吏以餘年小,不許,餘因自刎死。 吏以白令,令哀傷,言郡,郡上尚書出慎。 太守與令以家財葬余,圖畫府廷。 ▲寇、王二子,行勇以仁。 寇祺,字宰朝,梓潼人也。 與邑子侯蔓俱學涼州。 蔓後為渤海王象所殺。 祺杖劍至象家,值象病,象謝曰:「君子不掩人無備,安有為友報讎,殺病人也?」祺乃還。 久之,復往殺象。 由是察孝廉,為霸陵令、濟陰相。 王晏,字叔博,涪人也,與廣漢張昌、寧叔受業太學。 昌為河南呂條所殺,晏、叔殺條。 事在叔解。 ▲李助多方,以茲立稱。 助字翁君,涪人也。 通名方,校醫術,作《經方頌說》,名齊郭玉。 ▲章武之興,亦迪才倫。 德賢好古,澹心藝文。 李仁,字德賢,涪人也。 益部多貴今文,而不崇章句。 仁知其不博,乃遊學荊州,從司馬德操、宋仲子受古學,以修文自終也。 ▲國輔皓然,形動神沈。 杜微,字國輔,涪人也,任安弟子。 先主定蜀,常稱聾,闔門不出。 建興二年,丞相亮領州牧,選為主簿,輿而致之。 亮引見,與書誘勸,欲使以德輔時,微固辭疾篤。 亮表拜諫大夫,從其所志。 ▲思潛遊學,休志素林。 尹默,字思潛,涪人也。 少與李仁俱受學司馬徽、宋忠等,博通五經。 專精《左氏春秋》,自劉歆《條例》、鄭眾、賈逵父子、陳元、服虔注說,略皆誦述,希復案本。 以《左傳》授後主。 後主立,拜諫議大夫、丞相軍祭酒。 子宗亦為博士耳。 ▲欽仲朗博,訓詁典墳。 李訁巽,字欽仲,仁子也。 少受父業,又講問尹默,自五經、四部、百家諸子、伎藝、算計、卜數、醫術、弓弩機械之巧,皆致思焉。 為太子中庶子、右中郎將。 著古文《周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註解、《太玄指歸》,依則賈、馬,異於鄭玄。 與王肅初不相見,而意歸多同。 ▲孫德果鋭,作劉干臣。 李福,字孫德,涪人也。 先主初,為成都令。 建興元年,遷巴西太守,後為江州都督、揚武將軍,入為尚書仆射,封平陽亭侯。 延熙初,以前監軍領大將軍司馬。 福同郡梓潼文恭字仲寶亦以才幹為牧亮治中從事、丞相參軍。 ▲ぅぅ彥,玉潤蘭芬。 劭名表器,江漢之俊。 總贊十五人也。 述梓潼人士。 ▲季姜雍穆,化播二婦。 王氏世興,實由賢母。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華陽國誌》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