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謂蒙曰:「下見至尊,宜好為計。 」甘寧欲圖荊州,曰:「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至尊當早規之。 」權為張遼掩襲,賀齊曰:「至尊人主,常當持重。 」權欲以諸葛烙典掌軍糧,諸葛亮書與陸遜曰:「家兄年老,而烙性疏,糧谷軍之要最,足下特為啟至尊轉之。 」遜以白權。 凡此之類,皆非所宜稱,若以為陳壽作史虛辭,則魏、蜀不然也。 康山讀書杜子美贈李大白詩:「康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說者以為即廬山也。 吳曾《能改齋漫錄》內《辨誤》一卷,正辨是事,引杜田《杜詩補遺》雲范傳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彰明,綿州之屬邑,有大、小康山,白讀書於大康山,有讀書堂尚存。 其宅在清廉鄉,後廢為僧房,稱隴西院,蓋以太自得名。 院有太白像。 ”吳君以是證杜句,知康山在蜀,非廬山也。 予按當涂所刊《太白集》,其首載《新墓碑》,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撰,凡千五百餘字,但云:「自國朝已來,編於屬籍,神龍初,自碎葉還廣漢,因僑為郡人。 」初無《補遺》所紀七十餘言,豈非好事者偽為此書,如《開元遺事》之類,以附會杜老之詩邪?歐陽忞《輿地廣記》云:「彰明有《李白碑》,白生於此縣。 」蓋亦傳說之誤,當以范碑為正。 列國城門名郡縣及城門名,用一字者為雅馴近占。 今獨姑蘇曰吳郡吳縣,有盤門、閶門、葑門、婁門、齊門,他皆不然。 春秋時,列國門名見于《左氏傳》者, 鄭最多,曰渠門、純門、時門、將門、閨門、皇門、■門、墓門。 又有師之梁、桔柣之門。 周曰圉門。 魯曰零門、雉門、稷門、萊門、鹿門,又有子駒之門。 《公羊傳》有爭門、吏門、宋曰耐門、桐門、盧門、曹門、澤門、揚門、桑林之門。 邾曰魚門、范門。 衛曰閲門,蓋獲之門。 齊曰雍門,亦有揚門、鹿門、稷門。 吳曰胥門。 宋垤澤之門,見《孟子》。 緇塵素衣《陳簡齋·墨梅》絶句一篇云:“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 相逢京洛渾依舊,只恨緇塵染素衣。 ”語意皆妙絶。 晉陸機《為顧榮贈婦》詩云:「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輜。 」齊謝元暉《酬王晉安》詩云:「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 」正用此也。 去國立後齊高氏食邑于盧,高弱以盧叛齊,閭丘嬰圍之,弱曰:「苟使高氏有後, 請致邑。 」齊人立高酀,弱致盧而出奔晉。 魯臧氏食邑于防,臧紇得罪,使來告曰:「苟守先祀,敢不闢邑。 」乃立臧為,紇致防而奔齊。 按弱、紇二人,據地要君,故孔子曰:「臧武仲以防求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然齊、魯之君,竟如其請,不以要君之故而背之,蓋當是時先王之澤未熄, 非若戰國務為詐力權謀之比,所謂殺人之中又有禮焉者也。 降及末世,遂有帶甲約降,既解甲即圍而殺之者,不仁孰甚焉! 詩詞改字王荊公絶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黃魯直詩:「歸燕略無三月事,高蟬正用一枝鳴。 」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帶、曰要,至用字始定。 予聞于錢伸仲大夫如此。 今豫章所刻本,乃作「殘蟬猶占一枝鳴」。 向巨原云:「元不伐家有魯直所書東坡《念奴嬌》,與今人歌不同者數處,如浪淘盡為浪聲沉,周郎赤壁為孫吳赤壁,亂石穿空為崩雲,驚濤拍岸為掠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為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人生如夢為如寄。 」不知此本今何在也? 姑舅為婚姑舅兄弟為婚,在禮法不禁,而世俗不曉。 按《刑統·戶婚律》云:「父母之姑舅、兩姨姊妹及姨若堂姨、母之姑、堂姑,己之堂姨及再從姨、堂外甥女、女婿姊妹,並不得為婚姻。 」議曰:「父母姑舅、兩姨姊妹,于身無服,乃是父母緦麻,據身是尊,故不合娶。 及姨又是父母大功尊;若堂姨雖于父母無服,亦是尊屬;母之姑、堂姑,並是母之小功以上尊;己之堂姨及再從姨、堂外甥女亦謂堂姊妹所生者、女婿姊妹,于身雖並無服,據理不可為婚。 併為尊卑混亂,人倫失序之故。 」然則中表兄弟姊妹正是一等,其于婚娶,了無所妨。 予記政和八年,知漢陽軍王大夫申明此項,敕局看詳,以為如表叔娶表侄女,從甥女嫁從舅之類,甚為明白。 徽州《法司編類續降》有全文,今州縣官書判,至有將姑舅兄弟成婚而斷離之者,皆失于不能細讀律令也。 惟西魏文帝時,禁中外及從母兄弟姊妹為婚,周武帝又詔不得娶母同姓以為妻妾,宣帝詔母族絶服外者聽婚,皆偏閏之制。 漫附於此。 容齋續筆 第卷 九 (十四則) 三家七穆春秋列國卿大夫世家之盛,無越魯三家、鄭七穆者。 魯之公族,如臧氏、展氏、施氏、子叔氏、叔仲氏、東門氏、郈氏之類固多,唯孟孫、叔孫、季孫實出於桓公,其傳序累代,皆秉國政,與魯相為久長。 若揆之以理,則桓公弒兄奪國,得罪于天,顧使有後如此。 鄭靈公亡,無嗣,國人立穆公之子子良,子良辭以公子堅長。 乃立堅,是為襄公。 襄公將去穆氏,子良爭之, 願與偕亡。 乃舍之,皆為大夫。 其後位卿大夫而傳世者,罕、駟、豐、印、游、國、良,故曰七穆。 然則諸家不逐而獲存,子良之力也。 至其孫良霄乃先覆族,而六家為卿如故,此又不可解也。 第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容齋隨筆》
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