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據造焉。 公曰:「維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幹,民對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無言,時靡有爭。 』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濟也。 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故《詩》曰:『德音不瑕。 』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 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公曰:「善。 」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諫第六 齊有彗星,景公使祝禳之。 晏子諫曰:「無益也,只取誣焉。 天道不諂,不二其命,若之何禳之也!且天之有彗,以除穢也。 君無穢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穢,禳之何損?《詩》云:『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君無違德,方國將至,何患于彗?《詩》曰:『我無所監,夏後及商,用亂之故,民卒流亡。 』若徳之回亂,民將流亡,祝史之為,無能補也。 」公說,乃止。 此章與「景公登公阜見彗星」章旨同,故着于此篇。 景公有疾梁丘據裔款請誅祝史晏子諫第七 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 諸侯之賓,問疾者多在。 梁丘據、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豐于先君有加矣。 今君疾病,為諸侯憂,是祝史之罪也。 諸侯不知,其謂我不敬,君盍誅于祝固史嚚以辭賓。 」公說,告晏子。 晏子對曰:「日宋之盟,屈建問范會之德于趙武,趙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晉國,竭情無私。 其祝史祭祀,陳言不愧;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 』建以語康王,康王曰:『神人無怨,宜夫子之光輔五君,以為諸侯主也。 』」公曰:「據與款謂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誅于祝史,子稱是語何故?」對曰:「若有德之君,外內不廢,上下無怨,動無違事,其祝史薦信,無愧心矣。 是以鬼神用饗,國受其福,祝史與焉。 其所以蕃祉老壽者,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 其適遇淫君,外內頗邪,上下怨疾,動作闢違,以欲厭私,高台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暴虐淫縱,肆行非度,無所還忌,不思謗讟,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於心。 其祝史薦信,是言罪也;其蓋失數美,是矯誣也;進退無辭,則虛以求媚,是以鬼神不饗,其國以禍之,祝史與焉。 以以天昏孤疾者,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 公曰:「然則若之何?」對曰:「不可為也。 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 縣鄙之人,入從其政;偪介之關,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強易其賄;布常無藝,徵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內寵之妾肆奪于市,外寵之臣僭令于鄙;私慾養求,不給則應。 民人苦病,夫婦皆詛。 祝有益也,詛亦有損,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也多矣!雖其善祝,豈能勝億兆人之詛!君若欲誅于祝史,修德而後可。 」公說,使有司寬政,毀關去禁,薄斂已責,公疾愈。 此章與「景公病久欲誅祝史以謝」事悉旨同,但述辭有首末之異,故着于此篇。 景公見道殣自慚無德晏子諫第八 景公賞賜及後宮,文綉被台榭,菽粟食鳧雁;出而見殣,謂晏子曰:「此何為而死?」晏子對曰:「此餧而死。 」公曰:「嘻!寡人之無德也甚矣。 」對曰:「君之德著而彰,何為無德也?」景公曰:「何謂也?」對曰:「君之徳及後宮與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綉;君之鳧雁,食以菽粟;君之營內自樂,延及後宮之族,何為其無德!顧臣願有請于君:由君之意,自樂之心,推而與百姓同之,則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營內好私,使財貨偏有所聚,菽粟幣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萬國,則桀紂之所以亡也。 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嬰之言,推君之盛德,公佈之於天下,則湯武可為也。 一殣何足恤哉!」此章與「景公游塞途不恤死胔」辭如相反,而其旨實同,故着于此篇。 景公欲誅斷所愛橚者晏子諫第九 景公登箐室而望,見人有斷雍門之橚者,公令吏拘之,顧謂晏子:「趣誅之。 」晏子默然不對。 公曰:「雍門之橚,寡人所甚愛也,此見斷之,故使夫子誅之,默然而不應,何也?」晏子對曰:「嬰聞之,古者人君出,則闢道十里,非畏也;冕前有旒,惡多所見也;纊紘琉耳,惡多所聞也;大帶重半鈞,舄履倍重,不欲輕也。 刑死之罪,日中之朝,君過之,則赦之。 嬰未嘗聞為人君而自坐其民者也。 」公曰:「赦之,無使夫子復言。 」此章與「景公欲殺犯槐者」、「景公逐得斬竹」事悉同,但悉辭少異耳,故着于此篇。 景公坐路寢曰誰將有此晏子諫第十一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晏氏春秋》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