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獄斷敕下,可略示也。 李尉推恩有耗否?尹遇案必已上。 古人云:雷霆之下,恐難獨當。 願掛一名。 以今觀之,此人真難得也。 亦勿深怪之。 知潁尾夏田損半,秋有望否?淮南東西秋夏皆大熟,亦一樂土也。 獄官不惟庇為前勘,乃是深為不待結案而移司者周慮也。 若勘作故出,則指揮移司官不得不問。 上下欺罔,不得不令人憤憤,某亦無由入文字。 亦有以論之,恐不濟事,太息而已。 【與趙德麟八首(之七)】 某啟。 魯直寄書來,甚安,並得少雙井,今附納上。 蒙惠奇茗,絶妙。 因見太守,為致意。 為適病在告,數日未果。 奉書,要《臨淄堂記》,秋涼稍暇,可作也。 月老亦致意。 熱甚,又多病,未暇作《法施堂銘》。 不一一。 【與趙德麟八首(之八)】 某啟。 近承專使手書,為使者云,往西洛還,當取書,故未答。 辱教字,具審起居佳勝,感慰兼集。 公未即解去,與俗子久處,良不易。 然有忍乃濟,願以不見不同無盡待之。 某到此半月,無可樂者。 過大禮,即重乞會稽爾。 無緣面謝,幸恕草草。 【與陳伯修五首(之一)】 辱書,承孝履如宜。 日月如昨,奄換新歲,追慕摧怛,愈遠無及,奈何。 未緣面慰,伏冀簡哀自重。 不宣。 【與陳伯修五首(之二)】 鹽官尉以阻節訴災,致邑民紛然喧訟,不得不問。 然已州罰訖,奏知而已。 承諭及,幸悉!幸悉! 【與陳伯修五首(之三)】 某啟。 久不通問,愧仰深矣。 遠辱專使手書,眷念之重,不減疇昔,幸甚!幸甚!比日履茲暑溽,起居佳勝。 始聞出使畿甸,旋又移守解梁。 伯修平生厄滯,得喪毫末,本不足雲,但恨材用不展,有孤天授。 今茲小試,已恨遲暮,惟勉之一日千里,副士友之望也,秋熱,萬萬以時保重。 不宣。 【與陳伯修五首(之四)】 某謫居粗遣。 筠州時得書甚安。 長子已授仁化令,今挈家來矣。 某以買地結茅,為終焉之計,獨未墓爾。 行亦當作。 杜門絶念,猶治少飲食,欲于適口。 近又喪一庖婢,乃悟此事亦有分定,遂不復擇。 脫粟連毛,遇輒盡之爾。 惠示佳茗,極感厚意,然亦安所施之。 扇子極妙,奉養村陋,凡百不能稱也。 佩公高義,不忘於心。 千里勞人,以致口腹之養,甚非所安也。 【與陳伯修五首(之五)】 某近日甚能刳心省事,不獨省外事也,幾于寂然無念矣。 所謂詩文之類,皆不復經心,亦自不能措辭矣。 辱示清風堂石刻,幸得榮觀,仍傳之好事以為美談。 然竟無一字少答來貺,公見知之深,必識鄙意也。 新居在一峰上,父老雲,古白鶴觀基也。 下臨大江,見數百里間。 柳子厚云:「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丘也歟?」只此便是東坡新文也。 譚文之,南方之瑚璉杞梓也,恨老爾,頗相歡否?毛澤民高文,恨知之者少,公能援達之乎?徐得之書信已領,當遞中答謝也。 【與張嘉父六首(之一)】 某啟。 都下紛紛,不遂款奉,別來思渴深矣。 比日起居何如?某凡百粗遣,汝陰僻陋,但一味閒,真衰病所樂也。 合會未期,千萬保重。 不宣。 【與張嘉父六首(之二)】 某啟。 今日與嘉父道別,浩然笑仆醉後草書,雖不通他心,信手亂書,亦有禍福也。 公少年高才,不患不達,但志于存養,孟子所謂「心勿忘勿助長」者,此當銘之坐右。 世人學道,非助長也,則忘而已矣。 仆少時曾作《雜說》一首送叔毅,其首雲「曷嘗觀于富人之稼者」是也,願一閲之。 承過聽,見語甚重,不敢不盡。 【與張嘉父六首(之三)】 某啟。 君為獄吏,人命至重,願深加意。 大寒大暑,囚人求死不獲;及病者多,為吏卒所不視,有非病而致死者。 仆為郡守,未嘗不躬親按視。 若能留意于此,遠到之福也。 【與張嘉父六首(之四)】 某啟。 君年少氣盛,但願積學,不憂無人知。 譬如農夫,是キ是{艹袞},雖有饑饉,必有豐年。 敢以為贈。 【與張嘉父六首(之五)】 某啟。 公文章自已得之於心,應之於手矣。 譬之百貨,自有定價,豈小子區區所能貴賤哉。 「潛雖伏矣,亦孔之章。 」足下雖欲不聞於人,不可得。 願自信不疑而已。 【與張嘉父六首(之六)】 某啟。 借示賦論諸文,遂得厭觀,殊發老思。 西漢一首尤精確。 文帝不誅七國,世未有知其說者,獨張安道嘗言之於神考,其疏,人亦莫之見也。 今公所論,若合符節,非學識至到,不能及此。 仰欽!仰欽! 【與陳季常二首(之一)】 某啟。 昨日人還,拜書,想已達。 今日見馬鋪報,公擇二十一日入光州界,計今已在光。 輒于太守處借人持書約會于岐亭。 某決用初一日早離州,初二日晚必造門,此會殆為希有。 然第一請公勿殺物命,更與公擇一簡邀之,尤妙。 人速,不盡所懷。 恕之。 不宣。 【與陳季常二首(之二)】 早來宿酒殊昏倦,得佳篇一洗,幸甚。 昨日醉中口占,忘之矣。 寫一首為笑。 【答毛澤民】 再辱示手教,伏審酷熱起居清勝。 見諭,某何敢當,徐思之,當不爾。 非足下相期之遠,某安得聞此言,感愧深矣。 體中微不佳,奉答草草。 【答李方叔三首(之一)】 侄婿王適子立,近過此,往彭城取解,或場屋相見。 其人可與講論,詞學德性,皆過人也。 其弟名,字子敏,亦不甚相遠。 承問及兒子,屬令幹事,未及奉書,王文甫已與簡,令持前所留奉納矣。 【答李方叔三首(之二)】 第3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3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