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以右正言,知制誥諫院、開封府,拜御史中丞、翰林學士,且大用矣。 而公性疏達不疑,在帝前論事,如家人父子,言無文飾,洞見肝鬲。 帝知其誠盡,事無鉅細,人無親疏,輒以問公。 或中夜降手詔,使者旁午,公隨事解答,不自嫌外。 而執政方立新法,天下洶洶,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與造事謗公。 帝雖不疑,然亦出公于外。 以翰林侍讀學士知鄆州,移定與青,留守南都,徙齊、鄧二州,用公之意蓋未衰也。 而公之妻黨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擠公,必欲殺之。 帝知其無罪,落職,知池州。 徙蔡,未行,改安州。 既罷,入朝,未對。 而左右不悅者,又中以飛語。 復貶筠州。 士大夫為公危慄,或以為且有後命。 公談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憂哉!」乃上書自明,帝覽之,釋然,即以為湖州。 方且復用,而帝升遐。 公讀遺詔,僵仆頓絶。 久之乃蘇,曰:「已矣,吾無所自盡矣。 」 今上即位,徙公為蘇、揚二州,除公龍圖閣直學士,復以為鄆州,徙真定、河東。 治邊凜然,威行西北,號稱名將。 而宦官為走馬者,誣公病不任職,詔徙許州。 御史論公守邊奇偉之狀,且言其不病,詔復留河東,而公已老,蓋年七十有一矣。 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龍圖閣學士、知揚州,未至而薨。 蓋元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也。 方平歷事三宗,逮與天聖、景間賢公卿游。 公雖為晚進,而開濟之資,邁往之氣,蓋有前人風度。 以先帝神武英斷,知公如此,而終不大用。 每進,小人輒讒之。 公嘗上章自訟,有曰:「樂羊無功,謗書滿篋。 即墨何罪?毀言日聞。 」天下聞而悲之。 嗚呼,命也夫! 公諱甫,字元發。 其後避高魯王諱,以字為名,而字達道。 東陽人也。 滕氏出周文公之子錯,封于滕,所謂滕叔綉者。 十一代祖令琮為唐國子司業,令琮生太常博士翼,翼生贈戶部侍郎伉,伉生贈禮部侍郎蓋,蓋生戶部侍郎贈右仆射向,向生太中大夫睦州刺史邁,邁生越州觀察推官糹勃,糹勃生祠部郎中文規,文規生公之曾祖諱仁俊,為溫州永嘉令。 祖諱鑒,不仕。 皇考諱高,贈中大夫。 曾祖母、祖母皆范氏,繼祖母陳氏。 皇妣王氏,追封太原郡君,生公之夕,夢虎行月中而墮其室。 九歲能賦,敏捷過人。 范希文,皇考舅也,見公而奇之,教以為文。 希文為蘇州,而安定胡先生瑗居于蘇,公往從之,門人以千數,第其文,公常為首。 嘗舉進士,試于庭。 宋子京奇其文,擢為第三人,而以聲韻不中法,罷之。 其後八年,復中第第三。 授大理評事,通判湖州。 時孫元規守錢塘,一見公曰:「名臣也,後當為賢將。 」授以治劇守邊之要。 召試學士院,充集賢校理,判吏部南曹,除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判戶部勾院。 公在館閣,未嘗就第見執政,故宰相不悅,不遷者十年。 既遇知神宗,為諫官,知無不言。 然御史中丞王陶論宰相不押班為跋扈,上以問公。 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為跋扈,則臣為欺天陷人矣。 」 為開封府。 三獄皆滿,公視事之日,理出數百人,決遣殆盡,京師翕然稱之。 為御史中丞。 中書、密院議邊事,多不合。 趙明與西人戰,中書賞功,而密院降約束;郭逵修堡,樞密院方詰之,而中書已下褒詔矣。 公言:「戰守大事也,安危所寄。 今中書欲戰,密院欲守,何以令天下!願敕大臣,凡戰守除帥,議同而後下。 」上善之。 諫官楊繪言宰相不當以其子判鼓院。 上曰:「繪不習朝廷事,鼓院傳達而已,何與於事?」公曰:「人有訴宰相者,使其子傳達之可乎?且天下見宰相子在是,豈敢復訴事?」上悟,為罷之。 種諤擅築綏州,且與薛向發諸路兵,環、慶、保安皆出剽掠,西人復誘殺將官楊定。 公上疏,極言亮祚已納款,不當失信,邊隙一開,兵連民疲,必為內憂。 京師郡國地震。 公三上疏指陳致災之由。 大臣不悅,出公知秦州。 上面謂曰:「秦州非朕意也。 」留不遣。 詔館伴契丹使。 前此館伴非其人,使者議神塔子事,往複紛然。 是歲,契丹遣蕭林牙、楊興公來聘,朝廷憂之。 公見興公,開懷與語,問其家世父祖事,委曲詳盡。 興公驚且喜,不復論去歲事。 將去,與公馬上泣別。 林牙謂興公曰:「君與滕公善,豈將留此乎?」上聞之大喜。 因公奏事殿中,嘆曰:「朕欲擢卿執政。 卿逾月不對,而大臣力薦用唐介矣。 」公曰:「臣恨未有死所報陛下知遇,豈愛官職者。 」唐淑問、孫覺言公短,上不信,悉以其言示公,所以慰勞公者甚厚。 公頓首曰:「陛下無所疑,臣無所愧足矣。 」 河朔地大震,湧沙出水,壞城池廬舍,命公為安撫使。 官吏皆幄寢,居民恐懼,棄家而茇舍。 公獨臥屋下,曰:「民恃吾以生,屋摧民死,吾當以身同之。 」民始歸,安其室。 乃命葬死者,食饑者,除田稅,察惰吏,修堤防,繕甲兵,督盜賊,河朔遂安。 使還,大臣將除公并州。 上復留公開封府。 民有王潁者,為鄰婦隱其金,閲數尹不能辨。 潁憤悶至病。 傴杖而訴于公。 公呼鄰婦,一問得其情,取金還潁。 潁奮身仰謝,失傴所在,投杖而出,一府大駭。 第2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2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