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還有一個地區,也可以作為一個遊覽單位計算,就是後山沿圍牆那條土埂子。 這地方雖近在遊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過去。 這條路是從諧趣園再向北走,到後湖盡頭幾株大白楊樹面前時,不回頭,不轉彎,再向西一直從一條小土路走上小土山。 那是一條能夠滿足遊人好奇心的小路,一 路走去可從荊槐雜樹林子枝葉罅隙間清清楚楚看到後山後湖全景。 小土埂上還種得好些有了相當年月的馬尾松,松根凸起處,間或會有一兩個年青藝術家在那裡作畫。 地方特別清靜,不會有人來攪擾他的工作。 更重要還是從這裡望出去,景物湊緊集中,如同一個一個鏡框樣子。 若是一個有才能的年青畫家,他不僅會把樹石間色彩鮮明的紅領巾,同水上遊人種種活動,收入畫稿,同時還能夠把他們表示新生生命的笑語和歌聲同樣寫入畫中。 其實這些畫家在那裡,本身也很像一幅畫,可惜再找不出畫他的人。 跑龍套 近年來,社會上各處都把「專家」名稱特別提出,表示尊重。 知識多,責任多,值得尊重。 我為避免濫竽充數的誤會,常自稱是個「跑龍套」腳色。 我歡喜這個名分,除略帶自嘲,還感到它莊嚴的一面。 因為循名求實,新的國家有許多部門許多事情,屬於特殊技術性的,固然要靠專家才能解決。 可是此外還有更多近於雜務的事情,還待跑龍套的人去熱心參預才可望把工作推進或改善。 一個跑龍套角色,他的待遇遠不如專家,他的工作卻可能比專家還麻煩些、沉重些。 跑龍套在戲台上像是個無固定任務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報,雖然每一齣戲文中大將或寨主出場,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幾個轉,而且要嚴肅認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規矩行動,隨後才必恭必敬的分站兩旁,等待主角出常看戲的常不把這種角色放在眼裡記在心上,他自己一舉一動可不兒戲。 到作戰時,他雖然也可持刀弄棒,在台上砍殺一陣,腰腿勁實本領好的,還可在前台連翻幾個旋風觔斗,或來個鯉魚打挺,鷂子翻身,贏得台下觀眾連串掌聲。 不過戲劇照規矩安排,到頭來終究得讓元帥寨主一個一個當場放翻!跑龍套另外還得有一份本事,即永遠是配角的配角,卻各樣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備數補缺,才不至於使得本戲提調臨時手腳忙亂。 一般要求一個戲劇主角,固然必需聲容並茂,才能吸引觀眾,而對於配角唱做失格走板,也不輕易放過。 一個好的跑龍套角色,從全局看,作用值得重估。 就目前戲劇情況說,雖有了改進,還不大夠。 第1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第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