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古不然。 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也,以類相從者也。 一物失稱,亂之端也。 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昔者武王伐有商,誅紂,斷其首,縣之赤旆。 夫征暴誅悍,治之盛也。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 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故治則刑重,亂則刑輕,犯治之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也。 書曰:「刑罰世輕世重。 」此之謂也。 世俗之為說者曰:「湯武不善禁令。 」曰:「是何也?」曰:「楚越不受制。 」 是不然。 湯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湯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曷為楚越獨不受制也! 彼王者之制也,視形埶而制械用,稱遠邇而等貢獻,豈必齊哉!故魯人以榶,衛人用柯,齊人用一革,土地刑制不同者,械用、備飾不可不異也。 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 封內甸服,封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終王。 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夫是之謂視形埶而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是王者之制也。 彼楚越者,且時享、歲貢,終王之屬也,必齊之日祭月祀之屬,然後曰受制邪?是規磨之說也。 溝中之瘠也,則未足與及王者之制也。 語曰:「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此之謂也。 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擅讓。 」 是不然。 天子者,埶位至尊,無敵于天下,夫有誰與讓矣?道德純備,智惠甚明,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震動從服以化順之。 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 夫有惡擅天下矣。 曰:「死而擅之。 」 是又不然。 聖王在上,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載其事而各得其宜。 不能以義制利,不能以偽飾性,則兼以為民。 聖王已沒,天下無聖,則固莫足以擅天下矣。 天下有聖,而在後子者,則天下不離,朝不易位,國不更制,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聖不在後子而在三公,則天下如歸,猶復而振之矣。 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唯其徙朝改製為難。 故天子生則天下一隆,致順而治,論德而定次,死則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 夫禮義之分盡矣,擅讓惡用矣哉! 曰:「老衰而擅。 」 是又不然。 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取捨則無衰。 曰:「老者不堪其勞而休也。 」 是又畏事者之議也。 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無所詘,而形不為勞,尊無上矣。 衣被則服五采,雜間色,重文綉,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重大牢而備珍怪,期臭味,曼而饋,伐皋而食,雍而徹乎五祀,執薦者百餘人,侍西房;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諸侯趨走乎堂下;出戶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趨越席以養安,側載睪芷以養鼻,前有錯衡以養目,和鸞之聲,步中武象,趨中韶護以養耳,三公奉軶、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夾道,庶人隱竄,莫敢視望。 居如大神,動如天帝。 持老養衰,猶有善於是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 有擅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 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不能教化。 」是何也?曰:「朱象不化。 」 是不然也:堯舜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 然而朱象獨不化,是非堯舜之過,朱象之罪也。 堯舜者、天下之英也;朱象者、天下之嵬,一時之瑣也。 今世俗之為說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豈不過甚矣哉!夫是之謂嵬說。 羿蜂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不能以撥弓曲矢中微;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馭者也,不能以闢馬毀輿致遠。 堯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瑣化。 何世而無嵬?何時而無瑣?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 故作者不祥,學者受其殃,非者有慶。 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此之謂也。 世俗之為說者曰:「太古薄背,棺厚三寸,衣衾三領,葬田不妨田,故不掘也;亂今厚葬飾棺,故抇也。 」 是不及知治道,而不察于抇不抇者之所言也。 凡人之盜也,必以有為,不以備不足,則以重有餘也。 而聖王之生民也,皆使富厚優猶知足,而不得以有餘過度。 故盜不竊,賊不刺,狗豕吐菽粟,而農賈皆能以貨財讓。 風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遺。 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盜其先變乎!」雖珠玉滿體,文綉充棺,黃金充槨,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青,犀象以為樹,琅玕、龍茲、華覲以為實,人猶莫之抇也。 是何故也?則求利之詭緩,而犯分之羞大也。 夫亂今然後反是。 上以無法使,下以無度行;知者不得慮,能者不得治,賢者不得使。 若是,則上失天性,下失地利,中失人和。 故百事廢,財物詘,而禍亂起。 王公則病不足於上,庶人則凍餧羸瘠于下。 於是焉桀紂群居,而盜賊擊奪以危上矣。 安禽獸行,虎狼貪,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 若是則有何尤抇人之墓,抉人之口而求利矣哉!雖此裸而薶之,猶且必抇也,安得葬薶哉!彼乃將食其肉而齕其骨也。 第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
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