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退,綱留上十議,且言:「陛下度其可施行者,願賜施行,臣乃敢受命。 」一議國是,略謂:「今日並主和議,蓋以二聖播遷,非和則速其禍。 不知漢高與項羽戰于滎陽,太公為羽所得,置之幾上屢矣,高祖之戰彌厲,羽卒不敢害而還之。 昔金人與契丹戰,必割地厚賂講和,既和則又求釁以戰,二十餘載,卒滅契丹。 金又以此惑中國,至于破都城,墮宗社,易姓改號,而朝廷猶以和議為然,是將以天下畀之而後已也。 為今之計,專務自守,建籓鎮于要害之地,置帥府于大河及江、淮之南,修城壁,治器械,教水軍,習車戰,使其進無抄掠之得,退有邀擊之患,則雖有出沒,必不敢以深入。 故今日法勾踐嘗膽之志則可,法其卑詞厚賂則不可。 止當歲時遣使奉問二聖,三數年間,軍政益修,甲車咸備,然後大舉討之,以報不共戴天之仇,而雪振古所無之恥。 」一議巡幸,略謂:「天下形勢,關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又次之。 今宜以長安為西都,襄陽為南都,建康為東都,各命守臣,葺城池,治宮室,積糗糧,以備巡幸。 三都既成,其利有三:一則藉巡幸之名,使國勢不失于太弱;二則不置定都,敵人無所窺伺;三則四方望幸,奸雄無所凱覦。 至汴梁,宗廟社稷所在,天下根本,陛下即位之始,豈可不一見宗廟以安都人之心!願先降敕,以修謁陵寢為名,擇日巡幸。 」一議赦令,略謂:「惡逆不當赦,罪廢不當盡復,選人不當盡循資格。 今登寶位赦書,一切比附張邦昌偽赦非是,宜改正以法祖宗。 」一議僭逆,略謂:「張邦昌久與機政,擢冠宰司,國破而資之以為利,君辱而攘之以為榮,易姓建邦,四十餘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 考其四日之手書,猶用周朝之故事。 願肆諸市朝,以為亂臣賊子戒。 」一議偽命,略謂:「國家更大變,士大夫屈膝偽庭者,不可勝數,宜依唐肅宗六等定罪,以勵士風。 」一議戰,謂:「軍政久廢,宜一新紀綱,信賞必罰。 」一議守,謂:「沿河及江、淮,措置抗禦以扼敵沖。 」一議本政,略謂:「朝廷之尊卑,系于宰相之賢否。 唐至文宗,可謂衰弱,武宗得一李德裕而威令遂振。 德裕初相,上言:『宰相非其人,當亟廢罷;至天下之政,不可不歸中書。 』武宗聽之,故能削平僭偽,號為中興。 我朝自崇、觀以來,政出多門,閹官、恩幸、女寵,皆得以干預朝政。 所謂宰相者,保身固寵,不敢為言,以至法度廢弛,馴致靖康之禍。 原陛下察德裕之言而法武宗之任,監崇、觀之失以刷靖康之恥。 」一議責成,略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着;宜擇人而久任之,以要成功。 」一議修德,略謂:「初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儉之德,以副天下之望。 」帝與潛善等謀之,翼日,出其章付中書,惟僭逆、偽命二章不下。 靖康軍節度使,知西外宗正事仲湜為開府儀同三司,封嗣濮王。 金左副元帥宗翰還西京。 金主詔曰:「自河之北,今既分畫,重念其民,或見城邑有被殘者,遂相堅守,若即討伐,生靈可愍。 其申諭以理,招輯安全之。 倘執不移,自當致討。 若諸軍敢利於俘掠,輒肆蕩毀者,底于罰。 」 辛酉,名潛邸為升暘宮。 以徐秉哲假資政殿學士,領開封尹,充大金通問使。 秉哲不受命,責授昭信軍節度副使,梅州安置。 壬戌,李綱言:「今日急務,在通下情。 」乃詔置檢鼓院於行宮便門外,以達四方章奏。 顏岐充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以岐嘗論李綱故也。 范宗尹亦求去,乃詔為徽猷閣待制、知舒州。 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錢伯言為開封尹。 詔:「宗室銜位不書姓名,官司毋得受。 」 自熙寧以來,宗室外官,單銜奏事,並不着姓。 至是趙子崧以表謝上,黃潛善援近旨劾之,乃申明行下。 癸亥,張邦昌責授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所過巡尉伴送,仍令監司、守臣常切覺察,月具申尚書省。 李綱言:「王時雍等四人,與金人傳導指意,議廢趙氏,脅迫二聖出郊,又受偽命為執政,實為罪魁。 」時徐秉哲已先竄,於是移時雍高州,吳幵永州,莫儔全州,並安置。 呂好問謂綱曰:「王業艱難,正納污含垢之時,遽繩以峻法,懼者眾矣。 」綱不納。 贈徽猷閣待制、知懷州霍安國延康殿學士。 李綱言:「自崇、觀以來,朝廷不復崇尚名節,故士大夫寡廉鮮恥,不知君臣之義,靖康之禍,視兩宮播遷如路人,然仗節死義,在內惟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國,餘未有聞。 願詔諸路詢訪,優加贈恤。 」乃自安國及劉韐以下次第褒錄,復詔諸路詢訪死節以聞。 初,賊祝靖寇荊南,安撫使鄧雍遁。 賊乘勢欲渡江,知公安縣程千秋率邑人及廣西,湖南勤王之兵在邑者禦之,復遣人渡江,焚舟毀筏,殺賊甚眾。 李希忠繼至,千秋沿江設備,唐慤自鼎州,復調本路弓弩手助之,賊乃去。 時通判鄂州趙令裨,部官兵戍武昌縣。 賊閻謹犯黃州,其徒縱掠,既去,令裨渡江存撫,黃人德之。 自金再圍城,京西、湖北諸州,悉為賊寇侵犯,隨州陸德先、復州趙縱之、郢州舒舜舉與荊南、德安皆失守,獨知汝州、徽猷閣待制趙子櫟,知襄陽府、直徽猷閣黃叔敖,知蔡州、直秘閣閻孝忠,知漢陽軍、朝議大夫李彥卿,能守境扞賊。 至是李綱言于帝,奪雍龍圖閣直學士,罷德先等三人,仍奪其職。 遷子櫟寶文閣直學士,叔敖秘閣修撰,孝忠進一官,彥卿直秘閣,千秋進二官,通判荊南府,而擢令裨直龍圖閣、知黃州。 第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中》
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