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譏墨以上同、兼愛、上賢、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譏專臣,不「上同」哉?孔子泛愛親仁,以博施濟眾為聖,不「兼愛」哉?孔子賢賢,以四科進褒弟子,疾歿世而名不稱,不「上賢」哉?孔子祭如在,譏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則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堯舜,同非桀紂,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奚不相悅如是哉?余以為辯生於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非二師之道本然也。 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為孔墨。 ●卷十二·雜著二 獲麟解 麟之為靈昭昭也,詠于《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于家,不恆有于天下。 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 麟為聖人出也。 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 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進學解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于嬉;行成於思,毀于隨。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凶邪,登崇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 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茲有年矣。 先生口不絶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釒句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 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沉浸醴鬱,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學,勇于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 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于友。 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暫為御史,遂竄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見治。 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冬爰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先生曰:「籲,子來前!夫大木為{亡木},細木為桷,畏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于楚,廢死蘭陵。 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絶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由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于用,行雖修而不顯于眾。 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慄,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 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 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 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弋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苓也。 」 本政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