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丁卯,孟夏薦饗太廟,攝太尉行事。 七月戊戌,上新修《唐書》二百五十捲。 庚子,推賞,轉禮部侍郎。 〈敕:古之為國者法後王,為其近於己,制度文物可觀故也。 唐有天下且三百年,明君賢臣相與經營扶持之,其盛德顯功、美政善謀固已多矣,而史官非其人,記述失序,使興壞成敗之跡晦而不章。 朕甚恨之,故擇廷臣筆削舊書,勒成一家。 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朝散大夫、給事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刊修《唐書》、兼判秘閣秘書省、兼充群牧使、護軍、樂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二百戶、賜紫金魚袋歐陽某,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朝請大夫、守尚書吏部侍郎、充集賢殿修撰、知鄭州、上柱國、常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三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宋祁,創立統紀,裁成大體。 朝散大夫、尚書禮部郎中、知制誥、充集賢殿修撰、糾察在京刑獄、兼權判尚書工部、充宗正封修玉牒官、騎都尉、高平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范鎮,朝奉郎、守尚書刑部郎中、知制誥、同勾當三班院、上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王疇,三司度支判官、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賢校理,編修《唐書》官、上騎都尉、賜緋魚袋宋敏求、罔羅遺逸,厥協異同。 凡十有七年,大典乃立,閎富精核,度越諸子矣,皆讎有功。 朕將古鑒今,以立時治。 為朕得法,其勞不可忘也,皆遷秩一等,布其書天下,使學者咸睹焉。 修可特授守尚書禮部侍郎,依前知制誥、史館修撰、充翰林學士、散官、差遣、勛、封、食實封、賜如故。 祁可特授守尚書右丞,依前集賢殿修撰、充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散官、差遣、勛、封、食實封賜如故。 仍放朝謝。 鎮可特授尚書吏部郎中、依前知制誥、充集賢殿修撰、散官、差遣、勛、封賜如故。 疇可特授守尚書右司郎中,依前知制誥,散官、勛、賜、差遣如故。 敏求可特授尚書工部員外郎,依前集賢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散官、勛、賜如故。 〉九月丁亥,兼翰林侍讀學士。 〈敕:夫堯舜稱治之至,莫重於稽古,蓋順考前繹以施有政。 故其聖功大烈,後世無以逾焉。 朕風于既往,求理於當世,留神典冊,用資聰明,務延道德之老,以為勸講之益,進讀左右,尤任賢碩。 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朝散大夫、守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判秘閣秘書省、兼充群牧使、護軍、樂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二百戶、賜紫金魚袋歐陽某:素履夷直,懷負忠亮,雄詞奧學,高視前哲,讜議精識,推為國器。 方且擢處禁近,以襄大猷,登預經閣,庶幾自輔。 夫維善言古,必驗于今,援史傳經,爾其無讓。 可特授依前守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史館修撰、充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散官、差遣、勛、封、食實封、賜如故。 〉十月庚午,下元節,車駕朝拜景靈宮天興殿,朝謁真宗及章懿太后神禦殿,攝侍中。 十一月辛丑,拜樞密副使,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二百戶。 〈敕:夫《詩》美吉甫,以有文武。 故賢特之士,無施不可。 朕惟天下之重,兵本之寄,委于廊廟之臣,責其講畫之用。 則待遇之意,付畀之際,敢不慎乎!苟非材英,豈易圖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守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護軍、樂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二百戶、賜紫金魚袋歐陽某:學通古今之宜,性符履道之直,議論明正,懷負高爽。 久居禁近之從,屢更中外之事,選所踐試,悉著聲實。 今樞之地,籌勝是經,擢貳大猷,適亻寧休績,惟公忠可以成務,惟寅亮可以就功。 往其慎哉,無廢朕命。 可特授依前守尚書禮部侍郎、充樞密副使,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二百戶,散官、勛、賜如故。 〉甲寅,同修《樞密院時政記》。 十二月,被差押伴契丹賀正旦人使禦筵于都亭驛。 【嘉六年辛丑公年五十五】 三月戊申,侍上幸後苑,賞花華景亭,釣魚涵曦亭,遂宴太清樓。 閏八月辛丑,轉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進封開國公,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二百戶,公辭轉官,許之。 〈敕:夫萬務之理,命令之出,謀謨于堂上,風行于天下,使來者可觀而輿言無譏者,非吾二三相輔乎?本兵之所,號為樞機,布政之方,實系原柢,更踐大府,參持衡柄,向匪全德,疇副毗倚?樞密副使、朝散大夫、守尚書禮部侍郎、護軍、東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歐陽某:識鑒明遠,才猷通劭,議論貫前儒之學,文章擅獨步之名。 遍歷清華,迭居中外,自居重任,已試異能,忠言不私,直道無屈。 是用易地,且俾遷官,讓節逾高,誠心可諒。 若夫禮樂未具,制度未立,基業未固,賦用未節,昔人有作,後世奚艱?俾我有宋之治,如三代盛時者,亦惟吾相輔而已。 力行王道,今也其時,無謂吾不能行,其同心以濟,勉之哉!可特授依前守尚書禮部侍郎、參知政事,進封開國公,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二百戶,散官、勛、賜如故。 〉九月庚申,同修《中書時政記》。 十二月丙戌,臘享太廟,攝太尉行事。 【嘉七年壬寅公年五十六】 第5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5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