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此一硯,用之二十年矣。 當南唐有國時,于歙州置硯務,選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廩之給,號硯務官,歲為官造硯有數。 其硯四方而平淺者,南唐官硯也。 其石尤精,製作亦不類今工之侈窳。 此硯得自今王舍人原叔。 原叔家不識為佳硯也,兒子輩棄置之。 予始得之,亦不知為南唐物也。 有江南人年老者見之,淒然曰:「此故國之物也。 」因具道其所以然,遂始寶惜之。 其貶夷陵也,折其一角。 【宣筆】 宣筆初不可用,往時聖俞屢以為惠,尋復為人乞去。 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 【琴枕說】 介甫嘗言夏月晝睡方枕為佳,問其何理,雲睡久氣蒸枕熱,則轉一方冷處。 然則真知睡者邪。 余謂夜彈琴唯石暉為佳,蓋金蚌、瑟瑟之類皆有光色,燈燭照之則炫耀,非老翁夜視所宜。 白石照之無光,唯目昏者為便。 介甫知睡,真懶者;余知琴暉,直以老而目暗耳,是皆可笑。 余家石暉琴得之二十年,昨因患兩手中指拘攣,醫者言唯數運動,以導其氣之滯者,謂唯彈琴為可。 亦尋理得十餘年已忘諸曲。 物理損益相因,固不能窮至于如此。 老莊之徒,多寓物以盡人情。 信有以也哉! 【鑒畫】 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 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閒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 若乃高下向背、遠近重複,此畫工之藝爾,非精鑒者之事也。 不知此論為是否?余非知畫者,強為之說,但恐未必然也。 然世謂好畫者,亦未必能知此也。 此字不乃傷俗邪。 【學書為樂】 蘇子美嘗言:「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 」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 余晚知此趣,恨字型不工,不能到古人佳處。 若以為樂,則自足有餘。 【學書消日】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來漸以廢去,或厭而不為,或好之未厭、力有不能而止者。 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厭者,書也。 至于學字,為于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 乃知昔賢留意于此,不為無意也。 【學書作故事】 學書勿浪書,事有可記者,他時便為故事。 【學真草書】 自此已後,只日學草書,雙日學真書。 真書兼行,草書兼楷。 十年不倦,當得書名,然虛名已得,而真氣耗矣。 萬事莫不皆然,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為勞也;有以樂其心,不知物之為累也。 然則自古無不累心之物,而有為物所樂之心。 【學書費紙】 學書費紙,猶勝飲酒費錢。 曩時嘗見王文康公戒其子弟云:「吾生平不以全幅紙作封皮。 」文康,太原人。 世以晉人喜嗇資談笑,信有是哉。 吾年向老,亦不欲多耗用物,誠未足以有益於人。 然衰年志思不壯,於事少能快然,亦其理耳。 【學書工拙】 每書字,嘗自嫌其不佳,而見者或稱其可取。 嘗有初不自喜,隔數日視之,頗若稍可愛者。 然此初欲寓其心以銷日,何用較其工拙而區區于此,遂成一役之勞,豈非人心蔽于好勝邪? 【作字要熟】 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實而有餘。 于靜坐中自是一樂事,然患少暇,豈其于樂處常不足邪? 【用筆之法】 蘇子美嘗言用筆之法,此乃柳公權之法也。 亦嘗較之,斜正之間便分工拙,能知此及虛腕,則羲、獻之書可以意得也。 因知萬事皆有法,楊子云斷木為棋、元刂革為鞠,亦皆有法,豈正得此也? 【蘇子美論書】 蘇子美喜論用筆,而書字不迨其所論,豈其力不副其心邪?然萬事以心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 余獨以為不然,此所謂非知之難而行之難者也。 古之人不虛勞其心力,故其學精而無不至。 蓋方其幼也,未有所為,時專其力於學書,及其漸長,則其所學漸近於用。 今人不然,多學書於晚年,所以與古不同也。 秋霖不止,文書頗稀,叢竹蕭蕭,似聽愁滴。 顧見案上故紙數幅,信筆學書。 樞密院東廳。 【蘇子美蔡君謨書】 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絶。 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往年予嘗戲謂君謨學書如溯急流,用盡氣力,不離故處,君謨頗笑以為能取譬。 今思此語已二十餘年,竟如何哉。 【李邕書】 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 及看之久,遂謂他書少及者。 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 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絶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見邕書,追求鐘、王以來字法,皆可以通。 然邕書未必獨然,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餘。 余偶從邕書而得之耳。 嘉五年春分日,雪中西窗信筆。 【風法華】 往時有風法華者,偶然至人家,見筆便書,初無倫理,久而禍福或應,豈非好怪之士為之遷就其事邪?余每見筆輒書,故江鄰幾比余為風法華。 【九僧詩】 近世有《九僧詩》,極有好句,然今人家多不傳。 如「馬放降來地,雕盤戰後雲」,「春生桂嶺外,人在海門西」,今之文士未能有此句也。 【弔僧詩】 謝希深嘗誦《哭僧詩》云:「燒痕詩入集,海角寺留真。 」謂此人作詩不求好句,只求好意。 余以謂意好句亦好矣。 賈島有《哭僧詩》云:「寫留行道影,焚卻坐禪身。 」唐人謂燒卻活和尚,此句之大病也。 【郊島詩窮】 第3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3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