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洪州第七狀〈嘉五年〉】 右臣奉被今月二十一日詔書一道,以臣陳乞江西差遣宜不允者。 伏念臣早以孤賤,誤玷恩榮。 而生稟拙艱,動罹謗咎。 往自河北,斥守滁陽,在外十年,遂至白首。 頃除憂制,還奉內朝。 幸蒙聖恩,收以桑榆,置之翰苑。 凡今仕宦光寵,孰不樂在朝廷;職任清優,顧亦無出禁近。 臣豈不思向之流落,引領欲還,而乃卻蹈風波,彼投遠外?此之愚計,豈近人情?蓋以臣事迫心危,有不得已。 凡諸懇悃,嘗具剖陳,不敢煩言,況已罄盡。 再念臣遭遇明聖,過被恩私,犬馬無知,猶能報效。 而臣性既疏簡,識非明敏,少以專學而自愚,不能趨世以濟務。 效當求實,而安事虛名;才貴適時,而一無可用。 至于上所詢訪,時有論議,亦碌碌隨眾人,未嘗有所建言。 縱令有之,亦不足采。 惟有文字,繆為流俗過稱。 而自供職禁庭,殆今七載,屬中外無事,文書甚簡,不過月赴四五直,飽食甘寢,止撰青詞、齋文一兩通。 只此為臣所能,是臣事業,去之亦何闕於事,存之又奚補于時?將何以上煩睿慈,曲示恩意,特頒詔諭,前例所無。 捧讀驚慚,繼以感涕。 臣亦竊聞近日兩制臣寮多求外任,彼皆材業有素,年齒方強,又無事于外方,可以且留供職。 惟臣材無可用,年又漸衰,外有私營,冀償夙素。 慾望聖慈畀之一郡,使其志畢願從。 若天幸余齡,未填溝壑,則遺簪舊物,尚或冀于見收;而疲馬君軒,豈不知于有戀。 臣無任祈恩激切之至。 謹具狀陳乞以聞,伏候敕旨。 【辭侍讀學士狀〈嘉五年九月〉】 右臣準閣門告報,蒙恩除臣兼侍讀學士者。 竊以學士不宜兼侍讀,臣于前歲已具陳論。 當時蒙恩,遂許辭免。 在於今日,豈宜復授?得非以方今經筵闕人,而臣在學士中,適當次補,聖恩優異,不忍獨遺?臣以衰殘,久塵禁署,已兼龍圖閣學士。 而在院學士,多未有兼職。 況臣前已有言,理宜自踐。 欲乞許臣只兼舊職,其經筵闕侍讀,別賜除人。 所有誥敕,臣不敢祗受。 今取進止。 【辭樞密副使表〈嘉五年十一月〉】 臣某言: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臣依前禮部侍郎,充樞密副使,仍加食邑、實封,散官、勛、賜如故者。 成命始行,驟驚于眾聽;撫心增懼,曾莫以自容。 臣某〈中謝。 〉竊以樞要之司,朝廷慎選。 出納惟允,實贊于萬機;禮遇均隆,號稱于二府。 顧任人之得失,常系國之重輕,苟非其材,所損不一。 伏念臣器能甚薄,風力不強。 少喜文辭,殆浮華而少實;晚勤古學,終迂闊以自愚。 而自遭逢盛明,擢在侍從。 間嘗論天下之事,言出而眾怨已歸;思欲報人主之知,智短而萬分無補。 徒厝危躬于禍咎,每煩聖造之保全。 既不適于時宜,惟可置之閒處。 故自叨還禁署,逮此七年,屢乞方州,幾于十請。 瀝愚誠而懇至,被明詔之丁寧。 雖大度并包,猥荷優容之賜;而群賢在列,敢懷希進之心?豈謁伏遇尊號皇帝陛下,急於求人,思以濟治,因柄臣之並選,憐舊物以不遺。 然而致遠之難,力不勝者必速其覆;量材不可,能自知者猶得為明。 敢冀睿慈,察其迫切,俾回渙渥,更選雋良。 如此,則器不假人,各適賢愚之分;物皆知報,何勝犬馬之心。 【謝樞密副使表〈嘉五年十一月〉】 臣某言: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臣依前官充樞密副使,尋具表陳免,蒙降批答不允、斷來章者。 右樞虛府,充位宜求于雋賢;多士盈庭,誤選乃先於庸妄。 既牢辭之靡獲,徒冒寵而為憂。 臣某〈中謝。 〉伏念臣少本賤愚,初無志慮。 為小人之事,力不勝於負薪;程有司之文,學止期于干祿。 過被仁恩之樂育,早從英俊之並游。 遂叨侍從之流,久玷論思之地。 方時求治,殆無補于毫分;顧質早衰,況漸凋于齒發。 但思藏縮,敢望甄升?矧惟贊萬事之機,必也極一時之選。 豈容濫得,猥以備員?當命令之始行,方惶惑以自失。 而睿恩至渥,召旨甚嚴。 莫諧懇避之誠,徒負貪榮之愧。 此蓋伏遇尊號皇帝陛下,廓天地之量,垂日月之光。 憐樸直之無他,謂疲駑之可勉。 俾承闕乏,以效拙勤。 臣敢不奮勵無能之姿,感激難逢之會。 職思其位,庶免于曠官;謀不以身,少期于報國。 【辭參知政事表〈嘉六年八月〉】 職參論道,宜極選于一時;授匪其人,實駭聞于眾聽。 恩榮所被,難安。 臣某〈中謝。 〉伏念臣本乏材能,徒緣幸會。 列于侍從,白首無聞;置在樞機,素餐已甚。 雖聖主之恩,天地曲示含容;而朝廷之事,毫釐動關利害。 豈止曠官之誚,每懷誤國之憂。 矧惟政事之臣,實代天工之任。 俾之贊貳,宜擇材賢。 伏望尊號皇帝陛下,收誤獎之恩,廣僉諧之訪。 憫疲駑之已試,備見無庸;求俊于在廷,擢之不次。 俾獲安於舊職,冀免速于罪辜。 報效之誠,殞糜後已。 【謝參知政事表】 第2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2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