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政者徇名乎,襲跡乎?三代之名,正名也;其跡,治跡也。 所謂名者,萬世之法也;跡者,萬世之制也。 正名立制,言順事成,然後因名蹟以考實,而其文章事物粲然無不備矣,可謂盛哉!董仲舒以謂三代質文有改制之名而無變道之實者是也。 自秦肆其虐,滅棄古典,然後三代之名與跡皆變易而喪其實,豈所謂變其道者邪?然自秦迄今,千有餘歲,或治或亂,其廢興長短之勢,各由其人為之而已。 其襲秦之名不可改也,三代之跡不可復也,豈其理之自然歟?豈三代之制止於三代,而不可施于後世歟?王莽求其跡而復井田,宇文求其名而復六官,二者固昏亂敗亡之國也。 然則孔子言「為政必也正名」,孟子言「為政必始經界」,豈虛言哉?然自秦以來,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唐太宗而已。 其名蹟固未嘗復三代之一二,而其治則几乎三王,豈所謂名蹟者非此之謂歟?豈遺名與跡而直考其實歟?豈孔、孟之所謂者有旨,而學者弗深考之歟?其酌古今之宜與其異同者以對。 問:古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待以成其美。 今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害,欲濟於事,可乎?古之士,教養有素而進取有漸。 上之禮其下者厚,故下之自守者重。 上非厚禮不能以得士,士非自重不能以見禮于上。 故有國者,設爵祿、車服、禮樂於朝,以待其下;為士者,修仁義、忠信、孝悌于家,以待其上。 設于朝者,知下之能副其待,則愈厚;居下者,知上之不薄於己,故愈重。 此豈不交相成其美歟?後世之士則反是。 上之待其下也,以謂干利而進爾,雖有爵祿之設而日為之防,以革進之濫者。 下之視其上也,以謂雖自重,上孰我知,不自進則不能以達。 由是上之待其下也益薄,下之自守者益不重而輕。 嗚呼!居上者欲得其人,在下者欲行其道,其可得邪?原夫三代取士之制如何?漢、魏迨今,其變制又如何?宜歷道其詳也。 制失其本,致其反古,當自何始?今之士皆學古通經,稍知自重矣;而上之所以禮之者,未加厚也。 噫!由上之厚,然後致下之自重歟?必下之自重,然後上禮之厚歟?二者兩不為之先,其勢亦奚由而合也?宜具陳其本末與其可施于今者以對。 ●卷四十九·居士集卷四十九 ◎祭文二十首 【祭桓侯文〈景四年〉】 謹以彘肩卮酒之奠,告于桓侯張將軍之靈:農之為事亦勞矣,盡筋力,勤歲時,數年之耕,不過一歲之稔。 稔,則租賦科斂之不暇,有餘而食,其得幾何?不幸則水旱,相枕為餓殍。 夫豐歲常少,而凶歲常多。 今夏麥已登,粟與稻之早者,民皆食之矣。 秋又大熟,則庶幾可以支一二歲之凶荒。 歲功將成,曷忍敗之?今晚田秋稼將實而少雨,雨之降者,頻在近郊,山田僻遠,欲雨之方,皆未及也。 惟神降休,宜均其惠,而終成歲功。 神生以忠勇事人,威名震于荊楚;歿食其土,民之所宜告也。 尚饗! 【求雨祭文〈寶元元年〉】 年月日,乾德縣令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五龍之神曰:百里之地一時而不雨,則民被其災者數千家。 然則水旱重事也,天之庇生斯民者,豈欲輕為之乎!不幸而遭焉,則歸其說于二者。 一曰吏之貪戾,不能平民,而使怨籲之氣干于陰陽之和而然也。 一曰凡山川能出雲為雨者,皆有神以主之,以節豐凶,而為民之司命也。 故水旱之災,不以責吏,則以告神。 嗚呼!民不幸而罹其災,修與神又不幸而當其事者,以吏食其祿而神享其祀也。 今歲旱矣,令雖愚,尚知恐懼而奔走;神至靈也,得不動於心乎!尚饗! 【求雨祭漢景帝文〈寶元元年〉】 維年月日,具官修告于漢孝景帝之神:縣有州帖,祈雨諸祠。 縣令至愚,以謂雨澤頗時,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煩神之視聽。 癸丑,出於近郊,見民稼之苗者荒在草間,問之,曰:「待雨而後耘耔。 」又行見老父,曰:「此月無雨,歲將不成。 」然後乃知前所謂雨澤頗時者,徒見于城郭之近,而縣境數百里山陂田畝之間,蓋未及也。 修以有罪,為令于此,宜勤民事神以塞其責。 今既治民獄訟之不明,又不求民之所急,至去縣十餘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知,頑然慢於事神,此修為罪又甚于所以來為令之罪。 惟神為漢明帝,生能惠澤其民,布義行剛,威靈之名,照臨後世,而尤信于此土之人。 神其降休,以答此土民之信。 尚饗! 【北嶽廟賽雨祭文〈慶歷五年〉】 古者諸侯之國,水旱豐凶,山川所禱,各即其封。 祀薄秩卑,止於一國,而神所降休,亦不過其國中。 豈如巨岳,四方之鎮,天下之雄,天子命祀,公王之崇。 而修之職,既非一邦之守,凡河北千里,上給下足,皆責于厥躬。 故修之禱,非鎮一州而止,自河以北,冀厥惠之咸蒙。 況神之主,又非河北而已,利澤之廣,宜及於無窮。 既獲賜矣,而又敢黷,幸神聽之惟聰。 尚饗! 【修城祈晴祭五龍文〈滁州慶歷七年〉】 雨澤於物,博哉其利。 及其過差,患亦不細。 民勞于農,將熟而敗。 吏勤於職,已成而壞。 龍于吏民,何怒何戾?山湫有祠,樂可潛戲。 宜安爾居,靜以養智。 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浸潤收畜,足支一歲。 旱則來告,否當且待。 【祈晴祭城隍神文〈滁州慶歷七年〉】 第1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