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王公諱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 事梁,為宣義軍節度使,以身死國,葬于鄭州之管城。 晉天福二年,始贈太師。 公在梁以智勇聞,梁,晉之爭數百戰,其為勇將多矣,而晉人獨畏彥章。 自乾化後,常與晉戰,屢困莊宗于河上。 及梁末年,小人趙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將多以訁不見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盡失河北,事勢已去。 諸將多懷顧望,獨公奮然自必,不少屈懈,志雖不就,卒死以忠。 公既死,而梁亦亡矣。 悲夫!五代終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國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時,能不污其身得全其節者鮮矣。 公本武人,不知書,其語質,平生嘗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蓋其義勇忠信,出於天性而然。 予于《五代書》,竅有善善惡惡之志,至于公傳,未嘗不感憤嘆息,惜乎舊史殘略,不能備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節度判官來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孫睿所錄家傳,頗多於舊史,其記德勝之戰尤詳。 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經于帝前。 公因用笏畫山川,為御史彈而見廢。 又言公五子,其二同父死節。 此皆舊史無之。 又云公在滑,以訁自歸於京師;而史雲召之。 是時梁兵盡屬段凝,京師羸兵不滿數千,公得保鑾五百人之鄆州,以力寡敗於中都;而史雲將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 公之攻德勝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敵,梁之將相聞者皆竅笑。 及破南城,果三日。 是時莊宗在魏,聞公復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馳馬來救,已不及矣。 莊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今國家罷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敗軍殺將,連四五年,而攻守之計至今未決。 予嘗獨持用奇取勝之議,而嘆邊將屢失其機,時人聞予說者,或笑以為狂,或忽若不聞,雖予亦惑,不能自信。 及讀公家傳,至于德勝之捷,乃知古之名將必出於奇,然後能勝。 然非審于為計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偉男子之所為,非拘牽常算之士可到也。 每讀其傳,未嘗不想見其人。 後二年,予復來通判州事。 歲之正月,過俗所謂鐵槍寺者,又得公畫像而拜焉。 歲久磨滅,隱隱可見,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懼失其真也。 公善用槍,當時號王鐵槍,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猶以名其寺,童兒牧豎皆知王鐵槍之為良將也。 一槍之勇,同時豈無?而公獨不朽者,豈其忠義之節使然歟?畫已百餘年矣,完之復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繫乎畫之存不存也。 而予尤區區如此者,蓋其希慕之至焉耳。 讀其書,尚想乎其人,況得拜其像,識其面目,不忍見其壞也。 畫既完,因書予所得者于後,而歸其人使藏之。 【吉州學記〈慶歷四年〉】 慶歷三年秋,天子開天章閣,召政事之臣八人,問治天下其要有幾,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書以對。 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頓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下所欲為,則天下幸甚。 於是詔書屢下,勸農桑,責吏課,舉賢才。 其明年三月,遂詔天下皆立學,置學官之員,然後海隅徼塞四方萬里之外,莫不皆有學。 嗚呼,盛矣!學校,王政之本也。 古者致治之盛衰,視其學之興廢。 《記》曰:「國有學,遂有序,黨有庠,家有塾。 」此三代極盛之時大備之制也。 宋興,蓋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學始克大立,豈非盛美之事,須其久而後至于大備歟?是以詔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後為羞。 其年十月,吉州之學成。 州舊有夫子廟,在城之西北,今知州事李侯寬之至也,謀與州人遷而大之,以為學舍,事方上請而詔已下,學遂以成,李侯治吉,敏而有方,其作學也,吉之士率其私錢一百五十萬以助。 用人之力積二萬二千工,而人不以為勞;其良材堅甓之用凡二十二萬三千五百,而人不以為多;學有堂筵齋講,有藏書之閣,有賓客之位,有游息之亭,嚴嚴翼翼,壯偉閎耀,而人不以為侈。 既成,而來學者常三百餘人。 予世家于吉,而濫官于朝,進不能讚揚天子之盛美,退不得與諸生揖讓乎其中。 然予聞教學之法本於人性,磨揉遷革,使趨于善,其勉於人者勤,其入於人者漸,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至于禮讓興行而風俗純美,然後為學之成。 今州縣之吏不得久其職而躬親于教化也,故李侯之績及于學之立,而不及待其成。 惟後之人,毋廢慢天子之詔而殆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于學門,將見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問于其俗而婚喪飲食皆中禮節,入于其裡而長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于道路,然後樂學之道成。 而得時從先生、耆老,席于眾賓之後,聽鄉樂之歌,飲獻酬之酒,以詩頌天子太平之功。 而周覽學舍,思詠李侯之遺愛,不亦美哉!故于其始成也,刻辭于石,而立諸其廡以俟。 【又初稿附刊】 第1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1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