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樂作於人心,成聲於物,聲氣既和,反感於人心者也。 所假之物,大小有數。 九者,成數也,是以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鐘之聲,為樂之端也。 半之,清聲也。 倍之,緩聲也。 三分其一以損益之,相生之聲也。 十二變而復黃鐘,聲之總數也。 乃命之曰十二律。 旋迭為均,均有七調,合八十四調,播之於八音,著之於歌頌。 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宮聲廢。 洎東漢雖有大予丞鮑鄴興之,人亡而音息,無嗣續之者。 漢至隋垂十代,凡數百年,所存者黃鐘之宮一調而已。 十二律中,惟用七聲,其餘五律,謂之啞鐘,蓋不用故也。 唐太宗復古道,乃用祖孝孫、張文收考正雅樂,而旋宮八十四調復見于時,在懸之器,方無啞者,安、史之亂,京都為墟,器之與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漸多紕繆。 逮乎黃巢之餘,工器都盡,購募不獲,文記亦亡,集官詳酌,終不知其制度。 時有太常博士商盈孫,案《周官·考工記》之文,鑄緌鐘十二,編鐘二百四十,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之在懸者是也。 雖有樂器之狀,殊無相應之和。 逮乎硃梁、後唐,歷晉與漢,皆享國不遠,未暇及于禮樂。 以至于十二緌鐘,不問聲律宮商,但循環而擊,編鐘、編磬徒懸而已。 絲、竹、匏、土,僅有七聲,作黃鐘之宮一調,亦不和備,其餘八十三調,於是乎泯絶,樂之缺壞,無甚于今。 陛下天縱文武,奄宅中區,思復三代之風,臨視樂懸,親自考聽,知其亡失,深動上心。 乃命中書舍人竇儼參詳太常樂事,不逾月調品八音,粗加和會。 以臣嘗學律歷,宣示古今樂錄,令臣討論,臣雖不敏,敢不奉詔。 遂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長九寸,虛徑三分,為黃鐘之管,與見在黃鐘之聲相應。 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 以為眾管互吹,用聲不便,乃作律準,十三弦宣聲,長九尺張弦,各如黃鐘之聲。 以第八弦六尺,設柱為林鐘;第三弦八尺,設柱為太簇;第十弦五尺三寸四分,設柱為南呂;第五弦七尺一寸三分,設柱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設柱為應鐘;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設柱為蕤賓;第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設柱為太呂;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設柱為夷則;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設柱為夾鐘;第十一弦五尺一分,設柱為無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八分,設柱為中呂;第十三弦四尺五寸,設柱為黃鐘之清聲。 十二律中,旋用七聲為均,為均之主者,宮也,徵、商、羽、角、變宮、變徵次焉,發其均主之聲,歸乎本音之律,七聲迭應布不亂,乃成其調。 均有七調,聲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調,歌奏之曲,由之出焉。 伏以旋宮之聲久絶,一日而補,出臣獨見,恐未詳悉,望集百官及內外知音者較其得失,然後依調製曲。 八十四調,曲有數百,見存者九曲而已,皆謂之黃鐘之宮。 今詳其音數,內三曲即是黃鐘宮聲,其餘六曲,錯雜諸調,蓋傳習之誤也。 唐初雖有旋宮之樂,至于用曲,多與禮文相違。 既不敢用唐為則,臣又懵學獨力,未能備究古今,亦望集多聞知禮文者,上本古曲,下順常道,定其義理。 于何月行何禮,合用何調何曲,聲數長短,幾變幾成,議定而制曲,方可久長行用。 所補雅樂旋宮八十四調,並所定尺、所吹黃鐘管、所作律準,謹同上進。 世宗善之,詔尚書省集百官詳議。 兵部尚書張昭等議曰: 昔帝鴻氏之制樂也,將以範圍天地,協和人神,候八節之風聲,測四時之正氣。 氣之清濁不可以筆授,聲之善否不可以口傳,故鳧氏鑄金,伶倫截竹。 為律呂相生之算,宮商正和之音。 乃播之於管弦,宣之於鐘石,然後覆載之情合,陰陽之氣和同,八風從律而不奸,五聲成文而不亂。 空桑、孤竹之韻,足以禮神;《雲門》、《大夏》之容,無虧觀德。 然月律有旋宮之法,備于太師之職。 經秦滅學,雅道陵夷。 漢初制氏所調,惟存鼓舞,旋宮十二均更用之法,世莫得聞。 漢元帝時,京房善《易》、別音,探求古義,以《周官》均法,每月更用五音,乃立準調,旋相為宮,成六十調。 又以日法析為三百六十,傳于樂府,而編懸複舊,律呂無差。 遭漢中微,雅音淪缺,京房準法,屢有言者,事終不成。 錢樂空記其名,沈但條其說,六十律法,寂寥不傳。 梁武帝素精音律,自造四通十二笛,以鼓八音。 又引古五正、二變之音,旋相為宮,得八十四調,與律準所調,音同數異。 侯景之亂,其音又絶,隋朝初定雅樂,群黨沮議,歷載不成。 而沛公鄭譯,因龜茲琵琶七音,以應月律,五正、二變,七調克諧,旋相為宮,復為八十四調。 工人萬寶常又減其絲數,稍令古淡。 隋高祖不重雅樂,令儒官集議。 博士何妥駁奏,其鄭、萬所奏八十四調並廢。 隋氏郊廟所奏,惟黃鐘一均,與五郊迎氣,雜用蕤賓,但七調而已,其餘五鐘,懸而不作。 三朝宴樂,用縵樂九部,迄于革命,未能改更。 唐太宗爰命舊工祖孝孫、張文收整比鄭譯、萬寶常所均七音八十四調,方得絲管並施,鐘石俱奏,七始之音復振,四廟之韻皆調。 自安、史亂離,咸秦蕩覆。 崇牙樹羽之器,掃地無餘;戛擊搏拊之工,窮年不嗣。 郊廟所奏,何異南箕,波蕩不遷,知音始絶。 第4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4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