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式,華陰人也。 《遊宦紀聞》載《凝式年譜》云:唐咸通十四年癸巳,凝式是年生,故題識多自稱癸巳人。 又,《別傳》云:凝式,字景度。 父涉,唐末梁初,再登台席,罷相守左仆射卒。 《歐陽史·楊涉傳》云:祖收,父嚴。 吳縝《纂誤》云:收與嚴乃兄弟,非父子也。 又,《遊宦紀聞》載《楊氏家譜》云:唐修行楊氏,系出越公房,本出中山相結,次子繼生洛州刺史暉,暉生河間太守恩,恩生越恭公鈞,出居馮翊,至藏器徙潯陽。 唐相楊收之父曰遺直,生四子,名皆從「又」,曰發、假、收、嚴,以四時為義,故發之子名皆從「木」,假之子從「火」,收之子從「金」,嚴之子從「水」。 嚴生涉,涉生凝式,而收乃藏器之兄、涉之伯也。 《新五代史記·唐六臣傳》乃以收為涉之祖、嚴之父,非也。 凝式體雖蕞眇,而精神穎悟,《宣和書譜》云:凝式形貌寢侻,然精神矍然,要大於身。 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 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 梁開平中,為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齊王張宗奭見而嘉之,請以本官充留守巡官。 梁相趙光允素重其才,奏為集賢殿直學士,改考功員外郎。 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誥。 尋以心疾罷去,改給事中、史館修撰,判館事。 明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復以心疾不朝而罷。 長興中,歷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以舊恙免,改秘書監。 清泰初,遷兵部侍郎。 唐末帝按兵于懷覃,凝式在扈從之列,頗以心恙喧嘩于軍寨,末帝以其才名,優容之,詔遣歸洛。 晉天福初,改太子賓客,尋以禮部尚書致仕,閒居伊、洛之間,恣其狂逸,多所幹忤,自居守以降,咸以俊才耆德,莫之責也。 晉開運中,宰相桑維翰知其絶俸,艱于家食,奏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 漢乾祐中,歷少傅、少師。 太祖總兵,凝式候于軍門,且以年老不任戎事上訴,太祖特為奏免之。 廣順中,表求致政,尋以右仆射得請。 顯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並懸車。 元年冬,卒於洛陽,年八十五。 詔贈太子太傅。 凝式長於歌詩,《別傳》云:凝式詩什,亦多雜以詼諧,少從張全義闢,故作詩紀全義之德云:「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猶自一堆灰。 」他類若此。 張從恩尹洛,凝式自汴還,時飛蝗蔽日,偶與之俱,凝式先以詩寄曰:「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 」從恩弗怪也。 然凝式詩句自佳,其題壁有「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清麗可喜。 善於筆札,洛川寺觀藍牆粉壁之上,題紀殆遍,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號焉。 《別傳》云:凝式雖仕歷五代,以心疾閒居,故時人目以「風子」。 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而加以縱逸。 既久居洛,多遨遊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輒留連賞詠,有垣牆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率寶護之。 其號或以姓名,或稱癸巳人,或稱楊虛白,或稱希維居士,或稱關西老農。 其所題後,或真或草,不可原詰,而論者謂其書自顏中書後一人而已。 其佯狂之跡甚著,卜第于尹京之側,遇入府,前輿後馬,猶以為遲,乃策杖徒行,市人隨笑之。 嘗迫冬,家人未挾纊,會有故人過洛,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凝式悉留之修行尼舍,俾造襪以施崇德、普明兩寺飯僧,其家雖號寒啼饑,而凝式不屑屑也。 留守聞其事,乃自製衣給米遺之,凝式笑謂家人曰:「我固知留守必見賙也。 」每旦起將出,仆請所之,楊曰:「宜東遊廣愛寺。 」仆曰:「不若西遊石壁寺。 」凝式舉鞭曰:「姑游廣愛。 」仆又以石壁為請,凝式乃曰:「姑游石壁。 」聞者拊掌。 《五代史補》:楊凝式父涉為唐宰相。 太祖之篡唐祚也,涉當送傳國璽,時凝式方冠,諫曰:「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綬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云云何?其宜辭免之。 」時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於己,往往陰使人來探訪群議,搢紳之士及禍甚眾,涉常不自保,忽聞凝式言,大駭曰:「汝滅吾族。 」於是神色沮喪者數日。 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時人謂之「楊風子」也。 薛仁謙,字守訓,代居河東,近世徙家于汴,今為浚儀人也。 父延魯,仕唐為汝州長史,累贈吏部尚書。 仁謙謹厚廉恪,深通世務,梁鄴王羅紹威甚重之,累署府職。 唐莊宗即位於魏,授通事舍人。 梁開平中,三聘于吳,得使者之體。 遷衛尉少卿、引進副使,累加檢校兵部尚書。 長興中,轉客省使、鴻臚少卿,出為建雄軍節度副使,進階光祿大夫、檢校左仆射,改光祿少卿。 晉天福初,授檢校司空、河中節度副使,歸朝為衛尉、太仆二卿。 丁繼母憂,居喪制滿,授司農卿。 漢乾祐中,以本官致仕。 周初,改太子賓客致仕,仍加檢校司徒,進封侯爵。 顯德三年冬,以疾終,年七十八。 贈工部尚書。 初,仁謙隨莊宗入汴也,有舊第為梁朝六宅使李賓所據,時賓遠適,而仁謙復得其第。 或告雲,賓之家屬厚藏金帛在其第內,仁謙立命賓親族盡出所藏而後入焉。 論者美之。 子居正,皇朝門下侍郎平章事。 第3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