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敏,字叔達,唐明宗之猶子也。 沈厚寡言,善騎射,多計數。 初,莊宗召見,試弓馬,用為衙內馬軍指揮使,從平汴、洛,補帳前都指揮使,遷捧聖都將。 明宗移鎮真定,表為成德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從明宗入洛,補皇城使,出為陝府節度使。 王都據定州叛,命王晏球為招討使,率師討之,以從敏為副,領滄州節度使。 王都平,移授定州。 尋代范延光為成德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封涇王。 鎮州有市人劉方遇,家富於財。 方遇卒,無子。 妻弟田令遵者,幼為方遇治財,善殖貨,劉族乃共推令遵為方遇子,親族共立券書,以為誓信。 累年後,方遇二女取資于令遵不如意,乃訟令遵冒姓,奪父家財,從敏令判官陸浣鞫其獄,而殺令遵。 《北夢瑣言》云:鎮州市人劉方遇,家財數十萬。 方遇妻田氏蚤卒,田之妹為尼,常出入方遇家,方遇使尼長髮為繼室。 有田令遵者,方遇之妻弟也,善貨殖,方遇以所積財令令遵興殖焉。 方遇有子年幼,二女皆嫁。 方遇疾卒,子幼不能督家業,方遇妻及二女以家財素為令遵興殖,乃聚族合謀,請以令遵姓劉,為方遇繼嗣,即令鬻券人安美為親族請嗣。 券書既定,乃遣令遵服斬衰居喪。 而二女初立令遵時,先邀每月供財二萬,及後求取無厭,而石、李二女夫使二女詣本府論訴,雲令遵冒姓,奪父家財,令遵下獄。 石、李二夫族與本府要吏親黨,上至府帥判官、行軍司馬、隨使都押衙,各受方遇二女賂錢數千緡,而以令遵與姊及書券安美同情其盜,俱棄市,人知其冤。 令遵父詣台訴冤,詔本州節度副使符蒙、掌書記徐台符鞫之,備明奸狀。 及詰二女,伏行賂于節度使趙環、代判高知柔、觀察判官陸浣,並捕下獄,具服臓罪。 事連從敏,甚懼,乃令其妻赴洛陽,入宮告王淑妃。 明宗知之,怒曰:「朕用從敏為節度使,而枉法殺人,我羞見百官,又令新婦奔赴,不須見吾面。 」時王淑妃頗庇護之,趙環等三人竟棄市,從敏等止於罰俸而已。 《北夢瑣言》:從敏初欲削官,中宮哀祈,竟罰一年俸。 長興初,移鎮宋州。 唐末帝起兵于鳳翔,其子重吉為亳州防禦使,從敏承朝廷命害之。 清泰中,從敏與洋王從璋並罷歸第,待之甚薄。 嘗宮中同飲,既醉,末帝謂從璋、從敏曰:「爾等何物,處雄籓大鎮!」二人大懼,賴曹太后見之,叱曰:「官家醉,爾輩速出去!」方得解。 晉祖革命,降封莒國公,再領陝州,尋移鎮上黨,入為右龍武統軍,出為河陽節度使。 漢祖入汴,移授西京留守,累官檢校太師、同平章事。 隱帝即位,就加兼侍中,改封秦國公。 歲余,以王守恩代還。 廣順元年春,以疾卒,年五十四。 詔贈中書令,謚曰恭惠。 鄭仁誨,字日新,晉陽人。 父霸,累贈太子太師。 仁誨幼事唐驍將陳紹光,恃勇使酒,嘗乘醉抽佩劍,將剚刃于仁誨,左右無不奔避,唯仁誨端立以俟,略無懼色。 紹光因擲劍于地,謂仁誨曰:「汝有此器度,必當享人間富貴。 」及紹光典郡,仁誨累為右職。 後退歸鄉裡,以色養為樂。 漢高祖之鎮河東也,太祖累就其第,與之燕語,每有質問,無不以正理為答,太祖深器之。 漢有天下,太祖初領樞務,即召為從職。 及太祖西征,嘗密贊軍機,西師凱旋,累遷至檢校吏部尚書。 太祖踐阼,旌佐命功,授檢校司空、客省使兼大內都點檢、恩州團練使,尋為樞密副使。 踰年轉宣徽北院使、右衛大將軍,出鎮澶淵,轉檢校太保,入為樞密使,加同平章事。 世宗之北征也,以仁誨為東京留守,調發軍須,供億無闕,車駕回,加兼侍中。 尋丁內艱,未幾起複。 顯德二年冬,疾亟,世宗幸其第,親加撫問,欷歔久之。 及卒,世宗親臨其喪,哭逾數舉。 是時,世宗將行,近臣奏云:「歲道非便,不宜臨喪。 」弗聽,然而先之以桃茢之事,時以為得禮。 仁誨為人端厚謙損,造次必由於禮。 及居樞務,雖權位崇重,而能孜孜接物,無自矜之色,及終,故朝廷咸惜之。 詔贈中書令,追封韓國公,謚曰忠正。 既葬,命翰林學士陶穀撰神道碑文,官為建立,表特恩也。 子勛,累歷內職,蚤卒,絶嗣。 初,廣順末,王殷受詔赴闕,太祖遣仁誨赴鄴都巡檢,及殷得罪,仁誨不奉詔即殺其子,蓋利其家財妓樂也。 及仁誨卒而無後,人以為陰責焉。 張彥成,潞州潞城人也。 曾祖靜,汾州刺史。 祖述,澤州刺史。 父礪,昭義行軍司馬。 彥成初為並門牙將。 天成中,自秦州鹽鐵務官改鄆州都押牙。 漢祖鎮北門,表為行軍司馬,以隱帝娶其女,特見親愛。 從平汴、洛,累加特進、檢校太尉、同州節度使。 隱帝即位,就加同平章事。 太祖之伐河中,彥成有饋輓之勞,河中平,加檢校太師。 乾祐三年冬,移鎮相州。 廣順初,就加兼侍中,尋移鎮南陽。 三年秋,代歸,授右金吾衛上將軍。 其年秋,以疾卒,年六十。 贈侍中。 《宋史·楊克讓傳》:乾祐中,同州節度使張彥成表授掌書記。 周廣順初,彥成移鎮安陽、穰下,克讓以奮職從行。 彥成入為執金吾,病篤,奏稱其材可用。 克讓以彥成死未葬,不忍就祿,退居別墅,俟張氏子外除,時論稱之。 第3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