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甲寅,詔諸道節度使未帶使相及防禦、團練使、刺史,班位居檢校官高者上為,加檢校官同,以先授者為上,前資在見任之下。 新羅王金溥遣使貢方物。 戊午,中書奏:「準敕重定三京、諸州府地望次第者。 舊制以王者所都之地為上,今都洛陽,請以河南道為上,關內道為第二,河東道為第三,余依舊制。 其五府,按《十道圖》,以鳳翔為首,河中、成都、江陵、興元為次。 中興初,升魏州為興唐府,鎮州為真定府,望升二府在五府之上,合為七州,余依舊制。 又天下舊有八大都督府,以靈州為首,陝、幽、魏、揚、潞、鎮、徐為次,其魏、鎮已升為七府兼具員內,相次升越、杭、福、潭等州為都督,望以十大都督府為額,仍據升降次第,以陝為首,余依舊制。 《十道圖》有大都護,請以安東大都護為首。 防禦、團練等使,自來升降極多,今具見在,其員依新定《十道圖》以次第為定。 」從之。 契丹累遣使求歸扎拉、特哩袞等,幽州趙德鈞奏請不俞允。 帝顧問侍臣,亦以為不可與。 帝意欲歸之,會冀州刺史楊檀罷郡至闕,帝問其事,奏曰:「此輩來援王都,謀危社稷,陛下寬慈,貸其生命。 苟若歸之,必復向南放箭,既知中國事情,為患深矣。 」帝然之。 既而遣哲爾格錫裡隨使歸蕃,不欲全拒其請也。 詔贈皇后曹氏曾祖父母已下為太傅、太尉、太師、國夫人,淑妃王氏曾祖父母已下為太子太保、太傅、太師、國夫人。 壬戌,前樞密使、驃騎大將軍馬紹宏卒。 癸亥,以懷化軍節度使李贊華為滑州節度使。 初,帝欲以贊華為籓鎮,范延光等奏,以為不可。 帝曰:「吾與其先人約為兄弟,故贊華來附。 吾老矣,儻後世有守文之主,則此輩招之亦不來矣。 」由是近臣不能抗議。 甲子,以太子賓客蕭遽為戶部尚書致仕。 乙丑,以天雄軍節度使、宋王從厚兼中書令。 辛未,以幽州節度使趙德鈞兼中書令。 五月壬午朔,帝禦文明殿受朝。 詔禁網羅、彈射、弋獵。 丁亥,以二王后前詹事府司直楊延紹為右贊善大夫,仍襲封酅國公,食邑二千戶。 丁酉,以太子太師致仕孔勍卒廢朝。 興元奏,東、西兩川各舉兵相持。 甲辰,以文宣王四十三代孫曲阜縣主簿孔仁玉為兗州龔邱令,襲文宣公。 戊申,襄州奏,漢江大漲,水入州城,壞民廬舍。 樞密使奏:「近知兩川交惡,如令一賊兼有兩川,撫眾守險,恐難討除,欲令王思同以興元之師伺便進取。 」詔從之。 六月壬子朔,幽州趙德鈞奏:「新開東南河,自王馬口至淤口,長一百六十五里,闊六十五步,深一丈二尺,以通漕運,舟勝千石,畫圖以獻。 」甲寅,以權知高麗國事王建為檢校太保,封高麗國王。 丁巳,衛州奏,河水壞堤,東北流入禦河。 戊午,荊南奏:「東川董璋領兵至漢州,西川孟知祥出兵逆戰,璋大敗,得部下人二十餘,走入東川城,尋為前陵州刺史王暉所殺,孟知祥已入梓州。 」辛酉,范延光奏曰:「孟知祥兼有兩川,彼之軍眾皆我之將士,料其外假朝廷形勢以制之,然陛下苟不能屈意招攜,彼亦無由革面。 」帝曰:「知祥予故人也,以賊臣間諜,故茲阻隔,今因而撫之,何屈意之有!」由是遣供奉官李瑰使西川,賫詔以賜知祥。 詔以霖雨積旬,久未晴霽,京城諸司繫囚,並宜釋放。 甲子,以大雨未止,放朝參兩日。 洛水漲泛二丈,廬舍居民有溺死者。 以前濮州刺史武延翰為右領軍上將軍,前階州刺史王宏贄為左千牛上將軍。 金、徐、安、潁等州大水,鎮州旱。 詔應水旱州郡,各遣使人存問。 秋七月辛巳朔,以天下兵馬元帥、尚父、吳越國王錢鏐薨,廢朝三日。 丙戌,詔賜諸軍救接錢有差。 戊子,正衙命使冊高麗國王王建。 靈武奏,夏州界黨項七百騎侵擾,當道出師擊破之,生擒五十騎,追至賀蘭山下。 己丑,兩浙節度使錢元璙起複,加守尚書令。 青州節度使王晏球加兼中書令。 秦、鳳、兗、宋、亳、潁、鄧大水,漂邑屋,損苗稼。 夔州赤甲山崩。 壬辰,以前太仆卿鄭繢為鴻臚卿,以前兗州行軍司馬李鈴為戶部尚書。 乙未,福建節度使王延鈞進絹表云:「吳越王錢鏐薨,乞封臣為吳越王。 湖南馬殷官是尚書令,殷薨,請授臣尚書令。 」不報。 戊戌,太子賓客李光憲以禮部尚書致仕。 己亥,以前靈武節度使康福為涇州節度使。 幽州衙將潘杲上言,知故使劉仁恭於大安山藏錢之所,樞密院差人監往發之,竟無所得。 以皇子西京留守、京兆尹從珂為鳳翔節度使。 廢鳳州武興軍節製為防禦使,並所管興、文二州並依舊隷興元府。 丁未,以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監修國史趙鳳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充邢州節度使。 詔諸州府遭水人戶各支借麥種及等第賑貸。 八月辛亥,青州節度使王晏球卒,廢朝二日。 以利州節度使孫漢韶兼西面行營招討使。 甲寅,以前振武節度使張萬進為鄧州節度使。 己未,以鄆州節度使房知溫兼中書令,移鎮青州。 丙寅,以宰臣李愚為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 癸亥,以湖南節度使馬希聲卒廢朝。 己卯,吐蕃遣使朝貢。 第1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