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雖素敦友愛,聞之不悅,欲自往勘,知其愛幸江氏,寢膳不離,乃賜以盛饌曰:「當來就汝歡飲,並令無畏分甘。 」駕既至,宏率江姬朝見,遂同侍飲。 酒半,帝曰:「吾欲至汝後房一行。 」遂起身進內,徑往庫室,命悉開戶。 宏恐見其賄貨,顏色布懼,帝心愈疑。 及開視室中,有錢百萬一聚,懸一黃標;千萬一庫,懸一紫標。 如此三千餘標,帝屈指計之,見錢已有三億餘萬。 余屋貯積雜貨皆滿,不知多少。 帝見並無鎧仗,大悅,呼其小字曰:「阿六,汝作如此生活,便無妨礙。 」乃更入席劇飲,至夜而還。 時諸王並尚文藻,而安成王秀,尤精心學術,蒐集經紀。 嘗招學士平原鄧孝標,使撰《類苑》。 書未及畢,而已行于世。 于時疾宏貪吝,以舊有《錢神論》未暢厥旨,更作《錢愚論》以譏之,貪鄙之形,形容曲盡。 太子見之曰:「文則美矣,其如不為臨川地何。 」勸安成毀之,帝聞之喜曰:「太子居心厚,真吾子也。 」 卻說太子聰明仁孝,好學不倦,游嬉事絶不留心。 時當五月,天氣明媚,忽游後池,乘小舟,採摘芙蓉。 有姬人盪舟,舟覆而太子溺于水。 及出,傷股,恐貽帝憂,深誡不言,但以寢疾聞。 帝敕內使看視,太子勉自起坐,力書手啟。 及篤,左右欲啟聞于帝,太子不許曰:「奈何令至尊知我如此?」因便鳴咽,未幾而薨。 時年三十一。 帝聞之,臨哭盡哀,斂以衰冕,謚日「昭明」,葬于安寧陵。 都下男女奔走陵所,號泣滿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聞喪者無不哀慟。 帝既前星失曜,群臣上言儲位不可久虛,請立賢明以定國本。 時昭明有三子,華容公歡、枝江公譽、曲阿公察,皆已長,議者謂上必立太孫。 而帝以太子母弟晉安王綱有賢名,遂立之。 朝野以為不順,司議侍郎周宏正奏記於晉安曰:伏惟謙讓道廢,多歷年所,大王天挺將聖,四海歸仁。 是以皇上發德音,以大王為儲副。 意者願聞殿下,抗目夷上仁之義,執予臧大賢之節。 逃玉輿而弗乘,棄萬乘其如屣。 庶改澆競之俗,以大吳國之風。 古有其人,今聞其語,能行之者,非殿下而誰?使無為之化,復盛于令世。 讓王之道,不墜於來茲,豈不盛歟? 王不能從。 帝既立晉安為太子,乃使諸王子出守外藩,以邵陵王綸為南徐州刺史。 湘東王繹為荊州刺史,武陵王紀為益州刺史,又以不立太孫而立太子,內常愧之,乃厚撫歡等。 寵亞諸子,封歡為豫章王,譽為河東王,察為岳陽王,各典大都。 旋又以察為雍州刺史。 單說察臨雍州,以帝年漸老,朝多秕政,欲為自強之計。 蓄聚財貨,招募勇敢,以襄陽形勝之地,梁業所基,遇亂可以圖大功,乃克己為政,撫循士民,數施恩惠,延納規諫,所部稱治,帝聞之大喜。 當是時,北魏多故,盜賊蜂起。 胡太后亂政于前,爾朱榮肆逆于後,朝天寧日,民不聊生。 唯東南半壁,安若泰山,其後高歡誅爾朱,執國政,上陵朝廷。 孝莊西奔,宇文泰撫定關中,與歡相抗。 魏分東西,日夜治兵相攻,不暇南侵。 梁自是國無外患,益得優遊無事。 朝政之暇,君若臣唯有講習經典;崇尚虛無。 既而帝益佞佛,捨身同泰寺。 釋禦服,披法衣,升講堂法座,為四部大眾講《涅斫經義》,群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 咸詣寺中奉表,請帝還臨宸極,三請乃許。 帝三答書,前後並稱頓首。 自是晝食一食,止於菜果。 宗廟之祭,不用牲牢,識者以宗廟去牲,則為不復血食。 又是歲都下訛言,天子取人肝以食天狗。 大小相警,日晚便閉門持仗,以驅天狗,數月乃止。 識者皆知不祥。 時太子亦于玄圃自講莊、老,宮僚環聽。 太子詹事何敬容謂人曰:「昔晉尚虛無,使中原淪喪,今東宮復爾,江南亦將為戎乎?」有隱士陶宏景,疾人士競談玄理,不習武事,嘗為詩云:夷甫任散誕,平叔生談空。 不意昭陽殿,化作單于官。 又天監中有沙門寶志,帝甚敬之,問以國祚短長,嘗為隱語曰:掘尾狗子自發狂,當死未死嚙人傷。 須臾之間自滅亡,起自沙際死三湘。 帝使周舍封記之,直至梁末皆驗。 此是後話,今且按下不表。 第7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朝祕史》》
第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