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懦弱無膽氣,以之為帥,即有勇將,亦無所用,可知命帥之為要也。 況敵將中山王英、楊大眼,皆稱萬人敵,非景宗、韋睿智勇兼備,而又和哀協力,其勢莫能支矣。 梁武好大喜功,聽叛臣王足之言,興必不可成之大役,以致生民塗炭,雖有昭明太子之諫而不聽,仁心蕩然。 魏之李崇,寬仁多智,堅確不撓,卒保危疆。 古云「一將難求」,豈不信哉! 第二十二回 築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頓忘國計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9-5-17 10:50:23 本章字數:5976 話說梁武不納諸臣之諫,欲築淮堰,大興功役。 發徐、揚之民,四戶一丁,縣官迫促上道。 使太子右衛率康絢都督準上諸軍事,專主其任。 昌義之引兵監護堰作,統計役人以及戰士,共二十餘萬。 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築土,合脊于中流。 違者以軍法從事。 於是軍民晝夜赴工,莫敢停息。 魏邊諸戍,飛報入朝。 左仆射郭祚言于魏主曰:「蕭衍狂悖,謀斷川瀆,上反天道,下拂人心。 役苦民勞,危亡已兆。 宜命將出師,長驅撲討。 」魏主從之,乃詔平南將軍楊大眼督諸軍鎮荊山,以圖進齲其時堰將成而復潰,兩岸已築之土,皆隨流漂沒。 康絢懼,或謂絢曰:「下有較龍出沒其際,故能破堰。 蚊龍之性畏鐵,必得鐵以制之始不為害。 」絢以上聞,乃詔括國中鐵器數千萬斤,沈之水底,而波流衝擊如故,仍不能合。 絢於是伐樹為井幹,填以巨石,加土其上。 緣淮百里內,木石無鉅細皆盡。 負擔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籍,蠅蟲晝夜聲合,見者修目。 帝不之省,及聞魏師起,慮妨堰作,先遣將軍趙祖悅襲魏西硤石,據之以逼壽陽。 更築外城,徙緣淮之民以實城內。 將軍田道龍等散攻諸戍,以擾亂魏疆。 是冬寒甚,淮、泗盡凍,浮山堰士卒,死者什七八。 蕭寶寅渡淮攻堰,一日破三壘,又敗田道龍于淮北,進攻硤石,克其外城,斬祖悅,盡俘其眾。 而康絢外拒內治,為之愈力。 十五年夏四月,淮堰成,長九里,下廣一百四十餘丈。 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兩旁悉樹杞柳,軍壘列居其上,車馬往來,如履康莊。 水之所及,夾淮方數百里,皆成巨浸。 帝聞堰成,大喜。 封康絢為侯,頒詔大赦。 或謂絢曰:「水久壅必潰,勢太激難禦,況淮為四瀆之流,豈可久塞?若鑿湫東注,則游波寬緩,堰得長久不壞。 」絢從之,乃開批東注以殺其勢。 又縱反間于魏云:「梁人不畏攻堰,惟畏開湫。 」寶寅信之,鑿山深五丈,開湫北注。 然水雖日夜分流,而勢仍不減,李崇作浮橋于硤石戍間,築魏昌城于八公山之東南,以備壽陽城壞,居民散就岡壟。 其水清澈,俯視廬舍塚墓,瞭然在下,見者無不望流而嘆。 先是徐州刺史張豹子,自負其才,宣言朝廷築堰,必令已掌其事。 既而康絢以他官來治,又敕豹子受絢節度。 豹子甚慚,遂賄囑近臣,暗進譖言于帝,雲絢有二心,暗與魏通。 帝雖不納其言,欲以事畢,征絢還朝。 絢既歸,堰不復修。 九月乙丑,風雨大作,淮水暴漲,堰土決裂,其聲若雷,聞三百餘里。 緣淮村落十餘萬口,皆漂入海,。 民有登高望之者,但見黑雲迷漫,白浪拍天,其中如有千萬鬼神,奇形怪狀之屬,踏浪而行。 大魚數十丈,跳躍激踴,接尾而下,不可勝紀。 後人作長歌詠之曰:梁王盛氣吞全魏,虎摧龍拿奮神智。 欲將淮水灌壽陽,千尋長堰中流峙。 康絢威行淮上軍,二十萬眾如雲屯。 南起浮山北巉石,銀濤雪浪排崑崙。 將成覆敗皆天意,浪說蛟龍風雨致。 東西運鐵沉水底,人工欲奪天工智。 鐵沈億萬功難成,植術填石如列城。 荷擔肩穿腳腫折,君王築堰心如鐵。 疲勞殘疾疫癘興,死者如麻相枕籍。 勤勞三載功初完,上尖下闊波中山。 把柳環速作屏障,兵營土堡如嚴關。 俯視洪流應痛哭,水清下見居民屋。 市廛家墓朗列眉,儘是前番潰流毒。 八公山右高城牆,魏人堵築防壽昌。 濤勢掀天宇宙黑,風狂倒日黿鼉翔。 天地節宣頓四瀆,天心哪得隨人欲。 淮波瀑漲人盡魚,天柱傾頽拆坤軸。 三百里外聲若雷,城垣廬舍皆摧隤。 橫衝直捲赴滄海,數十萬口真哀哉。 李平議論誠奇特,危堰無煩兵士力。 一朝潰敗勢莫支,多智尚書傳魏北。 我今弔古增余悲,輕視民命知為誰? 台城荷荷何足惜,淮流千古常如斯。 初魏患淮堰,將以任城王澄為上將軍,勒眾十萬,出徐州一路,前往攻堰。 右仆射李平以為不假兵力,終當自壞,至是兵未行,而其堰果破,人皆服平之先見雲。 帝聞堰壞大驚,悔不聽太子之言。 因念軍民枉死者眾,心甚慼慼。 遂延名僧,設無遮大會以救拔之。 創同泰寺,開《涅斫經》,晨夕講義。 又敕太醫不得以生類為藥,錦繡綾羅,禁織仙人鳥獸之形,以為裁剪割裂,有乖仁耍臣民犯罪者,概從寬典,甚至謀反大逆,或涉及子弟,皆置不問。 以故政寬民慢,上下泄泄,莫不偷安旦夕。 一日帝方視朝,與群臣談論朝政,忽接邊報,奏稱豫章王綜投奔北魏,舉朝大駭。 第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朝祕史》》
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