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守將郭廷謂,曾遣使至金陵乞援,及使人返報,謂當促陳承昭援泗,所以閉城待着。 不料承昭被擒,全軍覆沒,廷謂無法可施,只得依着周主命令,送呈降表。 當令錄事參軍李延鄒起草。 延鄒勃然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這是人臣大義,奈何靦顏降敵!」廷謂道:「我非不能效死,但滿城生靈,無辜遭戮,我實未忍。 況泗州已降,清口覆軍,區區一城,如何保全,不如通變達權,屈節保民,願君勿拘拘小節!」此語亦聊自解嘲。 延鄒擲筆道:「大丈夫終不負國,為叛臣作降表!」擲地作金石聲。 廷謂大怒,拔劍相逼道:「汝敢不從我命麼?」延鄒道:「頭可斷,降表不可草!」言未畢,已被廷謂把劍一揮,頭落地上。 濠州尚有戍兵萬人,糧數萬斛,廷謂舉城降周,全城兵糧,俱為周有。 周主因泗州已降,不必後顧,當然大喜,敕授廷謂為亳州防禦使,另派將吏駐守,自往楚州攻城。 廷謂馳謁行幄,周主語廷謂道:「朕南征以來,江南諸將,敗亡相繼,獨卿能斷渦口浮梁,破定遠寨,也可算是報國了。 濠州小城,怎能持久,就使李璟自守,亦豈足恃!卿可謂知幾。 現命卿往略天長,卿可願否?」廷謂便稱願往,周主即令自率所部,往攻天長。 再遣鐵騎右廂都指揮使武守琦,率數百騎趨揚州。 甫至高郵,揚州守將,已毀去官府民廬,驅人民渡江南行,及守琦入揚州城,已是空空洞洞,成了一片瓦礫場,此外只剩十餘人。 不是老病,就是殘疾,死多活少,未便遠行,因此還是留着。 守琦付諸一嘆,據實奏聞。 周主仍命韓令坤往撫揚州,招緝流亡,權知軍府事宜,又派兵將拔泰州,陷海州。 惟楚州防禦使張彥卿,與都監鄭昭業,硬鐵心腸,彷彿壽州的劉仁贍。 周主親禦旗鼓,連日攻撲,城外廬舍,掃盡無遺,更發州民鑿通老鸛河,引戰艦入江,水陸夾擊楚州城。 炮聲震地,鼓角喧天,彥卿絶不為動,惟與鄭昭業同心堵禦,視死如歸。 彥卿子光祚,隨父登城,望見周軍勢盛,城中危在旦暮,乃泣諫彥卿道:「敵強我弱,萬難支持,城外又無一人來援,看來徒死無益,不如出降。 」彥卿不答一詞,旁顧諸將道:「那裡有敵軍來攻,汝等可望見否。 」諸將側身他顧,光祚亦掉頭瞧著,不防彥卿拔出腰劍,竟向光祚頂後劈去,砉然一聲,首隨刀落。 諸將聞有劍聲,慌忙轉視,但見一顆血淋淋的頭顱,已在城上擺着,禁不住大家咋舌!彥卿卻泣語諸將道:「這是彥卿愛子,勸彥卿降敵,彥卿受李氏厚恩,義不苟免。 這城就是我死所哩!諸君畏死欲降,盡可從便,但不得勸我,若勸我出降,請視我子首級!」仁贍殺子,彥卿亦殺子,可謂無獨有偶。 諸將皆感泣思奮,莫敢言降。 苦守至四十日,猛聽城外一聲怪響,好似天崩地塌一般。 城上守卒,騰入天空,城牆坍陷至數十丈,那時堵不勝堵,周軍從城缺殺入,一擁進來。 原來周主督攻月餘,焦躁異常,乃命軍士鑿城為窟,內納火藥,引以為綫,綫燃藥發,把城轟坍,城遂被陷。 彥卿尚結陣城內,誓死巷鬥,戰到日暮,殺得槍折刀缺,尚未肯休。 既而退至州廨,矢刃俱盡,彥卿舉繩床搏鬥,猶格斃周軍數十人,自身亦受了重傷,便大呼道: 「臣力竭了!」遂自刎而死。 鄭昭業為周將所殺,餘眾千數百人,個個戰死,無一生降。 周軍亦傷亡不少。 周主大怒,下令屠城,自州署以及民舍,俱付一炬,吏民死了萬餘人。 周主身死國亡,未始非由此所致。 趙匡胤搜誅彥卿家屬,男女多死,惟留一彥卿少子光祐,謂是忠臣遺裔,不當盡殲。 俟屠城已畢,方入奏周主,請留彥卿一脈,為臣教忠。 周主怒氣已平,乃準如所請。 復令修築城垣,募民實城。 仍須百姓,何必盡屠。 嗣接郭廷謂奏報,唐天長軍使易贇,已舉城歸順,周主仍令贇為刺史。 自發楚州,轉趨揚州。 韓令坤迎入城內,城乏居民,滿目蕭條。 周主見城內空虛,特命在故城東南隅,另築小城,俾便駐守。 未幾又接黃州刺史司超捷報,謂與控鶴指揮使王審琦,敗舒州軍,擒唐刺史施仁望,於是淮右粗平。 周主出巡泰州,復至迎鑾鎮,進攻江南,臨江遙望。 見有敵艦數十艘,停泊江心,即命趙匡胤帶著戰船,前往攻擊。 敵艦不敢迎戰,望風退去。 匡胤直抵南岸,毀唐營柵,乃收軍駛回。 越日,周主又遣都虞侯慕容延釗,右神武統軍宋延渥,水陸併進,沿江直下。 延釗至東州,大破唐兵,江南大震。 先是江南小兒,遍唱檀來。 人不知為何因,頗以為怪。 至周師入境,先鋒騎兵,皆唱蕃歌,首句即為「檀來也」三字,才識童謡有驗,益加恟懼。 是時已為周顯德五年三月,即唐主璟中興元年。 唐主嗣位,年號保大,是年已為保大十六年,改稱中興元年。 唐主聞周軍臨江,恐即南渡,又恥降號稱藩,意欲傳位皇弟景遂,令他出面求和。 景遂本為皇太弟,至是上表辭位,略言不能扶危,自願出就外藩。 齊王景達,因出師敗還,辭元帥職。 唐主乃改封景遂為晉王,兼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景達為浙西道元帥,兼潤州大都督。 立皇子燕王弘冀為太子,參治朝政,派樞密使陳覺,奉表至迎鑾鎮,謁見周主,貢獻方物,且請傳位太子,聽命中朝。 第1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五代演義》
第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