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金營遣宇文虛中還都,並令王汭復來催割三鎮地,及易質親王。 欽宗遂命徽宗第五子肅王樞代質,並詔割三鎮畀金。 王汭返報干離不,干離不接見肅王,乃將康王、張邦昌放還。 且聞李綱復用,守備嚴固,遂不待金幣數足,遣使告辭,以肅王北去,京城解嚴。 御史中丞呂好問進諫道:「金人得志,益輕中國,秋冬必傾國而來,當速講求軍備,毋再貽誤。 」欽宗不從,惟頒詔大赦,除一切弊政。 賊出尚不知關門。 李邦彥為言路所劾,出知鄧州。 張邦昌進任太宰,吳敏為少宰,李綱知樞密院事,耿南仲、李梲為尚書左右丞。 會姚古、种師中及府州將折彥質引兵入援,凡十餘萬人,至汴城下,李綱請詔古等追敵,乘間掩擊。 張邦昌以為不可,遣令還鎮。 且罷种師道官。 未幾有金使自雲中來,言奉粘沒喝軍令,來索金幣。 輔臣說他要索無禮,拘住來使。 粘沒喝即分兵向南北關。 平陽府叛卒,竟引入關中。 粘沒喝見關城堅固,非常雄踞,不禁嘆息道:「關險如此,令我軍得安然度越,南朝可謂無人了。 」水陸皆然,反令外人竊嘆。 知威勝軍李植,聞金兵過關,急忙迎降。 金兵遂攻下隆德府,知府張確自盡。 嗣聞澤州一帶,守備尚固,乃仍退還雲中,圍攻太原。 欽宗以金兵未歸,召群臣會議,三鎮應否當割。 中書侍郎徐處仁道:「敵已敗盟,奈何還要割三鎮?」吳敏亦言:「三鎮決不可棄。 」且薦處仁可相。 於是欽宗又複變計。 因張邦昌、李梲二人夙主和議,將他免職,擢處仁為太宰,唐恪為中書侍郎,何為尚書右丞,許翰同知樞密院事,並下詔道: 金人要盟,終不可保。 今粘沒喝深入,南陷隆德,先敗盟約,朕夙夜追咎,已黜罷原主議和之臣,其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保塞陵寢所在,誓當固守。 詔既下,起种師道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出屯渭州。 姚古為河北制置使,率兵援太原。 种師中為副使,率兵援中山、河間。 師中渡河,追干離不出北鄙,乃令還師。 姚古亦克複隆德府,及威勝軍,扼守南北關。 欽宗聞得捷報,心下頓慰,遂擬迎還太上皇。 時太上皇至南京,與都中消息久已不通,因此訛言百出,不是說上皇復辟,就是說童貫謀變。 欽宗也覺疑懼,授聶昌為東南發運使,往討陰謀。 虧得李綱從旁諫止,自請往迎,欽宗乃命綱迎歸上皇。 上皇以久絶音信,並紛更舊政為詰問,經綱一一解釋,才無異辭,當即啟駕還都。 欽宗迎奉如儀,立皇子諶為太子。 諶系皇后朱氏所生,素得徽宗鍾愛,賜號嫡皇孫,所以上皇還朝,特立為儲貳,以便侍奉上皇。 未必為此,殆所以杜復辟之謀。 右諫議大夫楊時,奏劾童貫、梁師成等罪狀,侍御史孫覿等復極論蔡京父子罪惡,乃貶梁師成為彰化軍節度副使,蔡京為秘書監,童貫為左衛上將軍,蔡攸為大中大夫。 已而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又力陳梁師成等罪惡,遂遣開封吏追殺師成,並籍沒家產,再貶蔡京為崇信軍節度副使,童貫為昭化軍節度副使。 京天姿凶譎,四握政權,流毒四方,天下共恨。 貫握兵二十年,與京表裡為奸,且專結後宮嬪妃,饋遺不絶,左右婦寺,交口稱譽,因此大得主眷,權傾一時,內外百官,多出貫門,窮奸稔惡,擢髮難數。 都門早有歌謡道:「打破筒,撥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 」筒與菜,暗寓二姓,自有詔再貶,言官樂得彈劾,就是京、貫私黨,亦唯恐禍及己身,交章攻訐,乃復竄京儋州,賜京子攸、翛自盡。 翛平時稍持正論,聞命後,恰慨然道:「誤國如此,死亦何憾!」遂服毒而死。 攸尚猶豫未決,左右授以繩,乃自縊。 京不日道死。 季子翛亦竄死白州。 惟鞗以尚主免流,餘子及諸孫,皆分徙遠方,遇赦不赦。 童貫亦被竄吉陽軍。 貫行至南雄州,忽有京吏到來,向他拜謁,謂:「有旨賜大王茶藥,將宣召赴闕,命為河北宣撫,小吏因先來馳賀,明日中使可到了。 」貫拈鬚笑道:「又卻是少我不得。 」隨令京吏留着,佇裝以待。 次日上午,果來了御史張澂。 貫亟出相迎,澂命他跪聽詔書,詔中數他十罪,將要宣畢,那京吏從外馳入,拔出快刀,竟梟貫首。 看官道這京吏為誰?乃是張澂的隨行官。 澂恐貫多詭計,且握兵已久,未肯受刑,因先遣隨吏馳往,偽言紿貫,免得生變。 奉旨誅惡,尚須用計,貫之勢焰可知。 相傳貫狀貌魁梧,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 受誅後,澂即函首馳歸。 還有梁方平、趙良嗣等,亦次第誅死,朱勔亦伏誅,惟高俅善終,但追削太尉官銜罷了。 只是舊賊雖去,新賊又生,耿南仲、唐恪等並起用事,楊時在諫垣僅九十日,以被劾致仕。 种師道薦用河南人尹焞,也是程門高弟,焞奉召至京,因見朝局未定,仍然乞歸。 王安石《字說》,雖已禁用,但尚從祀文廟,只罷他配享孔子。 最失策的一着,是戰備未修,邊防不固,反欲守三鎮,逐強寇,日促姚古、种師中等進軍太原。 有分教: 老將喪軀灰眾志,強鄰增焰敢重來。 太原一戰,宋軍敗績,种師中陣亡,金兵遂又分道進攻了。 欲知詳細情形,再看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一回 議和議戰朝局紛爭 誤國誤家京城失守 第17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1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