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得擢為參知政事。 多遜父億,嘗任職少尹,時已致仕,聞多遜訐普事,不禁長嘆道:「趙普是開國元勛,小子無知,輕詆先輩,將來恐不能免禍。 我得早死,不致親見,還算是僥倖哩!」為後文多遜流配伏筆。 既而億即病歿,多遜丁憂去位,奉詔起複,他即入朝視事,很得太祖信任。 太祖復封弟光義為晉王,光美兼侍中,子德昭同平章事。 內顧無憂,乃覆議及外事,仍召江南主李煜入朝。 煜迭次奉詔,頗慮入京被留,奪他土地,因此託疾固辭,陰修戰備。 無如聲色縈情,憂樂無常,他本立周氏為後,嗣見後妹秀外慧中,遂借姻戚為名,召她入宮,密與交歡。 後憤恚成疾,遽爾謝世。 後妹即入為繼後,憑着這天生慧質,曲意獻媚,按譜征聲,得楊玉環霓裳羽衣曲,日夕研摩,竟得神似,自是朝歌暮舞,惹得李煜意蕩神迷,無心國事。 亡國禍胎,多由女色,歷敘之以示炯戒。 太祖屢征不至,遂命曹彬為西南路行營都部署,潘美為都監,曹翰為先鋒,將兵十萬,往伐江南。 彬等受命後,即日陛辭,太祖諭彬道:「前日全斌平蜀,多殺降卒,朕時常嘆恨。 此次出師,江南事一概委卿,切勿暴掠生民,須要威信兼全,令自歸順,幸得入城,慎毋殺戮!設若城中困鬥,亦當除暴安良,李煜一門,不應加害,卿其勿忘!」觀此數語,似不愧仁人之言。 彬頓首聽命。 太祖令起,拔劍授彬道:「副將而下,如不用命,準卿先斬後奏。 卿可將此劍帶去!」彬受劍而退。 潘美等聞到此語,無不失色,彼此相戒,各守軍律,乃隨彬出都南下。 先是江南池州人樊若水,在南唐考試進士,一再被黜,遂謀歸宋。 他于平居無事時,在採石江上,借釣魚為名,暗測江面的闊狹。 嘗從南岸繫著長繩,用舟引至北岸,往還十數次,盡得江面尺寸,不失纖毫。 至是聞宋廷出師,即潛詣汴都,上書陳平南策,請造浮梁濟師。 太祖立即召見,若水呈上長江圖說,由太祖仔細審視,所有曲折險要,均已載明。 至采石磯一帶,獨注及水面闊狹,更加詳細,不禁大喜道:「得此詳圖,虜在吾目中了。 」遂面授若水為右參贊大夫,令赴軍前效用。 復遣使往荊、湖造黃黑龍船數千艘,又用大船載運巨竹,自荊渚東下。 是時江南屯戍,見宋軍到來,尚疑是江上巡卒,只備牛酒犒師,未嘗出兵攔阻。 宋軍順流徑下,直抵池州。 池州守將戈產,遣偵騎探視,方知宋軍南征確音,急得手足無措,竟棄城遁去。 曹彬等馳入池州,不戮一人,復進兵銅陵,才有江南兵前來抗禦。 怎禁得宋軍一陣驅殺,不到數時,統已無影無蹤。 宋軍再進至石牌口,先由樊若水規造浮橋,作為試辦,然後移置採石,三日即成,不差尺守。 曹彬令潘美帶著步兵,先行渡江,好似平地一般。 當有探馬報入金陵,煜召群臣會議,學士張洎進言道:「臣遍覽古書,從沒有江上造浮橋的故事,想系軍中訛傳,否則宋軍即來,似這般笨伯,怕他甚麼?」趙括徒讀父書,無救長平之敗,張洎亦如是爾。 煜笑道:「我亦說他是兒戲囉,不足深慮。 」言未已,又有探卒來報,宋軍已渡江了。 煜略覺着急,乃遣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鄭彥華,督水軍萬人,都虞侯杜真領步兵萬人,同拒宋師,並面囑道:「兩軍水陸相濟,方可取勝,幸勿互諉為要!」鄭、杜兩人,唯唯趨出。 鄭彥華帶領戰船,泝江鳴鼓,急趨浮梁。 潘美聞他初至,選弓弩手五千人,排立岸上,一聲鼓號,箭如飛蝗,射得來艦檣折帆摧,東歪西倒,急切無從停泊,只好倒槳退去。 未幾,杜真所領的步軍,從岸上馳到,潘美也不待列陣,便殺將過去,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又將杜軍殺得七零八落,向南潰散。 煜聞敗報,方下令戒嚴,一面募民為兵,民獻財粟,得給官爵。 可奈江南百姓,素來文弱,更兼日久無事,一聞當兵兩字,多已膽顫心驚,哪個肯前去充役?就是家中儲着財粟,也寧可藏諸深窖,不願助國,因此文告迭頒,無人應命。 南人之專顧身家,不自今始。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演義》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