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南二里,一溪自西山下出,余溯而窮之。 稍轉北半裡,其水分兩穴東向出,皆溢自石下,無大竅也。 乃逾出水石上,由水之西,循山南行。 半裡,有洞連裂三門,倚崖東向,洞深丈餘,高亦如之,三門各峙,中不相通,而石色殷紅,前則桃花點綴,頗有霞痕錦幅之意,但其洞不中透,為可惜耳。 崖右,其支峰自上東向,環臂而下,腋中沖砂墜礫,北轉而傾于崖前。 腋底亦有一洞,南登環臂之脊,始回眺見之,似亦不深,乃舍之。 南逾臂脊,東南下半裡,有村廬十數家,倚西山之嘴,是為四莊。 其南腋中,有龍潭一圍,大百餘畝,直逼西山,西山石崖,插潭而下。 路盤崖上凌其南,又一里,循潭東岸南繞之,泄水之堰,在其東南,懸坑下墜,即東出而注于小板橋者也。 其西北腋崖迴轉,石腳倒插,復東起一崖,突潭中如拇指,結檻其上,不知中祀何神,其下即潭水所自出也,亦不知水穴之大小。 然其境水石瀠回,峰崖倒突,而水尤晶瑩晃漾,更勝香米之景,惜已從潭東一里,抵泄水之堰,不便從西崖逾險而上矣。 由其南循西山又二里,有石山一支,自西山東向突川中,其西南轉腋處,有古廟當其間,前多巨石嶙峋,如芙蓉簇萼,其色青殷yān赤黑色,而質廉利,不似北來之石,色赭而質厲也。 入叩無人,就廡而飯。 既乃循東突之峰東行半裡,轉而南盤其嘴。 其嘴東臨平川,後聳石峰,嘴下石骨棱棱,如側刃列鍔,水流一綫,穿于其間,汩汩南行,心異之。 仰眺其後聳石峰,萬萼雲叢,千葩蜃結,以為必有靈境。 擔者曰:「近構一寺,曰鶴鳴,不識有人棲否。 」余乃令擔仆前行,獨返而躡其上,披綃蹈瓣半裡,陟峰頭而庵在焉。 其門東北向,中有堂三楹,供西方大士,左有棱祀文昌,俱不大,而飾堊未完。 有一道者棲其間。 蓋二年前,居人見山頭有鳴鶴之異,而道者適至,募建此庵,故鄉人感而名之,道者留余遲一宿,余以擔仆已前,力辭之,不待其炊茶而別。 其庵之南,村廬倚西山下者甚盛。 三里余,又有危峰自西山東突,與鶴鳴之峰南北如雙臂前舒,但鶴鳴嶙峋而繚繞,此峰聳拔而拱立為異耳。 是峰名石寨,前有村名石寨村。 有一龍泉自峰下出,匯水為潭,小於四莊,東乃環堤為堰,水從堰東注壑去,即東出於大板橋者也。 半裡,越堤之南,復循西山南行,其地漸莽,無田塍,村廬之北,想無水源故也。 八里,始有溪東注,路東轉而南渡之,於是東望為演武場北村,西望為西龍潭大村,蓋此水即西龍潭所分注者也。 西龍潭亦當西山東突之腋,匯水頗大,東北流者為此水,中為城北大路口水,東南引者為城中之水,其利為一郡之冠雲。 又南二里,出大路。 正當大路所向之處,其東有竹叢村廬,即來時所遵道也。 從大路南四里余,而抵鶴慶北關,托宿于關外,乃入北門,是為舊城。 南半裡,轉而西,為禦前守禦所在焉。 摩尼山復吾師之子張生家,北向而居,入叩之,往去摩尼未返也。 又轉南,再入城門,是為新城。 始知鶴慶城二重,南新北舊,南拓寬闊而北束。 入新城,即從府治東南向行,半裡,東轉郡學前,南向有大街,市舍頗盛。 已乃仍出兩北門,入寓而餐始熟,遂啜而臥。 鶴慶西倚大山,為南龍老脊,東向大山,為石寶高峰,石寶山高穹獨聳,頂為倔多尊者道場。 此山自麗江東山南向下,南盡于金沙江。 中夾平川,自七和南下。 但七和之南,又有三岔黃泥岡,自西而橫逼東山。 故其川以馮密南新屯為甸頭,直下而南,共五十里,有象眠山西自西大脊東屬於石寶山。 石寶山西與劍川同名,《一統志》稱為峰頂山,從志為是。 象眠山與麗江同名,《一統志》稱為龍珠山,亦當從志為是。 漾共江貫于中川,南抵象眠,分注眾竅,合于山腹,南泄為一派,合楓木之水,東南入金沙江。 兩旁東有五泉,出石寶之下;西有黑龍、西龍諸潭,出西大山下。 故川中田禾豐美,甲于諸郡。 馮密之麥,亦甲諸郡,稱為瑞麥,其粒長倍于常麥。 十三日早飯,平明抵北門。 從門外循舊城而西,一里,轉而南。 半裡,其南則新城復拓而西出。 隨之又西半裡,又循城南轉半裡,過西門,乃折而西向行。 度一橋,西三里,乃躡坡,二里,逾坡西稍下。 其坡自西山東下,至此伏而再起,其南北俱有峰舒臂前抱,土人稱為旗鼓山,而坡上塚纍纍,蓋即郡城之來脈也。 土人言:「昔土官高氏之塚當此岡,國初謂其有王氣,以大師挖斷其後脈,即今之伏處也。 」不知起伏乃龍脈之妙,果挖之,適成其勝耳,宜郡城之日盛也。 由伏處即上躡坡行,一里,至坡脊,南北俱墜坑成峽。 又一里,南度西峽之上,從南坡躡峽西登,二里稍平。 再緣南坡折而上,一里,復隨峽西入,一里,抵西嶺下,轉而北向躡峽中。 其峽乃墜水枯澗,巨石磊磊,而疊磴因之,中無滴瀝,東西兩崖,壁夾駢湊,石骨棱棱,密翳矇蔽,路緣其中,白日為冷。 第2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