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清恐人知,恥近名也。 余思先達高風峻節,如靜庵胡公、江樓錢公、省庵沈公,皆以清白鳴。 因知清白信居官之要,余嘗榜于廬陽庭。 至于靜庵,尤以節義鳴,亦遘會逢適耳。 余時以江陵不奔喪,鄒進士元標上疏,有曰:「所幸者大臣挺然中立,未有留疏,然而遷徙又不常矣。 」蓋指余言。 余無樂乎有是名也,惟以生平守三尺,畏四知,乃兢兢自盟者。 因憶龍江監稅滿日,有羡金數百,欲歸公帑。 正郎周志偉曰:「汝善自鳴,如前後人何?」因送節慎庫,不聞于堂。 守廬陽,亦積有三百金,將攜為入覲費,後值憂歸,並所置禮物,盡與郡丞。 右轄關中,積羡千餘,行之日盡付代者,亦不白撫、按。 周君教言,終身佩服不忘。 後周守台郡,不私一錢,生平清介,近世罕儷。 獨恥自暴白,知之者少,然周豈計人知哉”! ○時序紀 太白云:「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余嘗默思往昔,時序薦更,不知凡幾,不覺既老且耄矣。 東坡謂:「良辰美景,時時有之,但吾人無此閒戲耳。 」數百載之下誦其言,猶令人慨慕,冀一當其風采。 豈其胸次悠然,直與造物者游,忘日月之往來;抑隨時自適,觸目爽心,有對時育物之懷?即余向奔走塵俗,不知年之我邁,今歸田靜處,一遇歲時,欣欣樂而忘倦。 因思坡老之興,紀時序之可樂者。 歲首朝賀,始於漢高祖。 長樂宮成,制群臣賀儀,後遂率以為常。 我朝亦重元旦之儀,余惟長至、聖旦,百官上表稱賀。 今海內士庶,咸重歲首,而慶拜往還,舉酒相祝,惟吾杭最盛。 諺曰:「老子回頭,不覺重添一歲;孩童拍手,喜得又遇新年。 」見老幼之咸樂也。 元日誦之,愉然一快。 古者立春迎青帝于東郊,今塑芒神為太歲,塑土牛以起事。 蓋以前月建醜為牛,故出土牛以送寒氣,且昇陽也。 杭人增設迎春之儀,集優俳諸人,飾以冠帶,被服乘馬,效古人云台諸將、瀛州學士之類,多至數十隊。 又令倡妓絢裝環珮,童子衣被錦綺,令坐台閣中。 又制彩亭數十,羅列市肆諸物,備極繁華。 遠近之人,至期塞途充路,肩摩鱗集,群聚而觀。 視天氣晴和,春儀繁盛,呼為富春,亦祈禳之意也,至秋,霜降祀五纛之神,先期亦羅列將卒,盛陳兵器,如行師隊伍,旗幟劍戟,精光蔽天,而金鼓鐃角,喧填盈耳。 杭人亦聚觀之,以為盛事。 唐武德中,終南進士鍾馗落第,觸階而死,賜綠袍以葬。 感恩,誓除虛耗鬼。 後明皇見夢,召吳道子如夢圖其形。 遂相傳祀之,闢除不祥。 今杭俗元旦多懸其像,皆戴文進筆,緣進本杭人也。 窮極狀態,不可方物,皆屬神品。 亦有畫鷄懸掛者,以東方朔《占書》一日鷄、二日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其日晴主物育,陰則災也。 元宵賞燈,始於漢祠太乙。 今上元觀燈,是其遺風。 唐敕金吾弛禁三夜,宋增為五夜,至今因之。 惟聞宮禁鰲山高十餘層,飾以金碧,燈如星布,極其侈靡,而皇親貴戚亦視效之。 若民俗,最盛于杭,以皮絹紗紙之燈,皆産於此。 而南北貴重如閩中珠燈、白下角燈、滇南料絲燈,皆萃焉。 民間跨街構木為坊,飾以彩繪。 至暮,燈火相望,金鼓相聞,一時男女塞途,競相追逐,他省所無。 古無墓祭之禮。 漢明帝率公卿朝原陵,自後歷代因之。 我朝間亦謁陵,而南京孝陵則百官蒞任者必往躬謁,永永為例。 杭俗春秋展墓,以兩山逼近城中,且有西胡之勝,故清明、霜降二候,必拜奠墓下。 此亦《禮》雲「雨露既濡,履之怵惕,霜露既降,履之淒愴」遺意也。 然暮春桃柳芳菲,蘇是六橋之間,一望如錦,深秋芙蓉夾岸,湖光掩映,秀麗爭妍。 且二時和煦清肅,獨可人意。 闔城士女,盡出西郊,逐隊尋芳,縱葦蕩槳,歌聲滿道,簫鼓聲聞。 遊人笑傲于春風秋月中,樂而忘返,四顧青山,徘徊煙水,真如移入畫圖,信極樂世界也。 《續齊諧》曰:「屈原以五日投汨羅,楚人哀之,以五彩系菰葉裹粘米謂之角黍,投江以祀。 當時以舟楫拯之,今競渡是其遺蹟。 」角黍之風,處處有之。 競渡惟留都為盛,閩中次之。 一舟可容十人,大者可二十人,鼓而前,頃刻數里,往來如飛,以先後為勝負。 近年西湖亦效為之,然行不能疾。 以彼皆長江大溪,故能縱橫競逐乃爾。 然西湖夏月,荷蕖亭亭水上,如翠蓋紅妝,艷麗無比,香芬襲人。 即盛夏之候,泛舟湖畔,停泊垂陰,清風徐來,頓忘炎燠。 余嘗經齊、秦之境,亦多芙蕖,安得畫舫搖曳,遊人欣賞也。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松窗夢語》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