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爺見太太賞了媳婦拜禮,便滿面正氣拈着小鬍子兒叫道:「來,把我給大奶奶那分東西拿來。 」只聽伺候的人大家答應了一聲,抬過一個大方盤來,上面蓋着塊大紅挖單。 老爺便說道:「媳婦過來。 以你這樣好媳婦,我豈不知賞你幾件奇珍寶玩?但今日是你為婦之始,用這些俗物,非禮也。 我這裡另有幾件東西,你看看。 」張姑娘便撤去那個紅挖單。 姑娘一看,只見方盤裡擺的是一條堂布手巾,一條粗布手巾,一把大錐子,一把小錐子,一分火石火鏈片兒,一把子取燈兒,一塊磨刀石。 又有一個小紅布口袋,裡頭不知裝着甚麼。 張姑娘從口袋裏拿出來,卻是一個針扎兒裝着針,一個綫板兒繞着綫。 姑娘一看,心裡說:「這可糊塗死我了!」正在納悶,又不好問。 安老爺便說道:「大約你不解這幾件東西的用意。 那《禮記》上《內則》有云:『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鷄初鳴,咸漱盥,櫛縰笄總,衣紳,左佩紛帨、刀礪、小觹、金燧、右佩箴管、綫纊、施縏袠、大觹、木燧,衿纓纂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 』這方粗布便叫作『帨』,濕了用洗傢伙的。 這塊堂布叫作『紛』,乾著用擦傢伙的。 這大小兩把錐子叫作『大觹』『小觹』,是開個瓶口兒匣蓋兒用的。 那磨刀石便叫作『刀礪』,伺候公婆吃飯磨刀片肉用的。 那火鏈片兒代『金燧』用,取燈兒代『木燧』用,為生火用的。 這兩件東西還是從權,論理,那『金燧』一定要用火鏡兒嚮日光取火,『木燧』一定要用鑽向樹上取火。 所以古人春取榆柳,夏取棗杏,夏季取桑柘,秋取柞楢,冬取槐檀。 如今我這莊園樹木也不全,再說遇著個陰天,那火鏡兒也着實不便,所以我才給你備了這火鏈、取燈兒兩樁東西。 那口袋叫作『縏袠』裡面裝針的便是『箴管』,繞線的便是『綫纊』,為是給公婆縫縫聯聯用的。 一共九件東西。 這是作媳婦的事奉翁姑必需之物。 想你父母在日,斷斷給你備不到此,我所以悉遵古制,備這一分賞你。 按着古禮,媳婦每日謁見翁姑,這些東西還該隨身佩帶的,只是如今人心不古,你若帶在身上,大家必嘩以為怪,只好通權達變,放在手下備用罷。 然而此等大禮卻不可不知。 」姑娘只得一一答應叩謝。 當下滿屋裡的人,只有太太支應着回答,其餘親族女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無一不掩口而笑。 老爺依然一副正經面孔。 再不想這套話倒把位見過世面的舅太太聽進去了,說:「哦,照姑老爺這麼說起來,這不就是咱們如今帶的那個『密鴉密罕豐庫』[密鴉密罕豐庫:滿語,打扮用的手巾],叫白了,叫他媽媽兒手巾上的那分東西嗎?」 原來這件東西是有出典的。 老爺再想不到談了半天,談出這麼一個知己來了,樂得一手拍膝,說道:「然!可見我講的不是無本之談。 那『密鴉密罕豐庫』的漢話,便叫作『彩帨』,帨,即手巾也。 只是如今弄到用起緙綉綢緞手巾來,連那些東西也都用金銀珠寶成做,這便是數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題本意了。 」 新娘聽公公講完了這篇考據,才一一的接見親族,俗叫作「分大小兒」。 第一位便是鄧九公。 安老爺親自出去請進來,只見老頭兒腆着胸脯兒,懷裡揣得鼓鼓囊囊的,站在當地,說:「免了罷。 」安老爺道:「如何使得!還得請老兄台坐下受禮。 」 說著,便讓他坐下。 兩個新人過來行禮。 磕到第二個頭,他早起身過來,拉起公子說:“老賢侄,姑爺、姑奶奶都請起。 夫榮妻貴,子孝孫賢。 ”說著,便回手在懷裡掏了半日,掏出一個大錦袱子來,打開,裡面是個青玉蓮花寶月瓶,四角有四個孩子單腿跪着扛着那瓶,算作足兒,還有個檀木座子。 他放在桌子上,向公子道:「你瞧這個瓶,願你閤家平平安安的。 上頭這幾朵蓮花,願他姐妹倆和和氣氣的,再照這四個娃娃的數兒,每人給你父母抱倆孫孫。 這件東西有個名兒,叫作『四海昇平』。 老賢侄,你將來作了大官,南征北討,給萬歲爺家出點子力,戴個紅頂子,給你老爺子、老太太揚揚名,風光風光,好不好?你可別瞧著這玉情兒不怎麼樣,年代兒有了,這還是我抓周兒那天我老老家給的!願你們三口兒活的比我歲數兒還大!」你說這還要怎麼吉祥!安老爺連忙叫公子合兩個媳婦謝過。 安太太也道:「能夠都照九大爺的話就好了。 」他道:「一定能!一定能!」說著,出外去了。 這裡舅太太、張老夫妻、褚大娘子都受了禮。 舅太太給的是現作的幾件家常衣服,張老夫妻是女兒給備的四半個尺頭,褚大娘是緙綉領面兒、輓袖褪袖兒、膝褲之類,都送了見面禮。 其餘都是平輩,不肯受禮,止彼此一見而已。 外面鄧、張、褚三位是昨日赴過男筵席的了,今日裡面便擺起女筵席來。 褚大娘子首席,舅太太二席,張太太三席,安太太末席相陪。 公子一一遞過酒,彼此都是熟人,也不用酒過三巡,湯添二道,大家便認真吃起飯來。 張太太被大家勸了半日,依然不肯開齋,想他必有所待。 吃過了飯,舅太太站起來道:「親家太太,可恕我不能拘那俗禮兒等擺果子了。 我可得張羅我們姑爺、姑奶奶的圓飯去了。 」說著,便過新房去。 那裡炕上早齊齊整整擺了一桌筵席,舅太太讓安公子、何小姐上面並肩坐了,自己合張姑娘東西面相陪。 安公子是前度劉郎,何小姐是司空見慣,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澀,便舉案齊眉,同吃了一頓飯。 至此吉禮告成。 他三人從此問安視膳,戈雁聽鷄;卿綉儂吟,婦隨夫唱。 第1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兒女英雄傳》
第1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