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想了想,這相女配夫也不算件容易事。 就自己眼底下見過的這班時派人裡頭,不是紈袴公子,便是輕薄少年,更加姑娘那等天生的一沖性兒,萬一到個不知根底的人家,不是公婆不容,便是夫妻不睦,誰又能照我老夫妻這等體諒他?豈不誤了他的終身大事!左思右想,倒莫如依了褚大娘子的主意,竟照着何玉鳳給張金鳳牽絲的那幅「人間沒兩」的新奇畫本,就借張金鳳給何玉鳳作稿子,合成一段「鼎足而三」的美滿姻緣,叫他姐妹二人學個娥皇、女英的故事,倒也於事兩全,於理無礙,於情亦合。 因此上,在鄧家莊住的先那幾天,背了眾人,把這話告訴了安太太,安太太聽了自是歡喜。 老夫妻兩個便密密的求了鄧家父女,說:「等回京之後,看了光景,得個機會,商量出個道理來,如果事可望成,再勞大媒完成這樁好事。 」這句話,卻因張金鳳還是個新媳婦,又慮到恐他合公子閨房私語,一時泄露了這個機關,老夫妻兩個且都不合張金鳳提起。 那知張姑娘自從遇著何玉鳳那日,就早存了個「好花須是並頭開」的主意。 所以古寺談心,才有向何玉鳳那一問;秋林送別,才有催何玉鳳那一走。 及至見了褚大娘子,又是一對玲瓏剔透的新媳婦到了一處,才貌恰正相等,心性自然相投,褚大娘子便背了安老爺、安太太並他父親,把這話盡情的告訴了張金鳳。 在褚大娘子,也不過是要作成何玉鳳的一片深心,那知正恰恰的合了張金鳳的主意,所以他兩個才有借弓留硯的那番啞謎兒。 安老爺、安太太倒不曾留心到此。 及至上了路,張金鳳因見公婆不曾提起,自己便也不敢先提。 通算起來,這樁事只有安老夫妻、鄧家父女合張金鳳五個人心裡明白,卻又是各人明白各人的。 其餘那些仆婦丫鬟以至張老兩口兒,一概不知影響。 至于安公子,只知把位何小姐敬的如海南龍女,但有感恩報德的虔心;何小姐又把安公子看得似門外蕭郎。 略無惜玉憐香的私意。 其實這二位都算叫人家裝在鼓裡了! 及至何玉鳳見安老爺、安太太命公子穿孝扶靈,心中卻有老大的過不去,才把張冰冷的面孔放和了些,把條鐵硬的腸子回暖了些。 安老爺看了,倒也暗中放心,覺得這段姻緣像有一兩分拿手。 夢也夢不到到了德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個夢,這一提魂兒,又把他那斬鋼截鐵的心腸、賽雪期霜的面孔給提回來,更打了緊板了!老夫妻看了,只是納悶,不解其所以然。 張姑娘雖是耳朵裡有隨緣兒媳婦的一段話,知其所以然,又不好向公婆說起。 這個當兒,離京是一天近似一天了。 安老爺一個人坐在船上,心裡暗暗的盤算,說道:「看這光景,此番到京一完了事,請他到家,他定不來;送他入廟,我斷不肯。 只有合他遷延日子,且把他寄頓在也不算廟、也不算家的我家那座故園陽宅裡,仍叫他守着他父母的靈,也算依了他『約法三章』的話了。 騰出這個工夫來,卻再作理會。 只是他長久住在那裡,這其間,隨時隨事看風色趁機緣,卻是件「蟻串九曲珠」的勾當,那位張親家太太可斷了不了。 」 老爺正在為難,將將船頂碼頭,不想恰好這位湊趣兒的舅太太接出來了。 一進門兒,說完了話,便問何姑娘;見了何姑娘,便認作了母女。 彼時在這位舅太太,是乍見了這等聰明俊俏的一個女孩兒,無父無母,又憐他又愛他;便想到自己又是膝下荒涼,無兒無女,不覺動了個同病相憐的念頭。 彼時安老爺卻不曾求到他跟前,便是安太太向他耳邊說的那句梯己,也只因為姑娘有紀府提親那件傷心的事,不願人提起,恐怕舅太太不知,囑咐他見了姑娘千萬莫問他「有人家沒人家」的這句話,是個「入門問諱」的意思。 誰想姑娘一見舅太太,各人為各人的心事一陣穿插,倒正給安老爺、安太太搭上橋了!安老爺便「打倒金剛賴倒佛」,雙手把姑娘託付在舅太太身上。 那舅太太這日便在何玉鳳船上住下,接連着伴送他到了墳園,伴送他葬過父母。 這其間,照應他的服食冷暖,料理他的鞋腳梳裝,姑娘閒來還要聽個笑話兒、古記兒、一直管裝管卸,到姑娘抱了娃娃,他作了姥姥,過了個親熱香甜!此是後話。 這正是安老爺笑吟吟不動聲色一副作英雄的手段,血淋淋出於肺腑一條養兒女的心腸,才作出這天理人情中一樁公案。 卻不是拿着水心先生那等一個腳色,由着燕北閒人的性兒,怎麼掇弄怎麼轉,怎麼叫怎麼答應。 列公請想,這樁套頭裹腦的事,這段含着骨頭露着肉的話,這番扯着耳朵腮頰動的節目,大約除了安老爺合燕北閒人兩個心裡明鏡兒似的,此外就得讓說書的還知道個影子了。 至于列公,聽這部書,也不過逢場作戲,看這部書,也不過走馬觀花。 真個的,還把有用精神置之無用之地,費這閒心去刨樹搜根不成?如今說書的「從旁指點桃源路,引得漁郎來問津」,算通前徹後交待明白了,然後這再言歸正傳。 第1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兒女英雄傳》
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