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跨進門口,兩廂房的倌人、老媽子、小大姐兒都喊了起來:「咿,老包來了!」李鶴汀正在楊媛媛房間裡,聽見外面叫嚷,向玻璃窗外一看,果然是老包,就想招呼;又見後面跟着個方蓬壺,就縮住了嘴,卻叫趙媽到樓上去說:「請包老爺說句話。 」 大約過了兩三頓飯的工夫,老包方纔下樓來,鶴汀迎見讓座。 老包問:「有何見教?」鶴汀說:「我請殳三吃酒,他謝謝不來。 你來得正好。 」老包大聲說:「你拿我當什麼人?請我吃鑲邊酒,要我墊殳三的空,我可不吃!」 鶴汀忙陪笑堅留,老包偏作勢要走。 楊媛媛拉住老包,低聲問:「趙桂林是不是要嫁人了?」老包點頭說:「不錯。 我做的大媒,三百債,二百開銷。 」鶴汀問:「趙桂林也會有人娶?」媛媛說:「你別看不起她,以前可也是個紅倌人呢。 」 這時候,去請客人的回來說:「還有兩位沒請到。 衛霞仙那兒說:『姚二少爺好久沒來了。 』周雙珠那兒說:『王老爺去了江西以後,洪老爺就不大來。 』」鶴汀也作勢說:「老包聽見了沒有?這回你要是走了,我可要不高興了。 」媛媛打個圓場說:「老包跟你鬧著玩兒呢,怎麼會走?」鶴汀向窗外一看,見是老包,正想招呼;又見後面跟着個方蓬壺,就縮住了嘴。 不久,請到的四位客人──朱藹人、陶雲甫、湯嘯庵、陳小雲──陸續來到,鶴汀就叫擺檯面,起手巾。 大家入席,且飲且談。 藹人問:「令叔是不是回去了?我還沒見過他呢!」鶴汀說:「還沒有回去。 就于老德一個人回去了。 」雲甫說 :「今天人少,怎麼不請令叔一起來敘敘?」鶴汀說:「家叔怎麼肯吃花酒?上次是被黎篆鴻拉住了,才叫了個局。 」老包說:「令叔確實有點兒本事!他在上海也算是個老玩兒主了,不但沒有用掉多少洋錢,反倒賺了不少洋錢帶回去。 」鶴汀說:「照我看,要玩兒麼,還是花點兒錢的痛快。 像我叔叔那樣,有什麼好?」小雲問:「你這次來,可曾發財?」鶴汀說:「這次比上次輸得還要多。 殳三那兒空了五千,前天剛剛付清。 羅子富那兒一萬塊,要等賣了油再還。 」嘯庵插嘴說:「你那包房契,你可知道差點兒出危險?」於是就把黃二姐如何偷走,如何敲詐,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最後說:「還是我從中關說,讓羅子富拿出五千塊洋錢來贖回拜匣去,才算保了個平安無事。 」眾人搖頭吐舌說:「黃二姐原來是個大騙子!」媛媛「嗤」地一笑說:「洋場上的老鴇,哪個不是騙子?」 老包聽了,以為說他,猛地站起,要和媛媛不依。 媛媛怕他動手,跑出客堂,老包追到帘子前面,恰好出局的接踵而來,不提防陸秀寶掀起帘子,邁進房間,跟老包頭碰頭猛地一撞,引得房內房外哄堂大笑。 老包摸摸額角,轉身歸座。 鶴汀笑着講和,招呼媛媛進房來,罰酒一杯。 媛媛不服,經大家公斷,叫陸秀寶也罰一杯。 於是老包首倡擺莊,大家輪流豁拳,歡呼暢飲。 一直到了十一點鐘,方纔散席。 李鶴汀送客以後,想取件東西,就喊匡二。 盛姐回說:「匡二爺走了。 坐席的時候還看見他在這裡的。 」鶴汀說:「等他來了,說我有事情找他。 」盛姐答應着。 鶴汀又吩咐轎班:「看見匡二,叫他就來。 」轎班也答應着走了。 第二天,鶴汀一起身就問:「匡二呢?」盛姐說:「轎班已經來了。 匡二爺還沒有來。 」鶴汀十分奇怪,就喝令轎班:「到客棧去把他叫來!」 轎班去了不久,即回來複命:「客棧裡的茶房說:昨天夜裡匡二爺沒有回去過。 」鶴汀只以為匡二在野鷄窩裡迷戀忘返,一時找他不着。 等不得,只好親自坐轎回到石路長安客棧。 開了房間進去,再去開箱子取東西。 這箱子本來裝得滿滿的,不想如今竟是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了。 鶴汀急得目瞪口獃,打開別的箱子來看,也是如此。 鶴汀喊茶房來問,茶房也慌了,忙請賬房上來。 賬房先生一看,皺眉說:「我們客棧裡清清楚楚,哪裡來的賊呀?」鶴汀心知必是匡二所為,跺腳悔恨。 那先生安慰兩句,就去報知巡捕房。 鶴汀叫轎班火速到大興裡諸十全家,把實夫接回客棧來。 實夫趕回來,檢點自己的物件,竟然絲毫不動,單是鶴汀的八隻皮箱、兩隻考籃、一隻枕箱裡面,凡是貴重的東西,全都偷了去。 又在桌子的抽屜裡找出一疊當票──那是匡二留給主人去贖取原物的。 鶴汀見了,心中多少放寬了些。 正在忙亂中,一個外國巡捕帶著兩個包打聽前來踏勘,查明屋面門窗一概完好,並無一些外賊來去的痕跡,判定必是監守自盜無疑。 鶴汀說出匡二一夜不歸;包打聽細細問了匡二的年歲、面貌、口音,記錄在案,就回去了。 茶房說:「一個禮拜以前,我好幾次看見匡二爺背着一大包東西出去。 我又不好問他,誰知道他是偷了去當的呀?」實夫笑着說:「匡二倒也有點兒意思!見你是個大爺,破點兒財不要緊,全偷的是你的東西。 要不然,我的東西幹嗎不要哇?」 鶴汀生了半天悶氣,自思人生地疏,不宜造次,默默盤算,只有齊韻叟可以商量。 當即坐了轎子,望一笠園而去。 一個外國巡捕帶著兩個包打聽來踏勘,判定是監守自盜無疑。 第1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青樓寶鑑》
第1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