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文武百官謝恩已畢,各自散班,獨有一個老臣跪在金階之下,口稱「萬歲」。 萬歲爺道:「階下跪的甚麼人?」這老臣奏道:「臣龍虎山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領道事張真人某。 」萬歲爺道:「原來是張天師,不知卿有何事獨跪金階?」天師道:「臣蒙聖恩,天高地厚,有事不敢不奏。 」萬歲爺道:「有事但奏不妨。 」天師道:「昨日諸番進貢的寶貝,都是些不至緊的。 」萬歲爺道:「哪裡又有個至緊的麼?」天師道:「是有個至緊的。 」萬歲爺道:「朕父天母地而為之子,天下之民皆吾子,天下之財皆吾財,天下之寶皆吾寶,豈有個至緊之寶之理?」天師道:「這個寶不是天下之寶,都是帝王家裡用的寶。 」萬歲爺道:「若求生富貴,除是帝王家。 朕纘承父王基業,西華門裡左首,現有廣惠庫、廣積庫、承運庫、甲字型檔、乙字型檔、丙字型檔、戊字型檔、兩座丁字型檔,共是九庫。 內殿另有寶藏庫,真珠、琥珀、車渠、瑪瑙、珊瑚、玳瑁、鴉青、大綠、貓睛、祖母,顛不剌的還有許多,怎麼又有一個帝王家裡用的至緊之寶?」天師道:「萬歲爺赦臣死罪,臣方敢奏,若不赦臣死罪,臣不敢奏。 」萬歲爺道:「赦卿無罪,但奏不妨。 」天師道:「陛下朝裡的寶貝,莫說是斗量車載,就是堆積如山,也難以拒敵這一個寶。 」萬歲道:「敢是個驪龍項下的夜明珠麼?」天師道:「夜明珠越發不在話下了。 」萬歲爺道:「似此稀有之寶,可有個名字麼?」天師道:「有個名字。 」萬歲爺道:「是個甚麼名字?」天師道:「叫做個傳國寶。 」萬歲爺道:「這傳國寶可載在典籍上麼?」天師道:「就載在《資治通鑒》上。 」萬歲爺道:「三教九流,聖經賢傳,諸子百家,哪一本書朕不曾過眼,怎麼不曾看見這個傳國寶哩?」天師道:「帝王之學,與韋布不同,故此不曾看見。 」萬歲爺道:「怎麼帝王之學,與韋布不同?你說來與我聽著。 」天師道:「帝王之學,只講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與夫古今治亂興衰之所以然,豈肯下同於布衣寒士,尋朱數墨,逐字逐句,鬥靡誇多?故此陛下不曾看見這個傳國寶哩!」萬歲爺道:「既如此,卿說來與朕聽著。 」天師道:「當原日三皇治世,五帝為君,唐堯虞舜,三代夏、商、周,傳至周末,列國分爭,叫做個秦、楚、燕、魏、趙、韓、齊。 卻說楚武王當國,國中有一個百姓,姓卞名和,閒游于荊山之下,看見一個鳳凰棲于石上。 卞和心裡想道:璞玉之在石中者,這塊石頭必定有塊寶玉。 載之而歸,獻於武王。 武王使玉人視之,玉人說道:『石也。 』武王說和欺君,刖其右足。 文王即位,獻於文王。 文王使玉人視之,玉人說道:『石也。 』文王說和欺君,刖其左足。 卞和抱著這塊石頭,日夜號哭,淚盡繼之以血,聞者也酸。 楚武王聽見他這一段的情事,方纔把個石頭解開來,只見裡面果真是一塊嬌滴滴美玉無瑕。 後來秦始皇併吞六國,得了這玉,到了二十六年上,揀選天下良工,把這塊玉解為三段,中一段,碾做一個天子的傳國璽,方圓約有四寸,頂上鎸一個五龍交紐,面上李斯鎸八個篆字。 是哪八個篆字?是『受命于天,富壽永昌』八個篆字。 左一段,碾做一個印形,其紐直豎,直豎紐上有兩點放光,如人的雙目炯炯。 右一段,碾做一個印形,其紐橫撇,橫撇紐上霞光燦燦。 這兩段卻不曾鐫刻文字。 到二十八年上,始皇東狩,過洞庭湖,風浪大作,舟船將覆。 始皇懼,令投橫紐印于水。 投迄,風浪稍可些。 又令投豎紐印于水,投迄,風浪又可些。 遂令投傳國璽于水,投迄,風平浪靜,穩步而行。 最後三十六年,始皇巡狩,到華陰,有個人手持一物,遮道而來。 護從的問他是甚麼人。 其人說道:『持此以還祖龍。 』從者傳與始皇。 始皇看來,只見是個傳國璽。 始皇連忙問道:『還有兩顆玉印,可一同拿來麼?』護從的跟問那個人,那個人已自不見蹤跡了。 故此只是傳國璽復歸於秦始皇。 始皇崩,子嬰將璽獻與漢高祖。 王莽篡位,元佑皇太后將印去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黃金鑲之。 光武得此璽于宜陽,孫策得此璽于新殿南井中婦人死屍項下,曹操得此璽于許昌,唐高祖得此璽于晉陽,宋太祖得此璽于陳橋兵變之中,元人得此璽于崖山之下。 」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寶下西洋》
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