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宣撫司,其先羅布阿旺,康熙五十八年,歸附,授職,頒給印信號紙。 副土司同。 由四川設糧員一、都司一、千總一,三年更替。 其喇嘛寺設堪布一、鐵棒一,為僧官,亦三年另換。 堪布掌管教務經典,鐵棒管理僧人條規。 番人犯罪,土司治之。 番人之喇嘛犯罪,鐵棒治之。 土餉以賦相抵,不足由官補給,年約銀千餘兩。 光緒三十年,駐藏幫辦大臣鳳全赴任,道經巴塘,見地土膏腴,即招漢人往墾,築墾場於茨梨隴,委巴塘糧員吳錫珍、都司吳以忠兼理。 番人驚沮,土司堪布勸鳳全速入藏,不聽。 三十一年春,七村溝番民聚眾劫殺墾夫,吳以忠陣亡,鳳全避入正土司寨,與亂民議和。 亂民迫鳳全回川,許息事,鳳全信之。 東行數里,至鸚哥嘴,被殺。 夏,馬維騏、趙爾豐往討,六月十八日,克巴塘,誅兩土司並堪布喇嘛及首惡數人。 爾豐搜剿餘匪,因移師定鄉城。 三十二年秋,爾豐會錫良暨雲貴總督丁振鐸具奏改流,設巴安縣。 三十四年,改巴安府,分設鹽井縣三壩通判,並設康安道,駐巴塘。 原管有上臨卡石、下臨卡石、岡、桑隆、上阿蘇、下阿蘇、郭布等七土百戶。 巴塘糧務屬。 嶺夷十二地夷人頭目,嘉慶十三年,歸附,給有頭目牌。 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 豹嶺岡姓高,趕山坪姓澤,阿葉坪姓惠,牛跌蠻姓周,芭蕉溝姓華,龍竹山姓夏,雪都都姓萬,小板屋姓年,牛心山姓海,月落山姓宇,鹽井溪姓成,桃子溝姓平。 赤夷十三支,嘉慶十三年,歸附,選拔土弁,給有委牌住牧。 膽巴家土千總一、土把總一,管有鷄疏、卑溪疏、哈疏、白魁四家。 哈納家土千總一、土把總一,管有胃扭、雅劄、哈什三三家。 蜚瓜家土千總一、土把總二,管有媽、獃得二家。 魁西家土千總一、土把總一。 凡各地支所部倮夷稱曰「娃子」。 以上瓘邊瓘邊營冷磧汛屬。 川東道重慶鎮轄: 石砫宣慰使,其先馬定虎,漢馬援後。 南宋時,封安撫使。 其後克用,明洪武初加封宣撫使。 崇禎時,土司千乘及婦秦良玉,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 子祥麟,亦加封宣慰使。 順治十六年,祥麟子萬年歸附,仍授宣慰使職。 乾隆二十一年,以夔州府分駐雲安廠同知移駐石砫。 二十五年,設石砫直隷,改土宣慰使為土通判世職,不理民事。 夔州府夔州協屬。 酉陽宣慰使司,其先受明封。 傳至奇鑣,於順治十五年歸附,仍授原職,頒給印信號紙。 雍正十二年,土司元齡因事革職,以其地改設酉陽直隷州。 原管有邑梅峒、平茶峒、石耶峒、地壩四長官司,均於乾隆元年改流。 重慶府綏寧營屬。 永寧道提標轄: 九姓土長官司,其先任福,江南溧陽人。 明洪武初,從傅友德入蜀,招撫拗羿蠻,受封。 傳至孟麒,以功擢安撫使。 天啟元年,土司任世籓夫婦死難,子祈祿復以功授瀘衛守備。 傳至長春,順治四年,歸附,更給知府劄副。 吳三桂叛,長春來奔。 十六年,復永寧,長春子功臣復率土民歸附,頒發劄付。 康熙二年,江安縣賊吳天成等作亂,功臣以擒賊功議敘。 子宗頊襲職,隨頒土長官司印信號紙,以武職屬瀘州州判及瀘州營管轄。 嘉慶元年,移駐瀘衛。 光緒三十四年,趙爾豐奏改瀘衛為古宋縣,存土司名。 瀘州瀘州營屬。 千萬貫土千總,其先自元時受封。 明洪武四年,賜姓楊。 康熙四十三年,土司楊喇哇歸附,頒給印信號紙。 其後楊明義,於雍正六年因雲南米貼夷滋事案參革。 子明忠立功贖罪,賞土千總職銜,未經請頒印信號紙。 管有頭目六十五名。 千萬貫土千戶,其先楊繼武,為土千總楊成胞叔。 嘉慶七年,夷人滋事,繼武同成出力,賞給土千戶執照。 千萬貫土巡檢,其先安濟,明時授馬湖土知府。 其後失職,復授土巡檢。 雍正六年,土舍安保歸附,無印信號紙。 管有頭目二十四名。 以上雷波普安營屬。 黃螂土舍,其先為明時酋長。 雍正五年,土舍國保歸附,無印信號紙。 凡千萬貫、黃螂四土司,所管黑、白骨頭二種倮夷,椎髻衣氈,耕種打牲為業。 以上雷波安阜營屬。 平彞長官司,其先王元壽,原籍江南人,於明時受封。 順治九年,土司王長才歸附。 蠻彞司長官司,其先文的保,原籍湖廣人,於明時受封。 順治九年,土司文鳳鳴歸附。 泥溪長官司,其先王麒,自明時世襲。 順治九年,土司王嗣傳歸附。 沐川長官司,其先於明時受封,賜姓悅。 順治九年,土司悅嶢瞻歸附。 以上各土司,皆頒有印信號紙。 以上屏山縣屏山汛屬。 明州樂土百戶,其先盔甲,涼山生夷。 其後駱哥,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油石洞土百戶,其先普祚,涼山生夷。 子咀姑,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旁阿姑土百戶,其先腳謨伯,涼山生夷。 子駱束,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大羊腸土百戶,其先六盔,涼山生夷。 子紐車,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膩乃巢土百戶,其先必祚,涼山生夷。 子腳骨,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以上馬邊馬邊營煙峰汛屬。 挖黑土百戶,其先亦赤,涼山生夷。 子三兒,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阿招土百戶,其先阿直,涼山生夷。 子秧哥,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幹田壩土百戶,其先賒的,涼山生夷。 子路引,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麻柳壩土百戶,其先鄂車,涼山生夷。 子六貴,康熙四十二年,歸附,授職。 以上各土司,皆領有號紙。 慄坪土千戶,其先卜佐,涼山生夷。 其後阿二,嘉慶十三年,歸附,賞給職銜,領有委牌。 冷紀土外委,其先普祚,涼山生夷。 子未鐵,雍正元年,歸附,授職。 以上馬邊馬邊營三河口汛屬。 以上各土司外,有理番之雜穀腦屯、乾堡寨屯、上孟董屯、下董孟屯、九子寨屯,懋功之懋功屯、崇化屯、撫邊屯、章穀屯、綏靖屯等土弁,各設屯守備,暨所屬屯千總、屯把總、屯外委,均世及接頂,與地誌、兵志互見。 列傳三百一 土司三 ○雲南 雲南古滇國。 自越巂蠻夷任貴自領太守,漢光武即授以印綬,不以內地官守例之。 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為一方長。 元封梁王於滇,與大理之段分治。 明破梁王,滅大理,就土官而統馭之,分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正副長官司、土府、土州以治之。 清順治十七年,平西王吳三桂定雲南,明永明王走緬甸,以沐府舊地封三桂,永鎮雲南。 康熙十四年,撤籓,三桂遂叛。 三桂死,其孫世璠襲。 二十一年,克之,世璠自殺,雲南大定。 第4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487頁